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性高血压症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a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对健康体检性高血压症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高血压症患者96例,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A组(48例)和B组(48例);A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B组患者予以干预化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舒张压(90.85±3.05)mmHg,收缩压(141.58±3.02)mmHg;B组患者舒张压(78.81±2.04)mmHg,收缩压(129.89±3.19)mmHg,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75.00%,症状改善率64.58%,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14.58%;B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93.75%,症状改善率97.92%,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0.0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63.48±4.58)分护理满意度评分(72.91±3.64)分;B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76.84±5.31)分护理满意度评分(88.34±3.47)分,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措施在健康体检性高血压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具有显著的降血压效果,对促进患者血压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该种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健康体检;高血压症;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2-0085-02
  高血压在现如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全身性系统疾病,该种病症是指患者的动脉血管内血液压力过高,使得患者的血压水平远高于正常血压指标。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身体疲惫、头晕等症状[1-2]。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若一直处于上升的情况,则会对患者的肾脏、脑部以及心脏等人体重要器官组织功能造成严重危害,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肾衰竭、脑梗塞、心脏病以及脑出血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近些年,由于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作息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该种疾病在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3]。由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缺乏对病理知识的了解,治疗依从性有待提高,不利于血压水平的恢复,因此针对高血压症患者,需要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文对96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对健康体检性高血压症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96例患者,采取抽签的形式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各48例。A组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8例、20例,年龄区间在42~76(65.84±1.59)岁,患病时长2~6(4.81±1.84)年;B组男性和女性分别30例、18例,年龄44~72(66.94±2.54)岁,患病时长3~11(6.08±2.0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参与人员均为健康人员,自愿体检;(2)所有参与人员对此次研究知情,表示自愿参加;(3)所有患者无其他不良嗜好。
  排除標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精神出现障碍患者;(3)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肾病等。
  1.2 方法
  A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密切监测患者的脉搏、心跳、血压等多种重要体征指标,对其进行常规的病例知识宣讲,告知患者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
  B组患者予以干预化的护理措施。(1)心理疏导。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密切观察,用亲切、关怀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谈,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能够有效缓解负面情绪的方式,告知患者保持愉悦心情对病情康复的重要作用。(2)饮食干预。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血压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健康合理的饮食指导,以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控制血糖为原则为其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在饮食中需要禁止摄入含盐量高的食物,比如油炸腌制的食物,尽量避免摄入动物内脏、肥肉等胆固醇以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摄入维生素含量丰富、易消化的水果、青菜等。(3)健康知识宣讲。结合患者的个人资料以及实际的病情状况,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护理计划。在日常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善于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对患者对高血压病理知识的知晓程度进行了解,之后再针对性的对患者予以健康教育指导,详细告知患者病理知识以及主要的治疗措施。可以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的形式为患者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从而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症状改善率、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Fisher χ2检验当P<0.05差异时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
  护理后,相比于A组患者,B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更好(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治疗变化情况对比
  A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75.00%,症状改善率64.58%,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14.58%;B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93.75%,症状改善率97.92%,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0.00%,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
  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B组患者,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结论
  高血压疾病的主要病情特征为动脉血压升高,伴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发心脏、大脑、肾脏等多种器官功能性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4-5]。据相关研究显示,近些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数量逐年增加,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大多数人对身体健康问题主观意识的薄弱。高血压属于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为了能够缓解高血压症患者的負面心理,提高患者的高血压疾病自我护理和防控意识,需要对其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6-7]。
  干预化护理策略在健康体检性高血压症患者中的应用可取得较为高效的干预效果。在干预化护理模式下的高血压病患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患者在个人资料、病史以及实际病情状况等多方面的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落实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以稳定患者情绪,以帮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维持积极健康的心理[8-9]。其次,医护人员通过组织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从饮食干预方面以及日常生活方面加强对患者的合理指导,告知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各项事项,提高患者对病理知识的知晓度,以此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0-13]。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且B组患者的控制效果明显要好于A组患者,说明了干预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在改善血压水平方面具有重大作用。A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75.00%,症状改善率64.58%,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14.58%;B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93.75%,症状改善率97.92%,心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0.00%,对比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了采用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风险发生率。此外,护理后A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5),进一步说明了采用干预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应用干预化的护理策略进行高血压症护理工作,能够显著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帮助患者的血压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对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该种护理模式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鞍英,贾晶晶,吴海燕,等.护理干预配合饮食调护在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护理中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20,435(2):205-207.
  [2] 林巧玲.住院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探讨[J].家庭医药,2019(10):302.
  [3] 陈艳.循证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健康之友,2019(1):155.
  [4] 郭颖,胡玉欢,董佩佩,等.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的干预化护理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5):149,168.
  [5] 凌雪琴.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51):225-226.
  [6] 柳静,贾文姬,李雯.健康体检中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护理干预[J].养生保健指南,2016(42):138.
  [7] 郑秀香,张卓.护理干预及定期随访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4):561-563.
  [8] 吴跃琼.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93-94.
  [9] 张元贤,葛晓燕,刘正淑.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3):53-56.
  [10] 王慧,李巧燕,叶雅玲.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在高血压高危人群体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1):85-87.
  [11] 陈立青.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0,39(22):144-146+165.
  [12] 孙宗芹.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0,39(19):153-155.
  [13] 许玉凉,陈春燕.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高血压高危人群体检护理的效果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10(15):77-7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6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饮食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转铁蛋白(TRF)、蛋白分解率(nPCP)、白蛋白(ALB)、每日蛋白摄入量(DPI)和前白蛋白(P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TRF、nPCP、ALB、DPI
【摘要】目的:探讨3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指标及体重指数(BM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治疗的86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膳食+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30%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利拉鲁肽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及BM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13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黏膜组织学评分、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自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  纳入标准:(1)年龄18~80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运动疗法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康复科、骨科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配合麦肯基运动疗法,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两组均干預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VAS评分、ODI指数以及疗效。结果:两组在VAS与ODI指数方面,治疗前对照组和联合组在
【摘要】目的:围绕脊柱创伤患者,采用微创术式治疗,评定其在改善疼痛程度及减少并发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脊柱创伤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A组43例采用传统术式治疗,B组43例采用微创术式,就两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另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A组少(P<0.05)。B组疼痛程度轻于A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肺结核治疗期间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取得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其应用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展开对照研究,纳选对象共计78例,将其以治疗措施差异性作为对照分组方式,将所选对象均匀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选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病灶消失时间和
【摘要】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在胫骨骨折中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中抽选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入院时间均在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以隨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生物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胫骨骨折患者的Olerud-Mdander踝关节评分(OMAS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足浴法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状态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期间本科收治94例脑梗死恢复期抑郁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持续治疗6周,评估患者HAMD、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6周后,针刺联用足浴法对于改善HAMD、Barthel指数、NIHSS均有显著效果,且与针刺组、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