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大石峡水电站附近活动断层的基本特征

来源 :内陆地震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大石峡水电站附近的多条活动断层研究表明:库车坳陷西段的乌什坳陷区内,主要发育有两排新隆起的活动褶皱,由北向南依次为沙依拉木背斜带和苏尔滚背斜带;区内的活动断层主要以NE向为主,其中较大的断层有阔克沙勒断层、迈丹—沙依拉木断层和库齐隐伏断层。研究区中对场地影响较大的断层为迈丹—沙依拉木断层和大石峡口山前断层,它们均表现为东西分段特性,断层整体活动程度西强东弱。库齐隐伏断层是一条晚更新世末期的活动断层,最新的活动时代为距今1.4万年左右。
其他文献
采用判别标志、对比判断方法,尤其是概率分析方法对喀腊塑克水库诱发地震进行了分析。概率分析方法是利用诱震水库和未发震水库的统计资料,考虑了库深、库容、构造应力环境、断层活动性及诱震区介质条件5个因素,再利用概率统计中的贝叶斯公式建立了预测水库能否诱震的概率模型,最终计算出结果。另外,从库区断层活动性及断裂所通过的位置、库水深度及岩石坚硬程度等方面,分析出可能产生诱发该水库地震的位置。结合工作中的体会
通过对2003年9月27日发生在新疆友谊峰东北7.9级地震震前乌鲁木齐形变站垂直形变异常特征的分析,得出该台站垂直形变在地震临震前有明显的异常反映,地震前北天山中、西段地区4.9级以上地震活动较活跃,垂直形变运动速率加速上升,地震当日观测数据出现突跳现象。
主要从东海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分析,海啸传播过程的特点以及发生概率几个方面重点阐述讨论了东海地震海啸的一些特性,并分析了地震海啸在东海发生的概率及其特点。得出东海
通过对全疆大地电场仪器的架设和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了很多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排除干扰的方法,例如在架设过程中测线的接法,挖极坑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筛选电极时需要注
2007年7月20日在新疆特克斯县境内发生MS5.9地震,震前哈萨克斯坦地下流体和新疆部分流体测项出现了前兆异常。通过分析资料,总结出其异常类型大致有3种:①脉冲异常,表现为泉水中气泡规律性大幅度的脉冲,在水位记录纸上形成有一定规律的间隔"脉冲峰";②波动异常,主要表现为速率变化、上升幅度超出正常波动范围;③年变畸变异常,主要表现为打破年变规律。
概述了聊古一井气氡观测情况及其资料情况,分析了两次地震前该井气氡资料的异常。通过震例分析可以看出,气氡的异常属于短临异常,并且气氡测项对于发生在该区域内的4级以上地震有映震能力。在日常观测中,当出现异常时应注意首先排除诸如气温、气压及井压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中国大陆1910年以来8级以上特大地震和国外几组典型特大地震对震源邻近区域的影响,发现特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断裂带上,一组或一次特大地震可能使发震断裂部分破裂,未破裂断裂又是大震的空段,该空段短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大震(起到增震作用);反之,发震断裂完全破裂或没有大震空段,震源邻近区域短时间可能不会发生大震(起到减震作用)。依据这一结果,特大地震发生后,可对震源邻近区域后续大震作短、中期预报。
分析研究了伽师地震序列目录。分析结果表明:①1997—2003年伽师地震分为3个发震阶段,不同阶段具有各自的活动特点,第一阶段6级地震频次高,第二阶段5级地震频次高,第三阶段地震强度大,高b值是伽师序列明显起伏前的主要特征;②伽师6级地震经历了由西南向北东再向东南的发展过程,1997年4月16日前发生的6级地震余震分布倾向性不显著,其后发生的6级地震的余震大都分布在主震南侧,2003年2月24日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