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证医学构建白内障患者报告结局条目池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2260ygl2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制基于循证医学方法的白内障患者报告结局(PROs)条目池,为合理评估白内障PROs奠定了基础,并为其他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循证医学研究。遵循国际PROs测量工具研制流程构建白内障PROs条目池。首先建立条目池理论框架,再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图书馆医学文献检索系统(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纳入所有白内障PROs测量工具,进一步按照条目初筛、跨文化调试、患者访谈、条目分类及再次筛选、专家评审、确立条目主干及选项、人群验证等步骤构建白内障PROs条目池。

结果

条目池理论框架由视觉症状、视觉相关活动受限和精神心理健康等3个维度构成。通过文献检索后纳入19个PROs量表,条目初筛后纳入249个条目,患者访谈后保留204个条目,条目分类及再次筛选后保留118个条目,专家评审后保留94个条目,人群验证后形成的白内障条目池最终版本包括94个条目,其中视觉症状维度28个条目、视觉相关活动受限维度41个条目、精神心理健康维度25个条目,所有条目选项个数均为4个。

结论

本研究基于PROs循证医学方法,规范地构建了包含视觉症状、视觉相关活动受限和精神心理健康这三大维度的白内障PROs条目池,具有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全面并能反应视功能损害等特点,改善了目前眼科领域PROs测量工具的缺陷,为白内障PROs条目池构建的规范化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青光眼是我国及全球主要的致盲眼病。目前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局限于通过降低眼压延缓视神经病变的进展。临床用于降低眼压的药物主要机制为增强葡萄膜巩膜通路的房水外流和抑制房水生成。由于青光眼眼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小梁网通路阻力上升,因此现有药物未能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起源和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对直接针对青光眼小梁网房水外流阻塞病理机制的新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这些新药物靶点和策略成为治疗青光眼的突破性
期刊
目的系统评价单纯黄斑前膜剥除术与黄斑前膜剥除联合黄斑区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疗效。方法循证医学研究。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循证医学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Downs & Black评分。连续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作为效应尺度,分类变量以比值比(OR)作为效应尺度,提取各组相应资料后运用Revma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梁网对调控房水外流有重要作用。小梁网细胞形态、结构以及细胞外间质成分表达的变化均影响房水外流阻力,从而引起眼压升高。研究发现多种MicroRNA(miRNA)在POAG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小梁网组织中可检测到miRNA-29、miRNA-24、miRNA-200c等表达,不同miRNA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小梁网细胞功能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对眼压产
目的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73例(146眼)近视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5例,女38例。年龄19~36岁,平均(25.7±5.1)岁。等效球镜度(SE)-10.25~-4.50 D,平均(-6.95±1.97)D。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仪测量术前及术后1个月3、5、7 mm区域角膜后表面曲率。将术
老视是与眼睛调节能力下降密切相关的生理现象。不论年轻时屈光状态如何,老视都是人一生中必须经历的阶段。随着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多,老视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眼科工作者的关注,各种治疗老视的方法与技术也应运而生。现就晶状体手术用于矫正老视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年龄组正常国人上睑板腺(UMG)的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对792例(1 584眼)江浙沪地区汉族健康志愿者依年龄分10组(自1岁开始,10岁为一组)。收集UMG图像评级(Grade)、UMG形态学指标[数目(n)、密度(d)、平均宽度(WA)、平均长度(LA)、所占面积比(RA)]、睑缘形态异常评分(LAS)、睑板腺评分(M)、睑板腺分泌评分(MS)、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积分(FI
目的通过检测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前与术后前房深度、人工晶状体(IOL)倾斜度和偏心量的变化,评估其对IOL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符合入选标准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29例(35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予以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眼前段及眼底检
临床研究是以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和病因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要研究基地,由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的科学研究活动。我国具有丰富的临床资源,但我国目前临床研究却较为落后。一方面与我国对现代临床研究的认识有关;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医院缺乏临床研究组织实施的平台支持。可共享设备、场地、人员、经验、数据、管理制度等的中心化临床研究平台是一种临床研究新模式。于2013年
近视不仅是屈光矫正的问题,近视控制不利所致的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已成为华人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为了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近视控制的关注,应该拍摄眼底照片监测近视弧的改变,用眼底早期退变警示患者。现代社会看近环境多,由此引发的调节滞后,造成代偿性眼轴延长,是近视眼形成的主因。因此控制近视也应围绕减小视近调节,不仅要减小视近睫状肌调节,还要减小视近辐辏调节。棱镜+球镜控制近视的3年临床试验有了较好的结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