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界首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到达界首时,朱德正坐在司令部里等他。他喝着朱德推给他的一茶缸子温开水,吃着煨在热火灰里的红薯,心头涌起一种柔情:“司令部里并没有重要的大事等我决策,总司令催我过江,不过是有意让我早来界首,以免过分劳累和离开危险突起的渡口。”想到这里,一个温热的波浪打在心头,布满红丝的眸子里涌聚着难以尽述的情感,遐想之翼立即在欧洲多云的天空翱翔。
  那是柏林一个微雨的秋夜,他们两人面前,摆着两杯温热的咖啡……但他不能在往昔的温情里沉湎很久,他俯视着桌上标示着双方态势的地图:“总司令,你谈谈参谋部的会议情况吧!”
  “没有那么紧急,你先吃完红薯,等玉米糊温热了,吃完再谈……”
  “那就边吃边谈……”
  朱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述了两军态势。
  “博古和顾问的意见呢?”
  “他们说等你来司令部之后再研究,他们休息了,要不要去……”
  “不必请他们了,态势是严重的、复杂的,但也是明显的,除了坚决战斗之外别无他法……”周恩来沉思了一会儿,像自己回答自己,“的确很被动。”
  “变被动为主动不但需要条件,而且也需要时间……”朱德微带沙哑的声音,始终平稳沉着,不露任何激动,却具有镇定人心的力量。他对于不能改变的事物,既不勉强,也不抱怨,“我看局势并不过分严重,目前,红星纵队已经渡过湘江,红章纵队正在渡江,当然,八军团本来都是新兵,战斗力有限。一、三军团,可以顶住湘桂两敌,保障渡江的安全是没有问题的。红五军团,正在文市附近与追敌苦战……”这话并没有给周恩来带来多大的安慰,反而引起他的焦虑不安。他站起来,走近窗口,手扶落满灰尘的窗台,谛听着远方的枪炮声。
  五军团,是周恩来最担心的一支部队,因为殿后是最危险的任务。此时,他想起古代战场上一个勇敢而谦逊的将领的故事。在战斗中他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阻挡着强大的追敌,当他保卫了全军安全进入国门时,则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这是多么伟大的精神。
  红五军团是1931年12月14日在宁都起义的烈火中诞生的,在反对敌人的围剿中成长为一支劲旅。在这次战略转移中,一直担任着后卫任务,顽强地抗击着优势敌人的尾追。打阻击,走夜路,吃不好,睡不成,边打边走,极为艰苦。五军团的三十四师走在最后。这时,他们还在百里之外。伤亡惨重。
  红军的每一个挫折,周恩来都感到自己负有直接和间接的责任,这种不贪功不诿过的品格给他带来比别人更多的自责和痛苦。周恩来的应变若定和临敌不惊的非凡静气,也无法改变目前严酷的现实。他深感自己是不自由的:上下左右的制约,使他的才智无法发挥,使他的主张无法推行。他必须执行上峰的指示,他必须代人受过,一种无力回天的宿命感在他的潜意识中漫漶开来。
  世界上哪个人是自由的呢?他回想起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那满含委屈悄然离开会场的背影,心中不由涌起一阵酸楚:“以正确屈从错误,该有多么痛苦!”
  回想1928年6月的莫斯科。中国共产党六大的召开,离大革命失败还不满一年。在这短促的日子里,中国革命走过了一段惊涛骇浪的路程。党在城市和农村的阵地遭到严重的打击,全国六万名党员锐减到不足两万人!
  面对新反革命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带着伤痕从血泊中站立起来,投入新的战斗。在这摸索和苦斗中,一种新的危险——“左倾”盲动主义,从右的血泊中抬起了头。
  1927年11月召开的中共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左倾”盲动主义取得了支配地位。共产国际代表罗米那兹自然要负重要责任。他把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速度用一句话来概括 ,称作:“无间断的革命。”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种论断的态度是盲从与思考。
  党,毕竟很年轻!那时的周恩来刚满二十九岁。能够迈开探求的步伐,在黑暗中摸索,坚持下来就是伟大的,即使跌几个跟斗又算得了什么呢?
  十一月会议,把主要希望寄托在广州暴动和两湖暴动上。冷酷的现实又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美好的期待。广州起义只维持了三天就失败了。人们不禁要问,主观设想和实际结果为什么完全不同?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党内斗争越来越激烈。一会儿说低潮,一会儿说高涨。
  这种对革命形势判定上的重大反复,反映了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形势的变幻无常。这种迷茫游疑状态,曾使“多畏多虑”的周恩来常常沉入郁闷难抒的痛楚内省。他深知权力这把双刃剑,在用之不当时,既伤害革命也伤害自己。他甘愿把重大决策的重担,让给比他更具洞察力和坚定性的人去承担,而他在从属中去弥补有可能造成的损伤。在茫茫深夜中的探求者,一步迈对了,也不要看作无上光荣;一步迈错了,也不能看作终生耻辱。那种为了一时的政治需要,把一方升上天堂把一方踩入地獄的偏颇,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先驱者的探索是多么艰难,客观上波诡云谲,变幻莫测,主观上各自带着理论与实践的局限。他们处在历史大变动的时代,许多陌生而复杂的问题,提到这些并不成熟的革命者面前。他们面前是没有前人涉足过的深山老林、远古洪荒。在历史没有作出答案前,一切事务都隐在云里雾里,具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难说走进峡谷是绝对的好,也很难说攀上悬崖就绝对的坏!也许,认定的平坦大道上突然出现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也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出现柳暗花明的境界。在不清晰的未知数中,也不允许你从容地思考。革命理论水准的提高与实践经验的丰富都需要时间乃至沉痛的代价。人生,总是“觉今是而昨非”。
  一想到血的代价,周恩来那微蹙的眉心,过长的胡须,沉郁的目光,紧闭的嘴唇,疲惫的肩胛,处处流露出深刻的负重之感……斯大林的影像从烟雾中呈现出来:“中国革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斯大林接见他时,一边吸着烟斗,一边用舒缓的语调说给他的,“要研究军事!”
  那时,他在莫斯科研究了俄国战争史。
  苏沃洛夫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将。他的坎坷经历,他的指挥艺术,他的勇敢精神,给周恩来很深的印象。从这次西征,他想到了1799年苏沃洛夫对瑞士的远征。
  历史事件是不会重演的,但人的感情却不断重复。周恩来是个温情的人,许多外国学者把他称作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不管这个评价是否精当,苏沃洛夫的一段自白,的确是深深地感动过他:
  您的画笔能够绘出我的容貌——因为它显而易见,可我内心的奥秘却从未公之于世人面前。那么,让我告诉您:我曾使血流成河,至今提起仍感不寒而栗;可我待人慈爱,毕生未给任何人造成不幸;未判处任何人死刑;任何一只小虫都未在我手下惨遭厄运。我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不论是时来运转,还是时乖运蹇,我都冀望于上帝,并且从未迷惘动摇。
  是的,苏沃洛夫把战争的残杀归之为不得已而为之,把一切个人休戚荣辱冀望于上帝,而周恩来的上帝却是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
  “恩来,我看你太累了,这里留个作战参谋值班就行了!”朱德凄然地说,“战争,总是很残酷的!”
  周恩来从窗边转过身来,一阵突然袭至的疲惫与昏眩使他摇然欲倾,只觉得天旋地转。他急忙走到桌边,伏案暂息。这时候绝对不能病倒!
  (节选自《湘江之战》,人民文学出版社,标题为编者加)
  品读
  伟人是怎样的?伟人选定了信念之后,内心就再也不起波澜了吗?伟人的道路,就一直是宽阔的大道,所有的荆棘碰到伟人都会自动退避吗?当然不是。这篇选文着重刻画了青年时期的周恩来,他来到界首与朱德总司令会面,不事休息,就直接问战事的情况,突出了他的为公精神。其后,选文通过周恩来的回忆与现实的交叉进行,通过画外描摹,尤其是心理刻画,生动曲折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追求革命真理时所走过的艰险道路,更通过此刻画了周恩来那种勇于担当、严于律己、永不退缩的革命精神。文章的最后一段简直就是周恩来一生的写照。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微型写作学习任务——拟写视频拍摄脚本   [一 写作任务阐释]  (一)文体解说  视频拍摄脚本是将文字内容转换成视频内容的中间媒介,主要通过切割和细分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镜头,配置背景音乐音效,把握时长、节奏和风格等,将文字图案化、视频化,为视频拍摄提供明确而有效的方案。视频拍摄脚本是视频拍摄前的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为后续的道具准备、人员调度、镜头运用、场景解说、内容切换、剪
期刊
昔日李白足迹遍布山川,满目皆是山河故人。我爱读李白的诗歌,辽阔大气,思绪万千。“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长桥。”诗意盎然,已足够让我向往那如梦似幻的世界。  可诗再美,也无法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种实实在在的美。常伴我身旁的,是另一幅虽美却总有些虚无的人造景观。  这样的遗憾,便在梦里补全吧……  秋日无波。我醒来时,全身畅快,神清气爽,有些飘飘然
期刊
“妈妈,我想吃马蹄糕。”“好啊,那我们一起做吧!”  妈妈准备好材料后,我们就开始做了。我洗马蹄,妈妈削皮;我把削好皮的马蹄切成粒,妈妈去盛马蹄粉。我把马蹄粉倒进装有水的盆里,不停地搅动。等粉完全溶解后,过滤一下,妈妈说这样吃起来口感会更好。粉浆准备好了,我往锅里倒了四碗水,水烧开后,加入黄糖片不停地搅动,直到糖完全溶化。接着,妈妈让我把一半粉浆倒入糖水中煮,并用勺子不停地搅动。慢慢地,白色粉浆变
期刊
一年一度的森林王国玫瑰花选美大赛开始了!  弯弯曲曲的小河边有一朵红艳艳的玫瑰花,它也听说了这个消息,暗自發誓(shì):我一定要取得这次比赛的冠军!于是,红玫瑰邀请它的邻居啄木鸟一起来商量对策。啄木鸟说:“王国里像你这样的红玫瑰太多了,你要想赢得冠军,必须有特别的地方才行。”啄木鸟绕着红玫瑰飞了一圈,突然,它激动地说:“去年我去罗罗王国旅行的时候,发现它们那边有一种闪闪发光的蓝玫瑰,特别漂亮。要
期刊
周日下午,我和妈妈一起泡茶喝。我们泡的是三宝茶——一种用新会陈皮包裹福鼎白茶,再用禾秆草缠起来的茶。  开始泡茶了。我们先把茶叶放进盖碗中,倒入开水洗茶,洗过后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之前还皱巴巴的茶叶宝宝此时喝饱了水,舒展开了。一分钟后,把泡好的茶倒入茶海,再倒入茶杯。我端起一杯闻了闻,闻到了陈皮和白茶的清香,抿一口,细细地品,竟然品出了淡淡的茉莉花的香味。  加入开水,第二次泡茶。茶叶宝宝喝足了
期刊
一把镰刀  一把锤头  碰撞出力量  带领人民  翻身得解放  一把镰刀  一把錘头  碰撞出智慧  指引人民  全面奔小康
期刊
“爸爸去挣钱呀,妈妈管着家,相亲相爱一家人,我最最幸福……”我哼着歌儿,心里想着: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要多帮他们照看妹妹。  妹妹很调皮,总是不穿鞋子在地上跑来跑去。要怎么帮她改掉这个坏习惯呢?我拍了拍脑袋,眼珠一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在卡纸上画了一条小虫子,趁妹妹光着脚丫子满地跑的时候,悄悄扔到她脚下。妹妹一看,“啊”的一声,吓得带着哭腔去找妈妈:“妈妈,地上有虫子!”妈妈见状,朝我挤了一下眼
期刊
今天李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个小实验——发豆芽,并且观察它们每天都有什么变化。  回到家,我准备好做实验用的材料。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先在小果盘里铺上两层纱布,再往里面倒一些水,最后小心翼翼地把绿豆宝宝们放进去。  过了两天,我惊奇地发现小绿豆们都裂开了,并且长出了白色的短短的小尾巴,看起来就像小蝌蚪。原来豆子发芽就是这个样子呀,真可爱!又过了一天,“小蝌蚪”就像吃了增高钙片,竟然长高了两三厘米。到了第
期刊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爸爸神秘兮兮地伸出拳头,笑着对我说:“你猜我手里放了什么?”我迫不及待地掰(bāi)开爸爸的手,上面躺着几颗小小的圆豆。我好奇地打量着这些小东西,摸摸脑袋看向爸爸。爸爸说:“这是睡莲的种子,今天我们来种睡莲!”  睡莲的种子是棕色的,椭圆形,外壳坚硬密实,一头有小突尖,另一头有小凹点。爸爸把种子的一端夹破一个小口,让我打来一盆水,然后把种子轻轻地放进去,滴了两滴营养液,最后把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