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管理的档案管理实践范式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9246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社会变迁的影响为视角,找出了原始档案管理范式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归纳总结得出只有将档案管理工作公开化、管理模式多元化并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有所突破,才能促进整个公共管理事业甚至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社会变迁;档案管理范式;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的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管理。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可运用一切公私管理手段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既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也是公共管理的本质要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必须以社会公共利益去促进带动私人利益的发展。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是在管理实践中逐渐产生的,以大量的管理案例为基础,分析影响档案管理范式的影响因素,最后总结出档案管理的管理意义、管理方法和管理规则等。
  一、随着社会变迁档案管理范式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
  档案工作长久地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随着政治制度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变化,档案管理范式也随之而革新。在我国没有实现民主政治制度之前,封闭的独裁政治制度使公共资源被少数人所掌控,这使档案工作仅能为专制统治阶级服务,档案的资源其他公民既没有知情权也没有参与权,造成公共性与服务性的缺失。虽然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档案管理范式也在进步,但是其政治色彩依然浓厚,我国政府仍然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导致公共管理活动近乎沦为行政管理活动,造成公共资源内部化和档案管理的公共性缺失,公民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这种直接干预式的管理也阻碍了档案管理范式的发展进步,档案管理的政治色彩显然,集权与政府部门的概念已深入人心,长期处于被隔离状态的公民已经默认公共档案管理的垄断性,使得公民获取档案信息的权利一再缺失,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政府对公共档案管理方法的独断性也进一步加深。直到近些年来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公共档案管理不再完全被统治者掌控,政府对公共档案管理的公开意识越来越明显,公民对自己的权利意识越来越清楚,档案事业才真正成为了一项具有本质意义的社会文化事业,保管与传承社会文化财富的作用才得以日益凸显,档案管理范式的作用才得以真正发挥。但是从更长远的目的意义来看,公共档案管理怎样才能以完全独立的、平等的、服务公众的文化机构形象真正地迈入下一个阶段,更完善的档案管理范式应该被及时提出。
  (二)经济制度变迁的影响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范式同样也受到不同经济制度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经济制度对档案管理范式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在奴隶制和封建制度时期,生产资料完全被私人所拥有,档案被统治阶级完全垄断,彼时的意义在于为独裁者创造利益,根本没有体现出公共管理的开放性、公平性,反而体现出了此种经济制度下的阶级性。随着资本主义的到来,档案管理获得一定的自由性,但大部分档案还是归国家所有,政府的独裁性并没有完全消失,而且资产阶级对于利益的看重要远远超过他们对社会的服务性,因此即使档案开放制度具有了一定的进步性,但完全不能承认资本主义下的档案管理范式是具有公正性和公开性的,只能说相对于早期的档案管理的独占性、独裁性,资产阶级在档案管理上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了相对的妥协,从而也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所宣传的平等、自由在档案管理上根本就无法实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张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档案管理范式的公正性和公开性才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档案管理范式才能为多数人的利益服务。
  (三)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发展是必然的,人们的理念和社会发展也是相互促进的,继而影响到档案管理范式的选择。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冷而无感的机器或工具,而是档案管理发展的主导者、推动者,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有着学习、总结、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使得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档案管理范式从局限到宽泛,从不公平到公平、从闭塞到开放、也从不完善到完善。最后给公众呈现出的档案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记录,还包括了人类文化、人类文明的最终体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档案工作滿足了大众需求,档案管理的价值才得以充分实现,因此不断挖掘档案管理给人带来的利益价值,提高档案管理服务,完善档案管理范式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
  二、公共管理基础上档案管理范式的实践
  (一)档案管理的公共性实践
  回顾以往,独断封闭的档案管理范式只能使档案管理工作停滞不前,如果想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完善档案管理范式,把封闭式的管理变为公共性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公共性的机制本就属于公共档案管理本身,这里强调的公共性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公共性,而是档案工作领域的公共性、档案工作服务对象的公共性和档案工作机制的公共性的一种综合性论述。既要求档案工作领域不只由政府独裁垄断,而是要各个地方组织机构都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并且要在与公众相关的各个方面公开,从简单的生活数据到经济数据、科研数据等,也不能只公开历史的数据,更应与时俱进,把现代生活下的参数放在公众视野下,接受公众的监督指正,摒弃以往不愿、不敢公开于众的思想。服务对象的公共性是指档案管理的服务对象不再是少数的统治者,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随着我国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清楚了解到自己享有对档案的知情权,因此普通民众对档案的查阅要求越来越高。当然档案管理的公共性还包括档案工作机制的公共性,档案作为公共物品是不能根据个人意愿进行随机分配的,因此档案工作的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各部门协作才得以完成的。各部门要发挥自己所长,但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人民群众创造利益,只有这样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发展进步,也正是这种管理的公共性才能使社会的公平正义得以直接地体现。
  (二)档案管理的多元化实践
  单一的管理模式使得档案工作难以融入到社会管理之中,因此档案管理模式要求多元化特点,要使档案管理部门不再是政府的行政部门,而是使其他的地方组织和团体甚至人民群众也参与到档案管理中,使其从政治体系中抽离,但不完全与政府部门分开,即要接受政府的指导与监管。多元的管理部门同样需要多元的与时俱进的管理办法,各种通用技术的产生也加快了了原始档案向电子档案迈进的步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善档案管理,借鉴电子信息化应用纯熟的领域的经验,学习其现代化、方便高效的管理模式,将庞大的数据输入电子设备形成数据库,使更多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即可获得所需的档案内容,这可以改变原始档案工作的滞后性。而管理者只需对网络进行定期的维护,减少了以往繁多复杂的工作,因此只有实现档案管理的多元化,才能将档案管理建设成高效便捷、多维一体的档案管理范式。
  (三)档案管理的公众参与实践
  在公共管理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共管理的一员参与到公共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在档案管理公平、公开的性质下,人民群众拥有着对档案管理的权利与义务,人民群众起到的作用也不再只是单纯地监督,而是可以通过对档案管理的培训而加入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只有当人们参与到管理的工作中,人民群众才能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新的档案管理范式更好地试行。传统思想和方法的转变不仅给档案管理工作注入了一股清泉,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社会价值进一步提升,对社会的影响也进一步扩大。档案管理工作就是需要各个领域、各界人士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他们所带来的新思想与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档案管理事业的进步。
  三、结语
  关于公共管理的档案管理实践范式研究对于社会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社会的不断变迁影响着档案管理的发展,既有因社会各方面发展而取得的进步,也有因社会发展而涌现出的诸多问题,但这些都没有影响档案管理范式不断突破的态势。虽然中国的档案管理范式并不完善,公平性开放性也是相对的,但是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与改进中,同时国家也希望能通过完善的档案管理范式来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燕祯.浅议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J].办公室业务,2014(23):96.
  [2]张晓婷.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初探[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87-89.
  [3]赛娜.公共管理视阈下的档案管理范式研究[J].青春岁月,2015(23):292.
其他文献
【关键词】敬畏自然;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55-03  【作者简介】1.王金立,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浙江宁波,315200)教师,高级教师;2.李哲浩,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上海,201700)教师,高级教师。  【设计理念】   由于工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克服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的种种限制,生产力
【摘要】随着钢琴热的持续升温,各种规格种类的钢琴比赛举办也呈如火如荼之势。据笔者调查,地处边陲的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一个暑假就有不下十个钢琴比赛,可想京、广、上等一线城市钢琴比赛更是比比皆是,但我发现,在大大小小的钢琴赛事中以钢琴教师为参赛对象而举办的比赛可谓凤毛麟角。然而教师范围的钢琴比赛对于促进教师演奏技能的保持与提高,加强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钢琴;教师;演奏;比赛
【摘要】我国已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家庭结构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社区养老是应对养老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得以推广。老城南作为南京文化的发源地,最能体现南京本地文化。秦淮区弓箭坊望鹤楼社区现存大量承载着厚重明清文化的古建筑,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满足社区养老的基本需求又能保护与复兴古建筑。本文试结合对该社区概念设计的实践,就老建筑的改造和再
【摘要】本文以无锡惠山泥人的发展现状为例,主要论述现今无锡惠山泥人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以及在“一带一路”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和“互联网 ”的背景下,惠山泥人如何才能更好地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发展,成为无锡市乃至中国的一张非遗名片。  【关键词】惠山泥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移动互联网;生产性保护;传统手工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一)惠山泥人简介 
【摘要】学术型社团由高校学生自发和自愿组成的,并进行自主管理,按照其规章制度以促进科学发展和普及为主要宗旨的学生社团,对于繁荣高校学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型社团在民族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民族高校学术型社团为例,探讨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分析学术型社团建设对于民族高校校园文化的作用,并尝试提出民族高校学术型社团特色化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民族高校;学术型社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时代对高素质综合人才的要求,高校的公共选修课(以下称:公选课)已备受关注,它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对于政治思想意识淡薄、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明确、基础课水平较差的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来说,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搞好公选课的选课以及教学工作,实现公选课程的开设及教学目的,是非常值得我们
【摘要】在中国的古代,金属材料的使用十分普遍。白描画法始于吴道子白画,成于李公麟白描。至于金粉白描,虽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古文献记载,却也是古已有之——至少是明代吴彬的金描《五百罗汉图》,至今流传于世。由于材料的黏稠度,金粉白描的运笔不如墨笔白描那样灵活自如,因此掌握其技法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但金粉白描具有墨笔白描所不具备的艺术特色:如果说墨笔白描朴素单纯而具有一种纯净优雅的美感,那么金粉白描则因
【摘要】传统武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然而,在西方外来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传统武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八门拳是兰州市的本土特色拳种,也曾繁荣,但由于诸多因素,这优秀拳种正濒临消失。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反复的思考,以学校为研究切入点。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普及传承中国武术与文化的主要阵地。本文以兰州市地域性传统武术为研究对象,并以八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简要分析《狂鼓史》中“狂”的悲剧表达、“真幻相生”中寻觅真我以及徐渭《狂鼓史》之外的人格追求三方面来简要论述《狂鼓史》的“寻我”情怀。从而窥探徐渭不自觉的感情暴露,与自我价值的深刻认同,将徐渭的“真我”面目一层层剥离,并找到那个最真实最本色的感发人。  【关键词】徐渭;《狂鼓史》;狂与悲;寻我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徐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书画
【摘要】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方面音乐是文化的表达形式,受特定社会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特定音乐类型和现象,也会反过来影响社会文化的某些方面,形成特定的社会文化风潮,这种具有爵士乐特定风格的现象,本文将其称之为“爵士风”。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比较文学变异学将发挥重要的理论启发作用。因为在某种意义上,由爵士乐形成的“爵士风”,进而继续席卷和蔓延至其它领域,正是爵士乐的跨文化交流在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