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浴:健康美丽于指尖绽放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探访久未谋面的老友伶,她保养极好,一点儿也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不单皮肤细致光滑,一双白皙滑嫩的手更是令人羡慕。伶神秘地对我笑笑说:“来,试试‘手浴’。”
  我随她来到阳台,只见花草间坐落个精致的小木盆。伶端了盆热水来,拉起我的手,轻缓浸入盆中,水温热。伶拿起一个小瓶子,向盆中滴入五六滴液体,水雾中渐渐弥散出清雅的植物香气。“双肩放松,深呼吸。”伶向我示范着双手需摩擦、挤压的穴位。半小时后手浴结束,我感到神清气爽,之前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伶说,手浴时,温暖的血液通过循环流回心脏,再流向全身。经常刺激手中的穴位,如内关、神门、少冲等,可对大脑、眼睛、双肩等多个部位起到保健作用。滴入盆中的液体是植物提炼液,通过嗅觉神经到达脑部,会对自律神经产生影响,缓解疲劳紧张情绪。
  回家后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了些改良。取桂枝尖、赤芍、没药、乳香、宣木瓜、秦艽、丝瓜各6克,加3碗水熬煮1小时,取汁液备用。手浴时水温控制在50℃左右(凉后可续热水),每次滴七八滴药液。泡了10来天,多年的便秘顽症不药而愈,经年旧疾肩周炎也有了很大缓解,闹心的脊椎痛也悄然走开。现在我也常常用精油(薰衣草精油、玫瑰精油、薄荷精油、黄春菊香精油、橙子精油等)做手浴,有时会加入牛奶,效果很好。
  
  专家点评
  手浴可追溯至我国隋代“干沐浴”。《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干沐浴,即双手摩擦令热后熨擦肢体,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等作用。近年来在日本比较盛行。秦女士手浴后不仅皮肤细致光滑,而且神清气爽、疲劳缓解,多年顽疾也悄然走开,是有科学依据的。
  
  手浴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百脉汇于掌”。手部有手三阴、手三阳六条经络循行,通于全身。也就是说,通过手浴刺激手部经络穴位,尤其是配合具有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汤剂浸泡,可疏通人体经络气血,改善人体生理状态,“经络通、气血行,则健康无病”。现代医学认为,经常摩擦手掌与手背皮肤,可清除衰老的上皮细胞,使皮肤光滑细腻;摩擦发热则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双手缺血缺氧状态,对手腕部、上肢及全身病症具有预防与治疗的双重作用。
  
  手浴的方法
  手浴可分为干浴与湿浴两种,均有自我保健与祛除疾病的作用。
  干浴双手掌或掌背间紧贴(或蘸取适量滑石粉、精油),上下或左右交替摩擦手部经络、穴位。摩擦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半小时内为佳。力度适中,手法轻柔,以不感到疲劳,双手温热或灼热舒适为度。
  湿浴选用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止痛的中草药,如红花、制乳香、赤芍、艾叶、花椒、桂枝、伸筋草、桑枝、威灵仙等各20~30克,加水3 000毫升,先浸泡药40分钟左右,水煎沸20分钟去渣取汁,洗浴并配合穴位按摩10~20分钟;或取汁适量,按摩手部及其周围穴位。洗浴后立刻用干毛巾将手擦干,避免着凉。
  
  穴位按摩及适应症
  ①手浴后配合以拇指端按摩内关、神门各1~2分钟,能镇静安神,多用于神经衰弱、心悸、胸闷、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②配合按揉外劳宫1~2分钟,可益气升阳举陷,多用于胃下垂、久泻不愈、食后即泻等脾胃虚弱证;③配列缺、合谷、阳溪、少商按揉各1~2分钟,可清热解表利咽,适用于咽喉肿痛、咳咯黄痰、风热感冒等病症;④按揉掌背前后阿是穴及周围经络,可活血通经止痛,适用于腕管综合征、腕手部腱鞘炎、腕关节劳损、肩关节周围炎、末梢神经炎、颈椎病、腕指关节肿痛及屈伸不利等;⑤若手浴的同时再配合按揉支沟3~5分钟,对便秘等顽症亦有良效。
  手浴是一种集中药药浴、经络穴位按摩于一体的自我保健方法,在防治手腕、上肢、颈背部病乃至全身病症中具有良好的保健与治疗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王道全
其他文献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跨文化管理的核心很多时候,企业的领导者会有这样一个想法:企业文化管理是默契和不言而喻的事情,员工能够和自己心灵交映并一下子就能够明白管理
鹤栖南山,淇河悠悠,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让鹤壁这座如今现代感十足的城市,始终笼罩在神秘的色彩之中。  每次来鹤壁采访,感觉总有不同。这一次,迎着炎炎夏日,我们来到远离城市的乡村,那清澈蜿蜒的淇河,幽静曲折的山林,以及绿荫铺就的乡间小路,处处给人以好奇和期待。  古朴秀美的河口村  位于鹤壁市淇滨区七里沟风景区的河口村,距离市区大约30公里。出鹤壁市区不到两公里,蜿蜒曲折的淇河便出现在眼前了,流水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