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虫丸对大鼠脑出血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er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大黄丸对大鼠脑出血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探讨大黄虫丸对脑出血大鼠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法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观察大黄虫丸对大鼠脑组织海马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 Asp)及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影响。结果脑出血模型组3天后海马的氨基酸含量(μmol/g)Glu(15.2926±4.2429)、Asp(3.6384±3.1021)和GABA(0.3859±0.1846)含量明显的高于正常组Glu(8.5040±1.7794)、Asp(1.2669±0.4695)和GABA(0.1770±0.0472)和假手术组Glu(8.0057±1.1227)、Asp(1.4986±0.4174)和GABA(0.1829±0.04665)(P<0.05),而中药大黄虫丸治疗组的Glu (9.0550±1.7195)、Asp(1.8085±0.6862)和GABA(0.1993±0.0424)含量明显降低于脑出血模型组(P< 0.05)。结论提示大黄虫丸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Glu、Asp)的释放,纠正兴奋性氨基酸(EAA)/抑制性氨基酸(IAA)失衡,从而达到减轻脑组织损害的作用。
其他文献
小儿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Acute cerebellar ataxia,ACA)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多见于1~4岁儿童,发病前1~3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表现为小脑功能障碍,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脑脊液正
应用圆形分布法对百色地区1960-1997年伤寒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百色地区伤寒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8年中有22年发病高峰日在8月份,有32年的955流行期始于5月份,终止于11月份。与60年代相比,70年代以
为了解决铜锌硫化矿浮选分离难题,研发了一种新型选铜捕收剂BL。为了考察其捕收铜的性能,以广西大厂铜锌矿物为浮选对象,进行了系列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0.074
文章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整合"理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对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的整合教学提出了创新性探讨。
本评估是对蜂业森林资源资产损失补偿的价值认证,详细阐述采用现行市价法类型是指自愿买卖双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评估对象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
目的探讨父、母亲接种乙肝疫苗获得表面抗体(HBsAb)是否对新生儿有益。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父、母亲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带血的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
目的研究芬太尼(Fentanyl)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家兔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A组)、SAH组(B组)、芬太尼静脉干预组(C组)、芬太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