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从而使学生形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激发;阅读兴趣;主动阅读
  中图分类号:O4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223-01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動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我在教学中,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像,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想象,拓展思维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表象,以激发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的热情。比如教《荷花》一课的第二自然段时,这段描写了白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可以先让学生充分研读课文,再放图片让学生欣赏这三种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学生看后都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然后提出问题:“这三种白荷花的姿态,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此问一出,学生开始认真思考起来。有的说:“我喜欢还是花骨朵的白荷花,因为它圆圆的、胖胖的,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娃娃。”有的说:“我喜欢才展开两三片花瓣的白荷花,她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阵风吹来,她又快乐地翩翩起舞,多美呀!”还有的说:“我喜欢花瓣儿全展开的白荷花,她们绽开着迷人的笑脸,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嫩黄色的小莲蓬从百里透粉的花瓣间露出来,别提有多可爱了!”……此时,课堂打开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文本中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在交流表达的过程中诗意的语言、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
  三、方法指导,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只有诱发了内因,使学生要学、会学、乐学。阅读教学才能卓有成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参与学习和自能读书的能力。如《桂林山水》的训练目标是“借助重点词句背诵”,教学时,教师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这段主要写什么?(2)从哪些词句可以依次看出桂林山水的静、清、绿这三个特点呢?(3)思考并讨论,从哪些词中最能体现漓江水的特点,并板书。(4)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5)范背,学生带着羡慕和敬佩的感情欣赏老师有声有色背诵。老师趁机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背下课文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个个都睁大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听老师告诉他们背课文的诀窍,然后教师再指导他们体验抓住重点词句并结合板书快速地背课文。检查完学生的背诵成果,再让学生回过头来咀嚼学习过程,想一想:我们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这么快就把课文背下来的?这样,学生对背诵课文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而这个认识是从阅读实践中获得的。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领悟规律,掌握学法,完成从实践到认识再回到实践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品评,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使学生能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来选择不同的读法,从而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状态从“要我读”到“我要读”,从“围绕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到“我会学”并且是“我乐学”。
  四、鼓励为主,感受成功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生达到“乐学”,必然要使他们有成功感。“求成功”是人类的共有的天性。即使是一点一滴的进步,也使小学生感到愉快,是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学生学业取得进步时,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光荣,产生积极学习的动力。如学生在课堂上有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老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产生成就感,这样才会有更进一步的学习动力。
  总之,在教学中要敢于尝试和采用各种方法和途径去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主动阅读。
  参考文献:
  [1]葛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8(04).
  [2]刘娟,文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学中不断深化,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充分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并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D035.32文献标识码: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而且是数学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策略。数学课堂中提问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引领。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提问来使数学教学更加精炼,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提问;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C41,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4-0221-01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摘 要 在小学教学课程中,语文是比较重要的教学课程。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习作教学,对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影响非常大,老师要重视小学生语文习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通过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如何通过核心素养理念指导老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小学语文习作思维。  关键词 核心素养理念;小学语文;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