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b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252-01
  基础医学从解剖学中脱胎,通过不断发展,衍生出病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并促进了药理学与法医学的发展。在各类医学科目中,具有主干的地位和纽带的作用。随着基础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也得到了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因此,文章即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中,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进行分析。
  一、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几点不足
  1.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专业的划分也逐渐细化。基础医学,在当前已经被细分为生物学、胚胎学、解剖学、寄生虫学等诸多学科。不仅使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而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两者,也随着科目的不断细化,而逐渐分离。教学实践表明,这种细化划分的方式,虽然能在某一科目领域,深化教学效果。但在总体上,不利于学生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这方面讲,这种教学法,略显得不偿失。
  同时,由于科目的过细划分,导致课程内容在不同科目的教学中,出现大量重复现象。不仅浪费了较多学习时间与精力,同时还因内容简略,导致学生难以透彻理解。
  2.缺乏具有临床经验的理论课教师
  综合性大学中,通常开设有各类医学专业。但这些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之间,还存在许多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培养目标不同。临床医学,其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医生,这是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如生物化学、生理学等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该专业教学的教师,应在临床和基础医学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研究。而最为理想的情况,就是选用在职医生,作为基础医学教师进行授课。然而,受到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导致当前各院校,还不具备这种条件。从而造成讲授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虽然在医学院毕业,但多数不具有在职医生的身份。如此一来,无法更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联系。并且,还影响和限制了科研和教学的思路。
  3.缺少创新的教学方式
  临床上所面对的患者疾病种类繁多,病情变化较快,医生平日里所掌握和储备的医学知识,未必能完全覆盖临床上各种变数。因此,在实际治疗当中,还会对医生的应变能力、问题处理能力等,提出诸多挑战。传统教学方法,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完全凸显,所以依旧没摆脱灌输式教学的影子,无法充分提高和挖掘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学效果的策略
  1.完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
  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结构进行改革。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基础医学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在这一方面,可以参考浙江大学的改革方法。该校医学院,通过组合药理学、病理學、生理学,以及解剖学、胚胎学和病例生理学六门学科,并加以集成后,成为单独的基础理论课。该课程的理论结构,与讲授方式,按照人体器官,作为脉络。遵循“宏观向微观递进、形态向功能递进、先阐述正常功能,再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先讲述疾病原因,而后再分析药物用法”的原则。改革之后,减少了85个学时,教材减少了155.4万字。从而精简并优化课程和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为了打通基础理论与临床操作之间的壁垒。美国密歇根大学也曾做过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校医学院,通过开设“妇女健康和解剖学”一课,将产科医学与解剖医学相结合,使教学效率明显提升。
  2.加深与临床医学的联系
  为了加深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之间的联系,可采用提早让学生接觸临床、接触病人的方法。而加强外科手术学,以及局部解剖学等学科,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手术操作能力。
  局部解剖学的掌握程度,在外科医生的职业素质中极为重要。只有对基础医学进行深入学习,并熟练掌握。才能在日后手术过程中,防止和减少各种手术并发症以及损伤等情况的出现。而外科手术学,则是对手术过程中,各种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并通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方式,向学生进行讲授的一门学科。
  北大医学院,则将这两门课程,加以组合。对各类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向学生们提早介绍。在授课过程中,并不局限在课本内,而采取邀请专家讲座的形式,由该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为学生进行讲解。加深学生记忆,改善课堂氛围,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好主动性。
  3.P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主导。将相关知识通过问题引出,并加以串联。首先提出问题,而后针对问题,并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建立假设。由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和他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最后在针对问题予以解决。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处理方法的记忆程度。同时,还提升了学生搜集资料,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在将来的临床治疗中,面对各种疾病时,都有着较强的处理和应变能力。
  此外,还应针对课程内容,采取研究性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研究过程中,带动学生思路。而学生间,则进行分组,并采取团结协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在处理医学问题时的沟通交流、团结协作能力。使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的交叉程度大大加深,从多方面,提升学生能力。
  三、总结
  基础医学对临床医学专业具有指导作用,是每个医生所必须掌握的,也是继续深造、终生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的基础。在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中,应完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加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联系,选择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对留学生局部解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 吴洪海,吴庚华,杨林,朱永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06)
  [2]长学制医学基础课程中部分教材内容重复度与教育教学研究[J]. 洪敏,刘剑凯,程丕显.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08)
  [3]综合性大学医科PBL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厉岩,马建辉,雷红英,蔡瑞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04)
  [4]美国哈佛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课程计划对我国八年制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 冯逵,黄建始. 复旦教育论坛. 2008(03)
其他文献
混合型肺癌是一种少见的组织类型,本文回顾分析了28例混合型肺癌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并探讨有助于诊断的征象。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2月~2011年6月间经CT检查、手
【摘 要】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一关,提高小学生的应用题解题技巧不仅能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思维基础,更能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意识。本文主要从教会学生审题找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点评归纳总结几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 审题;培养逻辑思维;多媒体教学;点评归纳  【中图分类号】 G62.23【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21-02  本学期我负责五年(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且兼任其班主任,事务繁琐,但感动常在。五年(2)班,由44个淳朴善良的孩子组成,班风学风积极向上,班干部们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同学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班名“水滴班”由此而来。44个孩子就像44滴小水滴一样,汇聚成至真至善的河流,闪闪发光。  一天中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可作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桥梁。  【关键词】读书 兴趣 方法 心静 勤练笔 持之以恒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48-01  时代发展,社会推移,日新月异,瞬息万变,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适应时代的要求?我认为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实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胸部多层螺旋CT的表现特征。方法:50例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回顾分析其CT表现,将患者为分两组。结果:组1(28例)和组2(22例)的患者胸部薄层CT检
兴宁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宜居城乡和美丽兴宁高度重视和关心。我作为党校教师,挂职于村任“第一书记”,借此机会,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建设宜居乡村,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宜居乡村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世界上所有的城市都在怀念乡村,做着还乡的梦。”作家王安忆的这句经典话语曾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共鸣。乡村,让一座城市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成本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医院通过实行成本核算和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疗成本,强化医务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CTPV)技术,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血管分流途径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16层螺旋CT肝门静脉成像145例。进行常规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