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唐朝的高龄官员们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朝规定,官员70岁致仕,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退休。这个条件可以说是很宽松的。按照孔子的说法,70岁已经进入到随心所欲的境界,在唐朝的时候,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估计不是很多,否则杜甫也不至于要说:“人生70古来稀。”
  但不是所有的官员到了年龄都愿意退休。既然不愿退,自然会和组织上讲条件。为公,继续革命给咱们大唐这座宏伟的建筑添砖加瓦;为私,切身利益得以保存,还可以为子孙后代谋取一些福利。
  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兵部侍郎叫侯知一,转眼间年龄到了杠杠,朝廷就下发了关于侯知一致仕的文件,文件上盖着皇帝的大印,这就意味着武则天已圈阅。可侯知一不愿意退休,他给皇上写了一个奏章,表示自己欣逢盛世,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再干上几年也不成问题。为了证明这一点,侯知一在百官上朝时当着圣上的面展示自己的身体状况,史书上是这样形容他的这一举动的:“踊跃驰走,以示轻便。”依照当时朝堂的空间推断,侯知一这一番“踊跃驰走”应该是直来直去,类似于现今咱们国家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时的折返跑。运动员们一提起折返跑就生气,气不气想想侯知一,为了保住饭碗多不容易。
  至于没有到70岁,但是身体不好不能胜任工作的也可以提前半退,保留散官或者勋官的级别。
  在关于官员退休的法规中,还有一条很有意思:五品以上的官员年龄虽然不老,但“形容衰老者”也要提前退休,这是形象工程的一部分,大唐的官员要充满朝气还要耐看。“面子”问题相当重要,它可以提前结束一个官员的政治生命,所以要经常照照镜子,要懂得保养,必要时还可以整整容拉拉皮。唐朝的皇帝每年十二月腊八之前都要给主要官员赠送面脂和口脂等化妆品,当时这些化妆品的品牌名称叫“紫雪”、“红雪”,不知官员们接到化妆品叩谢圣恩之后,是将其摆放在显著位置供起来,还是将粉擦在脸上,亦或是给夫人用。
  保养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态。唐人曾经说过:“代宗时,有术士曰唐若山,嚥气导引,寿不逾八十;郭尚父(子仪),立勋业,出入将相,穷奢极侈,寿临九十。”
  若是老眼昏花,仕途也是要受到影响的。唐武则天时神都洛阳宫城有一座城门叫光政门,是官员们上下朝所走的城门。一天散朝之后,宰相娄师德走出城门,因为身高体胖,再加上一条腿不得劲儿,便坐在一条横木上等候随从把马牵过来。史称娄师德身高八尺,折算将近两米,都属于篮球运动员的身材了。个子高块头也大,高人跨大马,想当年在河源白水澗八战八捷,使得吐蕃不敢轻举妄动,默默的经营陇右数十年,也算是英雄过的人物。
  娄师德正在歇着,一位想要进宫的县令走过来挨着他坐下,和娄师德寒暄起来。这时县令的儿子从远处走来,看见自己的父亲大大方方的和宰相平起平坐,不由得大吃一惊,急忙高声提醒。县令听说自己身边的人是宰相后,惶恐的很,起身便拜,连说死罪死罪。死罪不至于,但失礼是显而易见的。娄师德为人宽厚,他说:“人有不相识,法有何死罪。”那时候没有照片,更没有电视,估计一个远离京城的县令不认识宰相是很正常的事。
  县令一看宰相大人如此平易近人,便趁势诉起苦来,说是上级说他的眼睛看不清东西,要求他提前退休。估计这位县令的眼睛患的是白内障一类的眼病,刘禹锡就曾经患过类似的眼病,自述病情是“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因而给一个善治眼病的婆罗门僧人写了一首诗,询问“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金篦是一种类似箭头形状的手术用刀,专门刮治眼病。
  县令向娄师德解释说其实自己的眼睛看东西并不昏暗,晚上点着蜡烛还能给上级写报告。娄师德笑呵呵的说,你说你晚上还能看清文字,为什么大白天却分辨不出宰相。县令听了吓的不轻,连声念起宰相南无佛。
  当然70岁退休不是绝对的,有一些国家重臣到70岁后还继续在岗,比如狄人杰、郭子仪、裴度。
  狄人杰被武则天称为“国老”,郭子仪、裴度身系国家安危二、三十年。
  唐高宗总章元年九月,在辽东征战了两年多的李勣终于攻克了高勾丽的国都,此时他已经年近80。
  唐武则天长安四年十月,80岁的张柬之被任命为宰相,这时候大周的皇帝武则天也是80岁。一个是80岁的皇帝,一个是80岁的宰相,这一君一臣成为武周朝告别演出的主角。两个月后,张柬之等人兵谏迎仙宫,武则天被迫退位。在此之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多少人往灶里头添柴火,可锅中的水就是烧不开,而张柬之这把柴添进去后,水就沸腾了。李家由婆婆管家的历史宣告结束。
  唐中宗景龙三年十二月,已经退休的唐休璟被重新任命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此时唐休璟已经80多岁。第二年清明时节,唐中宗在梨园毬场举办了一次拔河比赛,这场拔河比赛的规格恐怕是最高的了,参加拔河的有宰相和享受宰相待遇的官员10人,大将军3人,驸马2人,算下来是15个人,一边7个人还多出一个,不是书上的记载有误就是两边的人数不等。唐休璟老迈年高,拔河时摔倒在地好半天爬不起来,唐中宗、韦后笑得直不起腰来。皇上笑也罢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笑话一番又何妨。可那些皇帝身边的宫女也在开怀大笑,说的好这叫一派欢乐景象,说的不好这叫众大臣斯文扫地。
  唐朝在位官员年龄最高的大概就是唐玄宗时期的太府卿杨崇礼了,杨崇礼是隋炀帝的玄孙,在太府干了二十多年,年过90才退休。太府管理着国库和市场贸易,杨崇礼每年能赚出数百万缗钱,不留用他留用谁。
  高龄官员也有犯错误的,错误有轻有重,轻的经济上受些损失,重的就要掉脑袋了。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正月大朝会时,80岁的太子少师柳公权因为德高望重被推举为领头人,代表文武百官向圣上恭贺新年。朝会按惯例在大明宫含元殿举行,含元殿坐落在15米高的土坡之上。15米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殿前面是三道长达75米左右的龙尾道,从平地延伸到高处的大殿下,当时人形容说站在龙尾道的起点仰望,含元殿就象天上宫阙。柳公权从龙尾道的起点一步一步朝大殿走去,这个过程中不能停步,更不能倚着道旁的栏杆喘口气。尽管龙尾道旁的栏杆由青石雕成,栏柱上方雕着精美的龙头,扶着这种栏杆很有文化品位。
  毕竟是80的人了,柳公权到达大殿前时体力已经严重透支,接下来他将向皇帝叩拜,还要高声祝贺词:“元天首祚,景福维新,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与天同休。”这其中“圣敬文思和武光孝”是唐宣宗的尊号,体力不支的柳公权在念到尊号时误将“和武光孝”念成了“光武和孝”,结果被罚去一个季度的俸禄。
  钱对于柳公权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史书上记载他每年为人写墓碑的润笔费就高达“钜万”钱。关键是名誉受损,一生都被称著于世,年过80却犯下这么个错误。当时的官员都为柳公权惋惜,认为他要是早点退休就不会老来受辱了。
  和柳公权相比,另一位太子少师乔琳的错误可就犯的大了,他上了贼船丢了性命。
  唐德宗建中四年,路经长安的泾州兵士反了,唐德宗先是出奔奉天(乾县),接着前往汉中避难,汉中当时叫兴元。
  德宗一行走到盩厔(周至)县境内的秦岭山口时,太子少师乔琳对德宗说,臣老了,没有力气再跋山涉水,请求前往仙游寺出家,替圣上祈福消灾。
  去兴元要翻越秦岭,山高路险,这是事实。当时又逢连阴雨,连许多年轻力壮的卫士都耐不住艰险半路逃跑,回到长安在朱泚手下混口饭吃,唐德宗也是靠着六位世家子弟联手护卫服侍才得以平安到达目的地,70多岁的乔琳提出出家当和尚的要求也有情可原。
  仙游寺地处大山深处,是个清静之地,又是关中名寺,倘若乔琳一直在仙游寺呆下去,每日吃斋念佛,保佑圣上平安大唐万福,也算是为天朝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偏偏朱泚在得知乔琳的去向后,派了一队人马将他带回长安,乔琳便当了朱泚的吏部尚书,为叛军选拔干部。
  等到李晟收复长安,唐德宗重新踏上埋有祖宗遗骨的关中大地后,乔琳被列为投敌官员的前几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乔琳成为朱泚的吏部尚书后,有一个人被授予官职,此人心有疑虑,拿着任命书对乔琳说:“俺总觉得这个官位不稳当。”乔琳回答说:“任命你当官这件事本身就不稳当。”可见他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的性质与后果是心知肚明的,但他既没有象段秀实那样倒盖官印追回偷袭奉天的叛军,笏击朱泚面门宁死不屈的勇气,也没有像郭晞那样装聋作哑终日不语就是不给朱泚干事的决心。
  这个乔琳最终身败名裂。
其他文献
大汖村(汖:pìn,此处读chǎng,当地人读cè)位于太行山深山沟谷的山西省阳泉市盂县梁家寨乡,是一个宁静悠远、饱经风霜的古老村落,明确记载的历史已有500多年。民居依山而建,“立体交融式”的乡土建筑,既经济实惠、冬暖夏凉,又蜿蜒曲折、造型美观,户与户之间由弯曲而又高低错落的石板小路相连,风格独特,完整记录了村子的古老传统和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当地人称“深山里的布达拉宫”。目前村
期刊
我是从1945年4月1日由伪满洲国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的秘书转任伪九台县长的。下面要写的是我“八一五”光复后的一段经历和在苏联俘虏营的一些感受。  光复前后  8月11日,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伪满皇帝溥仪和伪总理张景惠等日“满”要人悄悄地从长春逃到通化大栗子沟避难。这暗示着他们大势已去,末日之将临。九台县的日本人于8月11日夜间,聚集在县公署开秘密会议。伪副县长江幡(日本人)突然到我家来报告了
期刊
我是通州人,自幼以务农为业。31岁那年在通州下落垡村被伪新民会特务抓走送到日本当劳工,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国。现将我亲身遭受的奇灾大难,回忆记述如下。  由通州押解至塘沽  被抓到通州伪新民会集合  1943年6月24日我在老家被伪新民会的特务给逮捕了。不容分说,他们把我们几个被捕的人送到通西海子伪新民会。那里是个大礼堂,进屋一看,黑压压地挤了不下数百人。办完登记手续后,大家面面相觑,全不知道犯了什
期刊
在我国古代,表演歌舞戏曲节目的少年儿童,称为童伶。翻开我国剧坛上的童伶史,可追溯到2100年前的汉代。汉代设立“乐府”,也就是当时音乐歌舞的总机构。乐府命令各地戏曲教坊培训童伶。汉高祖刘邦为了颂扬自己反秦起义的武功,亲自作了一首《大风歌》,在一次招待来宾的盛大宴会上,由童伶126人演唱。  汉武帝时出现“百戏”。武帝一面把民间乐曲搜罗到乐府里来,一面在教坊中蓄童伶。武帝爱看《总会仙昌》,这是一出大
期刊
滹沱河是我国北部一条比较古老的河流,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从北往南再向东进入河北与滏阳河相汇后入海。在山西一侧的流域均属晋北地区,河流两岸分布了大小近百个村落,其中从西到东的蒋村、河边村和永安村三个村子相距仅数十里之遥,却出了近代中国史上最出名的三个山西人。人称“阎老西”的阎锡山曾经慨叹:“我山西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文有薄一波,武有徐向前,如果这两个人都为我所用,我就可以统治全中国,可惜他们都跑到共产
期刊
1955年,陕西半坡人面鱼纹盆的出土,震驚世界。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一个标本,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发掘清理出房屋遗迹40多座、地窖200多座、灶坑80多个、柱洞400多个,以及陶窑6座和墓葬170多座,出土了近万件生产和生活用具,以及大量的彩陶、雕塑饰品,其中人面鱼纹盆最为珍贵。  人面鱼纹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陶盆是以细泥为原料,捏成型后着彩,放在窑里烧制而成
期刊
三国时期,孙权继承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打下的基业,据有江东,建立吴国,史称“东吴”,孙权就是吴国的开国皇帝。这样一来,孙权就成了当时吴国最高层的领导人。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孙权这个人的性格中有着好几个重大的缺点,这些缺点对于吴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首先,孙权是一个遇到事情犹豫不决的人。当时,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彻底打败袁绍之后,曹操派遣使臣前往江东去见孙权,命令孙权送自己的儿
期刊
1901年9月7日,英、美、法、德、日、俄、奥、意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中国国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从此中国背负起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赔款分39年付清,按年息4厘,共本息9.8亿两。美国作为当时的受益国,获得赔款3293.9万余两(折合美金约2444.1万),但当时美国的实际“损失”只有1365.5万美元。对此美国进行了两次退款。  究竟美国的退款善举是一种自
期刊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情人节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  据说,在公元270年的古罗马,暴君克劳多斯(Claudius)当政时,连年征战,大量征兵,丈夫离开了妻子,青年离开了恋人,整个罗马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克劳多斯对這种相思的情绪大为恼火,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导致民怨沸腾。  就在暴君的国都里,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瓦沦丁(Valent
期刊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生员修学进爵途径之必经之地,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窗口。唐玄宗开元六年(728年)设“丽正修书院”,乃我国书院之起点。到十三年改为“集贤殿书院”。宋代有庐山“白鹿洞”、尤盛(嵩阳)“石鼓”、湖南“岳麓”等四大书院。元代各路、州、府皆设有书院,明、清书院盛行。  从北宋王安石时代开始设“庙学”,即在“孔庙”中设的学校。一般县城皆有庙学,但大都在“庙学”中祭祀有孔子。  一、从“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