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阅读效率,培养整体阅读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和发展,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着重加强语文阅读的教学是新时期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需要。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效果乃至其它科目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新时期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着重加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通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96-01
  语文是实施阅读教学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教学措施,在语文教材当中也编制和设置了许多以阅读为主的教材体系,因此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无疑是重要的。在新时期改革背景下,着重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主体学习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也要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意识到自身主体能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保障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性能的提高。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限制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而且还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没有真正地通过阅读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没有通过阅读来加强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失衡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仍旧偏向于对语文知识的传输,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而对于阅读教學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则没有更多的关注[1]。在实际的课文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是对课文当中主要描写的内容、对象以及情感等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对课文当中可能涉及到的应试知识进行记忆,而没有注重引导学生对课文文本的阅读[1]。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自然而然的去学习课文内容,对于文章的阅读以及自身的阅读能力也提高没有关注,从而导致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失衡,不能够有效实施阅读教学。
  (二)阅读的方式存在缺陷
  在实际教学中就算是有的教师能够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但是阅读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和落后。仅仅是让学生对一篇课文进行形式上的阅读,或者是全班同学其读一篇文章。这种方式较为死板固化,不能够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也不能够通过阅读更好的优化和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三)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影响阅读效果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就降低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沟通,因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为了能够节约自身的时间,就在网络环境当中收集相应的阅读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多媒体的播放来进行阅读。在此过程当中,教师缺少了和学生的交流沟通,从而导致了整个教学课堂出现师生分离的情况,违背了利用网络环境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初衷。
  二、培养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措施探究
  教学不单单是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的综合实力都能够得到提升,根据这一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师就要全面的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新的初中阅读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注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相关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该要充分地认识到阅读同样是作为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乃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有这些意识之后,在课堂上就要平衡课文内容教学和课文阅读教学之间的关系比重,注重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展。通过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对文章内容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从而对文章进行有效的把握和学习。
  (二)构建愉悦的阅读环境
  构建愉悦的阅读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的方式,创建一个良好的、和谐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进行相关主题的内容进行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能够提高阅读学习兴趣,从而发挥自身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当中,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同时通过多媒体构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跟随有声朗读或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更能够把握课程的整体结构,并且能够在阅读当中大致领略课文的中心思想,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2]。
  (三)科学地利用网络进行有趣的情景导入,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开端,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充分的利用网络进行有趣的阅读教学内容导入,通过有趣的阅读教学内容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阅读当中实现情感的共鸣,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呈现出一些直观的形象的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阅读学习。比如在教学《长城赞》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出长城的雄伟壮观局面,用视频或者是图片的方式,将长城的全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撼,从而积极的参与到这篇文章的阅读当中[3]。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增强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当中,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从而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主体能动性。
  参考文献:
  [1]陈静.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率[J].教书育人,2013.
  [2]边雪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J].学周刊,2011.
  [3]周新.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历史学习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 依据小学语文教学现实状况,教师的教学语言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会对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产生直接影响。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优势和特征,运用恰当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课本知识。笔者在分析了教学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重要意义;特点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教师共同进步的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高效课堂的建立,基于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具有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氛围活泼而和谐,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认知做出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25-02
【摘要】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时代的要求。地方医学院校培养出的医药学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应走出传统教育的藩篱,注重创新教育,加强实践环节。本文结合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切身实践经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医学院校 医药学生 创新训练 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西安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4JG-05),西安医学院重点建设学科资助。  【中
甲醛已成为中国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而笔者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盆栽植物来净化室内新地板所释放于空气中超标的甲醛。利用2个体积同为0.4 m×0.4 m×0.4 m的透明硬塑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健康审美情操,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在现阶段,高中学生写作水平低下,作文教学少慢差,几乎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怎样走出低谷?笔者将在本文提出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教学困境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