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6A-1475-02
妇科腹部手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常导致肠蠕动功能减弱,主要表现为肠蠕动消失,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2007年6月~2007年9月我科采用周林频谱仪理疗腰骶部背腧穴的方法,对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切除的良性肿瘤病人术后排气、排便功能方面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6月~2007年9月我院行妇科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年龄23岁~51岁(38.5岁±8.6岁);子宫肌瘤14例,卵巢良性肿瘤6例。对照组20例,年龄26岁~57岁(40.6岁±8.1岁);子宫肌瘤15例,卵巢良性肿瘤5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前1d以0.5%肥皂水1000mL灌肠,保证排便干净。术前10h禁食,4h禁水,麻醉方式采用硬膜外麻醉,根据病情行全子宫切除术及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两组病人年龄、肿瘤分类、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除术后常规护理外,在术后24h~26h应用周林频谱仪理疗病人的腰骶部背腧穴,每次30min,每日2次;对照组:按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未施行理疗。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
2结果(见表1)

3讨论
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肠蠕动功能障碍常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作用,以及胃肠道的显露和手术操作刺激,使胃肠道的功能受到抑制,加之术后病人卧床,活动减少也造成了胃肠道的功能抑制。有资料报道,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肠蠕动和排气功能一般为48h~60h。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正常肠蠕动是术后病人恢复过程的重要问题,也是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减少术后肠粘连,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中医学认为,妇科肿瘤多属于血淤气滞痰结之症,手术也属于“金刃所伤”的范畴。由于疾病日久,手术创伤等原因,可导致血淤气滞、腑气不通,从而造成妇科腹部手术后排气功能障碍,并伴有腹胀等症状。
周林频谱仪理疗与艾灸的基本作用相似,能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背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主要穴位,根据经血脏腑相关理论,用针灸、艾灸或其他方法刺激位于体表的背腧穴,可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下腰骶部背腧穴主要包括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关元俞等穴位。通过其对脏腑的调节作用,达到气血通畅,腑气下行。理疗属物理因素,当热疗下腰骶部时,其温热作用可刺激皮肤的感受器,并通过腰骶部神经节段及中枢的调节作用,调节大小肠及膀胱功能,促进肠蠕动功能,即排气、排便功能恢复。同时,温热作用还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组织新陈代谢,也有利于肠蠕动功能恢复。本观察显示周林频谱仪理疗应用方便,无毒副反应,可加速病人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禁食时间,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恢复。
本文编辑 王钊林
文章编号:1672-1888(2008)6A-1475-02
妇科腹部手术后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常导致肠蠕动功能减弱,主要表现为肠蠕动消失,术后排气、排便功能障碍。2007年6月~2007年9月我科采用周林频谱仪理疗腰骶部背腧穴的方法,对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切除的良性肿瘤病人术后排气、排便功能方面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6月~2007年9月我院行妇科腹部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年龄23岁~51岁(38.5岁±8.6岁);子宫肌瘤14例,卵巢良性肿瘤6例。对照组20例,年龄26岁~57岁(40.6岁±8.1岁);子宫肌瘤15例,卵巢良性肿瘤5例,两组病人均于术前1d以0.5%肥皂水1000mL灌肠,保证排便干净。术前10h禁食,4h禁水,麻醉方式采用硬膜外麻醉,根据病情行全子宫切除术及卵巢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两组病人年龄、肿瘤分类、病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实验组:除术后常规护理外,在术后24h~26h应用周林频谱仪理疗病人的腰骶部背腧穴,每次30min,每日2次;对照组:按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未施行理疗。
1.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
2结果(见表1)

3讨论
妇科腹部手术后病人,肠蠕动功能障碍常引起腹痛、腹胀等不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的麻醉作用,以及胃肠道的显露和手术操作刺激,使胃肠道的功能受到抑制,加之术后病人卧床,活动减少也造成了胃肠道的功能抑制。有资料报道,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恢复肠蠕动和排气功能一般为48h~60h。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正常肠蠕动是术后病人恢复过程的重要问题,也是使病人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减少术后肠粘连,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中医学认为,妇科肿瘤多属于血淤气滞痰结之症,手术也属于“金刃所伤”的范畴。由于疾病日久,手术创伤等原因,可导致血淤气滞、腑气不通,从而造成妇科腹部手术后排气功能障碍,并伴有腹胀等症状。
周林频谱仪理疗与艾灸的基本作用相似,能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背腧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主要穴位,根据经血脏腑相关理论,用针灸、艾灸或其他方法刺激位于体表的背腧穴,可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下腰骶部背腧穴主要包括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关元俞等穴位。通过其对脏腑的调节作用,达到气血通畅,腑气下行。理疗属物理因素,当热疗下腰骶部时,其温热作用可刺激皮肤的感受器,并通过腰骶部神经节段及中枢的调节作用,调节大小肠及膀胱功能,促进肠蠕动功能,即排气、排便功能恢复。同时,温热作用还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组织新陈代谢,也有利于肠蠕动功能恢复。本观察显示周林频谱仪理疗应用方便,无毒副反应,可加速病人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术后禁食时间,有利于病人术后的早日恢复。
本文编辑 王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