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上的领袖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曼德拉不单是南非人的政治领袖,也是举世的精神领袖,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的光明面,例如以困厄来铸炼心志,及以爱和包容化解仇恨。
  1918年,曼德拉出生于南非一个叫Mvezo的地方,那里有两款很通俗的家乡菜——umphokoqo和umngqusho,前者是一种玉米糊,吃时伴以酸奶,后者则是一种由豆类与玉米粒混煮的杂豆,吃时伴以牛油或其他动物脂肪。终其一生,即便当上总统,曼德拉仍十分钟情这两道菜。两款家乡菜对曼德拉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
  幼时在大家庭中,曼德拉每餐都是一大班人围在一起,分享一大盘玉米糊或煮杂豆。这种进食的方式和习惯,深深影响了童年的曼德拉,让他学会与其他人相处,及至长大后,懂得跨越氏族以至种族的鸿沟,与不同背景的人做朋友,而这些友谊,后来更成了他建立广泛政治联盟的基础。
  不单止童年家里的餐桌深深塑造了曼德拉的个性,学校里的餐桌,更让这位民权斗士首次涉足政治。长大后,他从乡郊到城市生活,考入Fort Hare大学。1939年,该校辩论队到另一间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s比赛,就是这次难得的见世面的机会,让曼德拉及同学知道,原来母校饭堂里的食物那么难吃!为何白人大学的学生吃得那么好,而他们这间黑人大学的学生却要吃得这么差?他以此为政纲,打出争取改善学生伙食这张牌,成功当选学生代表,后来更发动了一场抵制运动,但也为此被驱逐出校。
  离开了校园这一温室,青年曼德拉辗转飘泊至约翰内斯堡,生计无着,生活困难,这让他加快成熟起来。因缘际会,1941年,他进入律师行工作,生活得以改善,更勤工俭学,取得法律学位。但也是在那里,发生了一场“茶杯里的人权”小风波,让他再次体验种族隔离的不公。话说上班第一天,他和另一位黑人同事被秘书告知,公司为他们买了新茶杯,请他们以后拿新茶杯喝茶。言下之意,就是两人不要与公司里的白人同事共享茶杯,这无疑是一种另类的种族隔离。黑人同伴忍不住发作,但曼德拉却选择忍气吞声,说自己并不口渴,息事宁人。往后,曼德拉上班时便带上了自己的茶杯,以此了事。
  但也是在这里,曼德拉认识了他的第一位白人朋友,两人在吃饭时用独特的方式建立了友谊。这位白人朋友叫Nat Bregman,午餐时他爱带面包,在办公室简单解决。一次他叫曼德拉抓着面包的一端,跟他往两边扯,面包应声分作两半,之后两人分享了面包。这位白人朋友用这个独特的方式表达他对种族歧视的反感和抵制,两人边嚼面包,Nat边说:“我们刚刚所做的,实践了共产党人分享彼此所有的哲学和理想。”
  步入盛年的曼德拉,与拍档Oliver Tambo等人以他们的法律专业和知识,帮助那些受欺压的人捍卫权益,并为此终日四处奔波、风尘仆仆、居无定所,再加上当时南非很少餐厅向黑人开放,所以,他的另一个拍档、白人George Bizos回忆说,他们往往光顾外卖,以报纸盛着的炸鱼薯条作午餐,并屈身在私家车内开餐,因为,在当时种族隔离的南非,他们连在公园的长凳上一起吃三明治也是不容许的。为何当时打包外卖的是炸鱼薯条,而不是我们今天吃惯的汉堡?大家要记得,南非是英国的前殖民地,英国的饮食习惯,定有植根于当地。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Anna Trapido 所著的《Hunger for Freedom:the Story of Food in the Life of Nelson Mandela》,该书记载了曼德拉人生不同阶段食物与际遇交织的小故事,读来趣味盎然)
其他文献
此时此刻,奥运就在这座城市进行着,但仅仅在几公里以外,黑帮成员竟然公开地拿着武器游行  佳杰思(Adrian Geiges),2004年至2008年德国《明星周刊》(stern)驻亚洲首席记者。从2013年起,他被派驻里约热内卢,住在山上的贫民窟区域Tavares Bastos,为德国RTL电视台和其他媒体报道世界杯及里约奥运会。8月底,佳杰思将离开他待了4年的里约。和他生活了更久时间的另一座奥运
1997年邓小平去世之际,韩钢还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他和《百年潮》的社长一道去于光远家拜访,想约这位中共思想理论界的元老、“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写一点回忆邓小平的文字 。  谈话中,年过八旬的老人无意间提到还有一份邓小平的手写提纲在他这里,“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提纲。”  “我们当时是万分兴奋。因为关于这个讲话稿的起草有很多说法,这个人说是他起草的,那个人说那是他起草的
上个月维基解密网站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监听三任法国总统后,近日法国媒体报道,法国情报机构同样在利用海底电缆监听世界,换句话说美国也同样被法国情报机关监听。  该报道称,早在2008年,法国总统萨科齐就授权情报机构国外安全总局利用海底电缆监听全球通信。国外安全总局在法国马赛等地安装海底电缆“拦截站”,监听欧洲与世界的通信。据悉,在通信运营商的“帮助”下,2008至2013的第一个5年间,法国
人群中大概有33%到50%的内向者,这是美国的调查数据,而美国几乎是全世界最外向的国家。在美国,成功者必须开朗活泼,在压力和注意力下游刃有余,有足够的口才和亲和力说服别人跟随自己。美国学校里的“外向”压力甚至比社会上更大,在《黑客与画家》中,保罗·格雷厄姆写道,“一个美国的青少年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在琢磨怎样才能更受欢迎,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中国显然是更为内向的国家。2001年,北京大学
“怎么样?”是徐克的口头禅,拍戏的时候常常挂在嘴边。《智取威虎山》首映礼那天,他连问了身边的人好几次,以至于本就锋峭的剑眉倒竖起来,颇像剧中的座山雕。  好在《智取威虎山》成功了。这部贺岁档电影上映以来,首周斩获3.18亿,以三成的排片,抢下近五成的票房,堪称奇迹。虽然同期影片竞争激烈,但第二天平安夜拿下票房冠军之后,就一直领跑。上周末,该片连续两天票房超过7000万,让连日遇冷的整体票房出现回暖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2014年底,贾跃亭终于回到了中国。  在此之前,他在海外盘桓了半年。作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他和中国部分政坛人士之间的故事在广泛传播,也让他的这次漫长出行显得格外不同。  虽然回到了熟悉的土地,但直到今年4月14日的乐视手机发布会,贾跃亭才首次公开露面。在此之前,人们只能通过他的同事以及微博了解他的状况——  2014年11月24日下午,乐视网举行年度营销
郭富城日前卷入绯闻。对方不是圈内人,而是在日本留学的23岁女孩,她透露了自己和郭富城交往的若干细节,比如他不断短信传情,还曾发送裸照,并邀请该女到他家唱卡拉OK和游泳,甚至提议一起喝酒谈心,表示“我的酒多到喝不完”。最有趣的细节是,作为球迷,郭富城在世界杯期间给她讲解了世界杯赛况。  绯闻报道出笼后,郭富城方面非常重视,认为这消息影响到了他的形象。经纪人小美以“小美工作室”的名义发出声明,称这则报
西二环的一间咖啡店,陈粒晚到了10分钟。她一身黑色连衣裙,长发遮挡了两边脸庞,中分线下露出的鼻子高挺。  她迷路了。在杨絮乱舞的季节,她把家从广州搬到北京,因为路痴,在北京南站下车后,她折腾了3个小时,才回到望京。来北京快3个月,她对北京的路况依然陌生。  没事的时候,她就宅在望京的家里,穿睡衣看美剧——《疑犯追踪》。这是她和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脚和心,总有一样要在路上。”陈粒说。  两天后,她
2011年7月,杂志决定做一期“‘9·11’十周年”封面,派我和两名同事Z君和W君前往美国采访,其中政治人物选定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他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美国政府重量级智囊之一。他的名字长而拗口,我私下称他为“布热”。    采访布热那天,华盛顿气温骤升,我们躲在宾馆的空调房里,上午完善采访提纲,中午开始梳洗打扮:Z君翻
在办公室里最近的一次报警是因为“马市长”。  那是个中午,同事们吃饭去了,只剩我和另外两位白羊在拖延。忽然门啪地被推开了,进来一个穿着黑皮夹克的高个男人,他一声断喝:“你们怎么还不给我找对象?!”  白羊女同事就怒了,站起来反断喝道:“你是谁?!”  黑皮夹克声音顿时高了个八度:“我是谁你不知道?!”  白羊女也高了个八度:“这是办公区!有什么事儿你出去说!”  黑皮夹克这时火儿明显上来了,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