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和人所组成的团体的和谐是和谐校园最本质的和谐,全体师生及其形成的各种团体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和谐校园最本质的和谐。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教师、学生等诸要素共同构成和谐校园生存与发展的要素。这里教师是根本,领导班子是关键,没有领导班的和谐,肯定就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而没有干群关系的和谐,一般也就没有师生关系的和谐。
1 和谐领导班子关系的构建
1)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心”“核心”的辩证关系。业务上行政是中心,政治上党组织是核心;业务上下级服从上级,党组织内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行政上书记要像普通职工一样支持校长,组织上校长要像普通党员一样支持书记,双方都不做特殊职工和特殊党员。
2)党政双方要及时通气,适时沟通。党内争议要少数服从多数,行政分歧则由法人代表拍板。书记应当明确:最终是法人代表对决策及其后果负责,这是由现行校长负责制的体制决定的。作为校长方面,则要慎重考虑书记的意见,除特殊情况外,尽可能党政统一认识后再作决策。
3)党的干部站位要高,心胸要阔,要淡化名利,豁达大度。
4)作为同级副职应努力做到与其他干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有共同对“一把手”负责、对学校工作负责的明确意识,工作中互相帮助,积极配合,顾全大局,有矛盾及时沟通,互相谅解,不斤斤计较,注意互相学习,多想对方的长处。
2 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
干群关系构成学校员工间的主要关系,这一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强弱、发展步伐的大小。因此,构建良好的干群关系已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
1)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念,摆正个人与群众的关系,真正确立“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和“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
2)学校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地关心教职工和学生。
3)要求干部平易近人,与人为善。要尊重每一个教职工,无论年龄、性别,无论身份、地位,都要一视同仁地尊重,不厚此薄彼,按照规章和制度,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确保公平正义。
4)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是学校党风、校风是否端正的关键。党员干部风气正,则师生心气顺。
3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育和培养人是学校的主要职责,师生关系也就构成学校成员间关系的基础。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去教书和育人。
1)了解学生,充满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心积聚对学生的爱,这是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的根本。
2)用心沟通。古人说:“人之相交,贵在交心。”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彼此的相互沟通、理解。
3)进行鼓励式评价。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必须公正、全面。对于学生来说,评价还要着眼于发展,从鼓励出发。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4 和谐同学关系的构建
学生在校园内的人际交往蕴涵着教育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成效。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也是人才培养的内容之一。这里还要看到学生间关系的和睦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动力。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健康成长。
最后,还应当注重学校管理服务人员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只有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统一学校管理服务人员与教师的教育思想,形成教育的凝聚力,才能实现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这一目标。■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郊小学)
1 和谐领导班子关系的构建
1)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心”“核心”的辩证关系。业务上行政是中心,政治上党组织是核心;业务上下级服从上级,党组织内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行政上书记要像普通职工一样支持校长,组织上校长要像普通党员一样支持书记,双方都不做特殊职工和特殊党员。
2)党政双方要及时通气,适时沟通。党内争议要少数服从多数,行政分歧则由法人代表拍板。书记应当明确:最终是法人代表对决策及其后果负责,这是由现行校长负责制的体制决定的。作为校长方面,则要慎重考虑书记的意见,除特殊情况外,尽可能党政统一认识后再作决策。
3)党的干部站位要高,心胸要阔,要淡化名利,豁达大度。
4)作为同级副职应努力做到与其他干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有共同对“一把手”负责、对学校工作负责的明确意识,工作中互相帮助,积极配合,顾全大局,有矛盾及时沟通,互相谅解,不斤斤计较,注意互相学习,多想对方的长处。
2 和谐干群关系的构建
干群关系构成学校员工间的主要关系,这一关系的好坏决定了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强弱、发展步伐的大小。因此,构建良好的干群关系已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然。
1)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念,摆正个人与群众的关系,真正确立“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和“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
2)学校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全方位地关心教职工和学生。
3)要求干部平易近人,与人为善。要尊重每一个教职工,无论年龄、性别,无论身份、地位,都要一视同仁地尊重,不厚此薄彼,按照规章和制度,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确保公平正义。
4)领导干部自身的形象是学校党风、校风是否端正的关键。党员干部风气正,则师生心气顺。
3 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育和培养人是学校的主要职责,师生关系也就构成学校成员间关系的基础。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去教书和育人。
1)了解学生,充满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用心积聚对学生的爱,这是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的根本。
2)用心沟通。古人说:“人之相交,贵在交心。”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源于彼此的相互沟通、理解。
3)进行鼓励式评价。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评价,而且这种评价必须公正、全面。对于学生来说,评价还要着眼于发展,从鼓励出发。
4)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4 和谐同学关系的构建
学生在校园内的人际交往蕴涵着教育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成效。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使人际交往能力成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也是人才培养的内容之一。这里还要看到学生间关系的和睦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动力。因此,学校应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健康成长。
最后,还应当注重学校管理服务人员与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只有将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统一学校管理服务人员与教师的教育思想,形成教育的凝聚力,才能实现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这一目标。■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范家屯镇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