手持式设备让我们与古诗走得更近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环境下的一对一学习,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打破课本是知识唯一获取渠道的局限,把学生带入计算机网络所构筑的、无尽的探索空间。在课外,一对一学习主要包含基于短信息的移动学习和基于连接的移动学习。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一对一学习都有较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价值,特别是结合课堂内外的一对一学习,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像语文教育中的古诗教育,这种既需要课堂学习,又离不开课外熏陶的传统文化的教育,相关的一对一学习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了。
  古诗教育是对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教育。通过古诗学习,学生能够传承民族精神,接受美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同时,古诗语言简练精深,含意隽永而饱含哲理。但是,对于古诗教育,很多教师除了课堂上的串讲、评点、诵读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不一致。如何运用手持式设备来进行古诗教育,如何将现代丰富的资源以及功能强大的设备用于传统的古诗教育中,将现代高科技与古代文化的精髓相结合,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古诗,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语文是交际工具,学习语文最终是为了应用于生活。古诗文学习也应当服务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残酷,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古诗就像朋友一样,能够抒发所有的感情,减轻人的压力,驱除烦恼,净化心灵。手持式设备可以更好地促进古诗融入人们的生活,为一对一古诗学习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便捷的学习工具。
  我们提出了古诗学习的“双环学习目标”(如图),其核心就是要发挥手持式设备促进认知、情景化、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认知深化的工具,在一对一学习中促进高层次思维品质的形成。字词、文意、结构属于较低层次的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内容的呈现及解决一系列良构问题的训练来达成。其主要作用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存储、巩固和简单应用。因此,学生在此过程中只进行了浅层次的认知加工,主要发展的是低级思维能力。主题、蕴意、妙笔、寓意、风格属于较高层次思维发展的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设置一系列较为综合的情境问题来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对学生进行较高难度或者较为综合的思维训练。因此,学习资源不能只是呈现一些简单的学习内容,而应该在复杂学习环境下呈现一些复杂的、非良构的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深层思考,以此来提高学生深层次认知加工的能力。当然,在不同情境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除了要关注问题本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考虑情感、意志、价值判断和个人信念等因素。在此过程中,手持式设备恰恰可以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学生提供认知加工的工具、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同层次的个性化一对一学习情境,激发其广泛的认知投入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
  
  本研究经过教学资源的精心设计和制作、学习手册的编写、教师教辅活动的设计以及家庭活动的设计等等各方面的准备,并用两周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手持式设备学习精心准备的古诗学习资源,通过《配套学习手册》支持,一次教师教辅活动的指导及学习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共同完成了本次实验工作。
  参与实验的学生人手一台诺亚舟网络学习机,可以访问课题提供的虚拟学习社区,与其他学习者、教师、教育专家进行交流沟通。学生可以任意下载学习内容存储于个人的网络学习机内。研究性学习系统则为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提供了平台。另外,资源开发专家为本次实验设计制作了优质的学习资源。教师通过开展教辅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相应的帮助;家长同样通过亲子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给予一定学习支持。
  我们根据梅耶提出的多媒体开发的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等七大原则,参与设计、开发了古诗《草》的主题学习资源,并将Flash 2004、Photoshop7.0作为主要开发工具。这一资源主题包含的主要栏目有:“奇文共赏”、“词语大盘点”、“名师解析”、“迁移阅读”、“实战演习”、“小作家”和“加油站”七个栏目。“奇文共赏”主要是对古诗《草》的诵读。“词语大盘点”分为“生字学习”和“词义解释”两个子栏目:“生字学习”部分按笔顺、读音、字义依次展示,帮助学生读准音、认清形、掌握写;“词义解释”部分形式活泼、想象丰富,帮助学生掌握意。“名师解析”部分包含作者李白的介绍、诗句的翻译、诗意解析和表现手法的介绍,内容逐层深入。“迁移阅读”则围绕主题进行拓展阅读,选取了七八首不同风格、不同作者及不同表现手法的诗歌,并伴有简单的解析,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再次感悟诗文,理解诗意。“实战演习”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做练习,题目内容涉及字、词、句子、诗意、表现手法等等各个方面,形式活泼。“小作家”则通过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写作创造意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加油站”分为“名言警句”和“小故事”两个子栏目,意为在学生学习之余能够通过这两个栏目达到休息和激励的双重目的。
  由于学生年龄偏小,缺乏一对一学习的耐性,并且对于学习过程无法监控,对于学习效果无法评估。我们为学生精心制作了《学习指导手册》,与资源配套使用。《学习指导手册》主要包含“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评价”、“学习小结”和“家庭活动记录”五个方面。“学习目标”列出了学习主题的目标。既包括知识目标,也包括情感态度目标;“学习过程记录”则为了督促学生能够持续地进行“一对一”古诗学习,方便教师、家长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设计的。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内容,则在《学习指导手册》中记录下来。“学习评价”则包括学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学习小结”则通过给出一个概念图来总结本学习主题的主要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将其补充完善。“家庭活动记录”则是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填写的,主要是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了哪些学习内容,开展了哪些家庭活动。编写《学习指导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一对一学习的管理,使学习过程更加规范化,记录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促进对知识的深层次加工,保证学生完成古诗学习字词、文意、结构、主题、蕴意、妙笔、寓意和风格等八个层次目标。
  本次实验历时两周半,第一周主要是进行本实验的模式、理念的培训,主要针对参与实验的教师及学生,让教师明白开展教辅活动的意义以及如何开展教辅活动,让学生明白怎样利用学习资源和学习手册进行一对一学习,让家长明白如何进行家庭互动活动(这一点是通过让家长学习《家长手册》来实现的)。还有另外一些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帮助实验教师及学生拷贝学习资源到学习机,进行学习机的检修与维护等。
  第二周则是学生一对一学习时间。学生每天按照《学习指导手册》上制定的学习步调,利用网络学习机,自主学习资源。如果某一天学生没有完成《学习指导手册》上的学习内容,则需要他自己调整学习步调,保证一周内完成学习内容,并填写好《学习指导手册》。在此过程中,教师则处于指导者位置。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向教师提出问题,就得学习指导。家长则根据《学习指导手册》内提供的要求给予配合。比如,手册中的第三天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草》给父母听,则需要父母配合,并且可以与孩子一起诵读古诗等。
  教师教辅活动安排在一个学习周期的期末。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教辅活动与实验班的集体课外活动相结合。教辅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是古诗诵读比赛、赛诗大会等等。教师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情况自定内容及形式,要求形式灵活多样,能够达到检测与激励的目的。我们实验校的教师分别安排了“赛诗大会”和“经典诵读”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达到检测与激励的目的。
  本研究通过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考查了一对一学习在古诗教育方面的应用,对学生知识能力、兴趣与态度、投入度与自我评价三个维度的考查结果进行分析。
  运用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便携型和实时交互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进行随时随地的个性化学习,能够达到与课堂教学基本同等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由于手持式设备能够为学生创造一定的情境,因此学生有较高的兴趣和较积极的态度。大部分学生喜欢这种形式的学习,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到古诗学习中,也愿意继续利用《学习指导手册》在教师的帮助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古诗学习。
  由于学生年龄、性格、个人喜好、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15%左右学生并不喜欢运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古诗学习。对于这部分学生,需要研究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本研究虽然得出了一些结论,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的局限、研究者水平的制约以及实际情况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水平的教师、不同层次的学校以及不同背景的家庭做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罗兰京子. 对外汉语“一对一教学”分析[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6).
  [3]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DB/OL].http://www.etc.edu.cn/sub/sites/kuayue/default.asp
  [4]安宁.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6,(1).
  [5]冯钧国. 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鉴赏教学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毕业论文.
  [6]余胜泉,刘军. 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7,(5).
  [7]理查德·E·迈耶(著),傅小兰,严正(主编).多媒体学习[M].商务印书馆,2006.
其他文献
NVOD是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视频服务器和前端其他设备以及终端构成。分析基于有线数字电视的NVOD特点、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相关的SI信息
在耗散结构理论中,系统的信息熵越大,其有序度越低。地下水环境是符合耗散结构系统特征的动态有序系统,其演化进程中信息熵减少的特征可用来判别系统的演化方向。将地下水资源量作为决定其有序程度的序参量,按照地下水系统的实际开采量与可开采量之间的协同程度来指示系统的有序程度。将该两个序列之间关联系数的量化结果用信息熵来表述,构建基于灰色关联熵的地下水环境演化模式判别模型,通过不同时段系统的信息熵变化特征判别
简述了浙江传媒学院移动电视实验室的搭建过程,提出了多组实训者同时利用一套移动电视发射系统做实验的方案,介绍了移动电视系统的实训项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今天这个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信息化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最终要融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之中,并进而形成一种素养。在宜兴外国语学校近几年的发展规划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被摆上率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学校便建设起高效运行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获得相应的管理与教
“选修模块”是高中新课程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是体现“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新课程优势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模块”教学的实施,在解决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同时,面临着教学资源不足、走班教学教室不足、选修课程指导教师人力不足等问题。这是北京市三百多所高中推进高中新课改、实施选修课程所面临的普遍困难。为此,北京市教育学会组建了由高端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学专家构成的三结合项目
作为数字电视机顶盒EPG(电子节目指南)基础上的一个功能,节目预约被认为是EPG与用户实现交互中的一项重要应用。首先介绍了节目预约的实现原理,然后从UI角度分析了节目预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