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图像处理课堂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及其注意事项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ps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就针对ps的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展开论述,进而着重介绍项目教学法在ps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实施开展中的流程。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图像处理 ps教学
  项目教学法的建立是依托ps课程内容,以实际的项目训练为教学的方法。在项目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首先对项目进行实际的选择和操作示范,进而让学生分析学习。于是,一堂ps课,在师生的共同协作与讨论中完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ps知识,还加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一堂好的项目教学,需要完成诸多的流程。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以学生为中心,项目内容仅仅依托于课本”的教学原则。只有在做到了这两点原则的情况下,才可以真正开展项目教学。
  1.项目教学的选题
  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中,项目的选题非常的重要。一个好的选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ps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选题时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整合好知识点,做到知识与选题自然的融合。而且还可以针对学生爱用手机拍照的生活实例,在项目的选题上就从学生平时自拍的照片中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ps照片处理技术美化“自己”。这样选题,学生的兴趣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种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选题,可以在教学中拉近学生与ps知识的距离,实践证明,很多优秀的学生ps作品往往源于这种教学法。
  2.利用选题组织教学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制定一个良好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要合理地建立教学情境、教师自身的示范教育、学生自行训练的项目。设置情境时,教师应该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基于平时上课的情况,在计划中可以事先设置好教学的情境。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事先设定好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氛围当中;教师在示范教育上,要对该堂课程中ps操作内容非常熟悉,进而选择具有普遍性的项目进行示范教学;学生自行训练的项目由其自己决定。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可以自由地讨论分析,同时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
  当学生完成了自行确定的项目后,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各自的ps作品展开讨论。在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时,可以针对各自ps作品的色彩、背景处理等诸多技术展开交流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别人的制作思路,进而完善自己在制作上的不足。
  4.做足总结功课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一个项目结束后进行客观的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但同时更要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这种人性化的总结方式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教师的教学开展非常的重要,在教学中更加得到学生的认可。
  5.对学生项目作品的评价
  这个环节作为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对学生ps功课的检查,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师在对学生的作品批改和评价过程中,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进行,切忌死板的利用ps技术要领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ps作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态度,通过作品的批改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进而合理的调整教学进度,以便适应学生的学习。
  二、项目教学实施中的诸多问题
  1.在项目的设置上仍以老师为主。教师在项目的确定上没有留给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只是一味的知识和ps技术的传输,然后单一的“牵引”式教学。这种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似,使得学生对知识和ps技术掌握不深,必将影响其操作训练的效果,对于照片的处理模板不清楚。
  2.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项目选题往往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知识点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梯度。长久下去,学生就可能会放弃对该门课程的学习。
  3.缺乏项目总结和评价的环节。很多教师认为这一环节是多余的,其实这一环节的丧失,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脱节。 总之,一个好的教学法往往需要依托严谨的教学方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更多地围绕学生进行开展。在项目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把课程内容融合到项目之中是其得到广泛运用的关键。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项目教学法给图形图像处理ps教学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此课题为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教学法在《平面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曹阳,女,汉族,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助讲。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最大的特征表现为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而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在以下几方面都得到发展:首先,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确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赋予新的内涵;其次,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思想品德、性格意志、态度、价值观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编写新教材时,编者们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没有具体的测试
期刊
在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中,探究式学习,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方式。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做好实验非常关键。在实验中,学生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对实验材料的操作、摆弄,对现象的观察、分析,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主动地获取了科学知识。  实验课的正常进行,材料至关重要。只有材料准备齐全,实验才有可能做,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在分析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教育的几点原则、策略和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物理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表达性,而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人为物理教学内容深度浅,范围广,定性的多,定量的少,静态为主,动态讨论为辅,
期刊
摘要: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不再是单一隔离的语言、书面符号交流,而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形态于一体的超文本系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拓展、创新。教育领域中的任何改革,包括基础教育课程与教育改革在内都不可能置它于不顾。怎样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进一步提升自己信息技术的水平,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物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