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关于会计财务处理,是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平时的工作之中需要共同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由于二者的企业性质不一样,因此,二者在财务的处理上也是有各自的特点。那么本文首先是围绕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上进行分析,并在分析了原因的基础之上,按照对实际事务的处理方法,对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在处理会计财务上的差异进行研究,并找出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别,从而在实际上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差别。
【关键词】会计财务 企事业单位 处理方式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对于会计财务的管理都是二者的基本工作,但是由于二者在工作的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也难免的使二者对财务的管理上也是各持己见,本文主要围绕二者对会计财务处理的差别上进行入手研究,细致的剖析了二者在这方面的具体差别。
一、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差别的原因
关于二者在会计财务处理上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结果,其中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要说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是二者在性质上存在严重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体现在各自单位的基本性质上,对于二者在财务管理的政策及目标上就更显的明显了,关于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无偿的,因此它的盈利性质也会非常的弱,更多的体现在职务与技能方面,对于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活动和其他的盈利单位都起到它的保障性作用。而企业单位注重的只是自身利益的扩大,因此在它的一些活动和会计工作的处理上主要是围绕盈利展开的,另外,事业而单位的盈亏与本身的关系不大,而企业单位要对自己的盈亏所负责。
其次,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资金的形态上存在差异,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资金的固定性是非常强的,因此也就分为:固定性和流通性两种。流动性的资金主要是以政府的投资为主要来源,在资金流通的整个过程之中,资金的回流情况是很少的,因此这种资金在流通上可以说是以单项的形式进行。而另一部分主要以固定的资产方式呈现出来。与事业单位相比,企业单位的投资上除了一些固定的厂房意外,其大部分的资金都是以流通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些流通的资金是为了赚取更多数额的回流资金,在资金流通上的巨大差异也就导致了二者在对会计财务的处理上具有很大的差别性。
再次,二者在资金的具体使用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这也是二者在会计财务处理上存在差的直接原因。通俗的讲,资金的使用方法,就是用钱来做一些事情。就事业单位来说,他们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把资金更多的转化成服务的形式,从而构建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因此事业单位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将资金更好更合法的进行使用,然而关于企业单位对资金的使用上,主要是把钱投入出去,然后换回更多的效益为其主要目的,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利益回流,因此在对资金的使用时主要考虑怎样才能收取更高的效益,以此来使资金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二者存在差别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会计的分录形式存在差别
对资金进行分录,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内容,对财务档案的建立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处理这一相同工作的时候,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会计录用方式上存在很多差别,下面以借款来举例研究,如果借贷的方向是相同的,由于他们之间在制度规定上存在很多的异处,因此,会计的科目名称上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别,所以,他们的内容将会被划入不一样的账户中,比如说,在对借款进行核算时,企业单位就会依照期限的长与短分别记入长期借款还是短期的借款方式,相反,事业单位就不会存在这样的差别,全部都会记入借入项目之中,这种不同的分录方式对于整体管理上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对于之后的会计档案管理也是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差异不仅只同单位的性质有关系,和会计的相关管理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对处理纳税的方式不同
纳税是一些产品生产单位十分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然而对于产品的生产单位来说,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是企业单位,因此,二者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二者作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单位,都会对相关的生产材料进行采购,因此我们利用这方面为例,来研究二者之间对处理财务的不同方法,事业单位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要相对的复杂,首先要对纳税人进行划分,在处理自用与非自用的问题上,除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买来非自用材料使用不含税价的核算之外,其他的情况,就是一般纳税人购买来的自用材料或小范围的纳税人购进的自用材料与非自用的,都是采用包括税进价计算的。然而企业单位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显得比较简单了,主要是将纳税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纳税人另一种是小规模的纳税人,在前者购进材料时不存在税价的现象,然而后者是有明确的纳税要求的。
(三)在成本的核算上存在差别
关于成本的核算也是事企在会计财务管理中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二者对处理这项事物上也是各有各的方式,先来看下企业,主要是以盈利为主要的目的,所以在核算时主要考虑的是对成本利润的核算,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对利润的规划与管理,在核算的最后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终利润的核算。相反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他们在核算的过程中几乎就是不计利润的核算,如果出现了对成本的核算,比如说关于材料支出情况,就会随之的记入有关事业的支出账户当中,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核算是存在根本性差别的,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二者的资金流通的目的性是不一样的,也就出现二者在核算的过程中在管理的方式和具体的内容上出现差异。
(四)差异还存在二者对有关事业活动的核算上
就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而言,二者在经营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的事业性活动,在这当中二者也会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就事业单位来说,它所涉及的事业活动可以概括为专业的和经营的两种类型,随之与其相对应的整个事业活动的相关支出与收入就会涵盖事业的收入、事业的相关支出、经营中的收益、和经营的有关支出。对这部分的核算是事企业存在的一大区别,利用支出核算为研究的对象,对于支付给行政部门的办公费用,企业就会将其看做为管理上的费用来记录下去,相反事业单位会将其作为有关专业活动的支出。
(五)在会计的报表上还存在差异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主要是:一些资产的负债表、收入与支出表及其财政在补助收入支出税上的报表等等,主要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日期的事业成果,关于预算执行的一些信息,以此来作为参考,有助于单位的领导检查单位的经营是否符合规定,提高在预算上的准确度,相反,企业单位的报表主要是关于:利润的报表、资产上的负债表、现金的流量表等等。报表将会全面系统的做出反馈,罗列出目前企业在财务上的情况及其经营的成果和现金的具体流量现状,为使用者提供有利的决策信息,进而做出更加科学性的决策方案。
三、结语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是当今我们国家两种重要的单位形式,他们的单位性质及其资金的形态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也就使二者在具体的会计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的差异,通过本文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处理相同事物的过程中,二者所使用的有关财务管理方式、一些分录的形式上是存在很多差别的,通过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便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会计财务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安祥.新时期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度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9(20).
[2]谢兰兰.从可靠性、相关性要求看人力资源会计处理方式[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06).
[3]王立彦,伍利娜,罗正英.会计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6).
【关键词】会计财务 企事业单位 处理方式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对于会计财务的管理都是二者的基本工作,但是由于二者在工作的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也难免的使二者对财务的管理上也是各持己见,本文主要围绕二者对会计财务处理的差别上进行入手研究,细致的剖析了二者在这方面的具体差别。
一、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在会计处理上存在差别的原因
关于二者在会计财务处理上存在差别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结果,其中主要由三方面的原因。
首先,要说二者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是二者在性质上存在严重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体现在各自单位的基本性质上,对于二者在财务管理的政策及目标上就更显的明显了,关于事业单位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数是无偿的,因此它的盈利性质也会非常的弱,更多的体现在职务与技能方面,对于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活动和其他的盈利单位都起到它的保障性作用。而企业单位注重的只是自身利益的扩大,因此在它的一些活动和会计工作的处理上主要是围绕盈利展开的,另外,事业而单位的盈亏与本身的关系不大,而企业单位要对自己的盈亏所负责。
其次,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资金的形态上存在差异,对于事业单位来说,资金的固定性是非常强的,因此也就分为:固定性和流通性两种。流动性的资金主要是以政府的投资为主要来源,在资金流通的整个过程之中,资金的回流情况是很少的,因此这种资金在流通上可以说是以单项的形式进行。而另一部分主要以固定的资产方式呈现出来。与事业单位相比,企业单位的投资上除了一些固定的厂房意外,其大部分的资金都是以流通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些流通的资金是为了赚取更多数额的回流资金,在资金流通上的巨大差异也就导致了二者在对会计财务的处理上具有很大的差别性。
再次,二者在资金的具体使用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这也是二者在会计财务处理上存在差的直接原因。通俗的讲,资金的使用方法,就是用钱来做一些事情。就事业单位来说,他们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把资金更多的转化成服务的形式,从而构建良好的社会保障系统,因此事业单位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如何将资金更好更合法的进行使用,然而关于企业单位对资金的使用上,主要是把钱投入出去,然后换回更多的效益为其主要目的,从而达到提升自己的利益回流,因此在对资金的使用时主要考虑怎样才能收取更高的效益,以此来使资金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发展。
二、二者存在差别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会计的分录形式存在差别
对资金进行分录,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内容,对财务档案的建立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处理这一相同工作的时候,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会计录用方式上存在很多差别,下面以借款来举例研究,如果借贷的方向是相同的,由于他们之间在制度规定上存在很多的异处,因此,会计的科目名称上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别,所以,他们的内容将会被划入不一样的账户中,比如说,在对借款进行核算时,企业单位就会依照期限的长与短分别记入长期借款还是短期的借款方式,相反,事业单位就不会存在这样的差别,全部都会记入借入项目之中,这种不同的分录方式对于整体管理上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对于之后的会计档案管理也是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差异不仅只同单位的性质有关系,和会计的相关管理制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对处理纳税的方式不同
纳税是一些产品生产单位十分重要的财务管理问题,然而对于产品的生产单位来说,有的是事业单位,有的是企业单位,因此,二者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二者作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单位,都会对相关的生产材料进行采购,因此我们利用这方面为例,来研究二者之间对处理财务的不同方法,事业单位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要相对的复杂,首先要对纳税人进行划分,在处理自用与非自用的问题上,除一般纳税人的事业单位买来非自用材料使用不含税价的核算之外,其他的情况,就是一般纳税人购买来的自用材料或小范围的纳税人购进的自用材料与非自用的,都是采用包括税进价计算的。然而企业单位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显得比较简单了,主要是将纳税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纳税人另一种是小规模的纳税人,在前者购进材料时不存在税价的现象,然而后者是有明确的纳税要求的。
(三)在成本的核算上存在差别
关于成本的核算也是事企在会计财务管理中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样二者对处理这项事物上也是各有各的方式,先来看下企业,主要是以盈利为主要的目的,所以在核算时主要考虑的是对成本利润的核算,然后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对利润的规划与管理,在核算的最后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最终利润的核算。相反对于事业单位来说,他们在核算的过程中几乎就是不计利润的核算,如果出现了对成本的核算,比如说关于材料支出情况,就会随之的记入有关事业的支出账户当中,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核算是存在根本性差别的,导致这种差别的原因就是二者的资金流通的目的性是不一样的,也就出现二者在核算的过程中在管理的方式和具体的内容上出现差异。
(四)差异还存在二者对有关事业活动的核算上
就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而言,二者在经营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的事业性活动,在这当中二者也会存在着不同的处理方式,就事业单位来说,它所涉及的事业活动可以概括为专业的和经营的两种类型,随之与其相对应的整个事业活动的相关支出与收入就会涵盖事业的收入、事业的相关支出、经营中的收益、和经营的有关支出。对这部分的核算是事企业存在的一大区别,利用支出核算为研究的对象,对于支付给行政部门的办公费用,企业就会将其看做为管理上的费用来记录下去,相反事业单位会将其作为有关专业活动的支出。
(五)在会计的报表上还存在差异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主要是:一些资产的负债表、收入与支出表及其财政在补助收入支出税上的报表等等,主要是反映事业单位某一日期的事业成果,关于预算执行的一些信息,以此来作为参考,有助于单位的领导检查单位的经营是否符合规定,提高在预算上的准确度,相反,企业单位的报表主要是关于:利润的报表、资产上的负债表、现金的流量表等等。报表将会全面系统的做出反馈,罗列出目前企业在财务上的情况及其经营的成果和现金的具体流量现状,为使用者提供有利的决策信息,进而做出更加科学性的决策方案。
三、结语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是当今我们国家两种重要的单位形式,他们的单位性质及其资金的形态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也就使二者在具体的会计财务管理上存在诸多的差异,通过本文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二者在处理相同事物的过程中,二者所使用的有关财务管理方式、一些分录的形式上是存在很多差别的,通过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便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会计财务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唐安祥.新时期财务会计的局限性度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商业经济,2009(20).
[2]谢兰兰.从可靠性、相关性要求看人力资源会计处理方式[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8(06).
[3]王立彦,伍利娜,罗正英.会计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