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土木工程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大多都离不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所以必须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本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定义、技术的优缺点、技术质量要求以及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提出必要的防治措施和改正。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优缺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5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定义。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砂子、石子和水,及掺和材料、外加剂等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
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的原理。
混凝土和钢筋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能有效的共同工作承担压力和拉力,第一是因为由混凝土硬化后与钢筋之间存在着足够的粘结力,使钢筋和混凝土两者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胶粘力、摩擦阻力和机械咬合力三部分组成,其中在这三部分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机械咬合力,约占总粘结力的一半以上,将光面钢筋的端部做成弯钩,将钢筋冷轧或者热轧、冷拉处理以后,使钢筋表面上带有凹凸形状或者压痕的粗糙表面,以及将钢筋焊接成钢筋骨架和网片等等,均可增强混凝土和钢筋两者之间的粘结力,为保证纲纪和混凝土之间的可靠粘结和防止钢筋锈蚀,钢筋周围必须具有(15-30)mm厚的混凝土保护层。其次混凝土与钢筋有着相近的温度膨胀系数,这样,当外界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时,不会因为两种材料涨缩不一样,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力,这也是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可以结合成一体使用的基础条件。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所以在各种土木建筑工程中有极其广泛的使用,因为其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取材容易: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所涉及的资源丰富而且医德,混凝土所用的砂、石一般可就地取材,还可利工业材料(如矿渣、粉煤等),制成人造骨料,用于混凝土中,且价格比较便宜。
(2)耐火、耐久性好:钢筋被混凝土包裹着不易锈蚀,维修费用少。由于混凝土是不良导热体,火灾时,混凝土起隔热作用,使钢筋不致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导致结构的整体破坏,同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较大的刚性,能满足绝大部分工程结构的基本使用要求,此外还具有放射线、防爆炸等防护性能,可满足一些特殊工程的需要。
(3)可模性、整体性好:由于新拌和而来结硬的混凝土是可塑的,根据需要,可按照不同模板尺寸和式样浇筑成设计所要求得形式。混凝土结硬后,其整体性及刚度好。
(4)保養费省:钢筋混凝土结构较少需要维修,不像钢结构和木结构那样需要经常维修。
(5)钢筋混凝土可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合理配置钢筋,合理选配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经济的目的。混凝土结构成型后使用维护费用亦很少。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在施工和防护阶段注意以下缺点:
(1)自重大:限制了在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使用。
(2)抗裂性能差: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在正常使用时,往往带裂缝工作,对一些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宽度有严格限制要求的结构,建造时,工程造价将有所增加。
(3)费工,费模板:现场施工周期长,且受季节性影响。
针对钢筋混凝土上结构的缺点,可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及预应力混凝土上来减轻结构自重及改善结构的抗裂性能。在施工方面,采用重复使用的钢模板或工具式以及采用顶升或提升板等施工技术。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
1、孔洞
现象: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
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离析,或严重跑浆。
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浇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参考文献:
[1李晓煌. 浅议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2]蔺伯华,杨广林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优缺点;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5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定义。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砂子、石子和水,及掺和材料、外加剂等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
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作的原理。
混凝土和钢筋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能有效的共同工作承担压力和拉力,第一是因为由混凝土硬化后与钢筋之间存在着足够的粘结力,使钢筋和混凝土两者能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胶粘力、摩擦阻力和机械咬合力三部分组成,其中在这三部分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机械咬合力,约占总粘结力的一半以上,将光面钢筋的端部做成弯钩,将钢筋冷轧或者热轧、冷拉处理以后,使钢筋表面上带有凹凸形状或者压痕的粗糙表面,以及将钢筋焊接成钢筋骨架和网片等等,均可增强混凝土和钢筋两者之间的粘结力,为保证纲纪和混凝土之间的可靠粘结和防止钢筋锈蚀,钢筋周围必须具有(15-30)mm厚的混凝土保护层。其次混凝土与钢筋有着相近的温度膨胀系数,这样,当外界温度变化产生热胀冷缩时,不会因为两种材料涨缩不一样,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力,这也是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可以结合成一体使用的基础条件。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所以在各种土木建筑工程中有极其广泛的使用,因为其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 取材容易: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所涉及的资源丰富而且医德,混凝土所用的砂、石一般可就地取材,还可利工业材料(如矿渣、粉煤等),制成人造骨料,用于混凝土中,且价格比较便宜。
(2)耐火、耐久性好:钢筋被混凝土包裹着不易锈蚀,维修费用少。由于混凝土是不良导热体,火灾时,混凝土起隔热作用,使钢筋不致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导致结构的整体破坏,同时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较大的刚性,能满足绝大部分工程结构的基本使用要求,此外还具有放射线、防爆炸等防护性能,可满足一些特殊工程的需要。
(3)可模性、整体性好:由于新拌和而来结硬的混凝土是可塑的,根据需要,可按照不同模板尺寸和式样浇筑成设计所要求得形式。混凝土结硬后,其整体性及刚度好。
(4)保養费省:钢筋混凝土结构较少需要维修,不像钢结构和木结构那样需要经常维修。
(5)钢筋混凝土可根据结构受力情况,合理配置钢筋,合理选配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经济的目的。混凝土结构成型后使用维护费用亦很少。
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缺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在施工和防护阶段注意以下缺点:
(1)自重大:限制了在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使用。
(2)抗裂性能差: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在正常使用时,往往带裂缝工作,对一些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宽度有严格限制要求的结构,建造时,工程造价将有所增加。
(3)费工,费模板:现场施工周期长,且受季节性影响。
针对钢筋混凝土上结构的缺点,可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及预应力混凝土上来减轻结构自重及改善结构的抗裂性能。在施工方面,采用重复使用的钢模板或工具式以及采用顶升或提升板等施工技术。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
1、孔洞
现象:结构内有空隙,局部没有。
原因分析:
1、在钢筋密集处或预埋件处,砼浇注不畅通,不能充满模板间隙。
2、未按顺序振捣砼,产生漏振。
3、砼离析,或严重跑浆。
4、砼工程的施工组织不好,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5、砼中有硬块和杂物掺入,或木块等大件料具掉入砼中。
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细石砼浇注,使砼充满模板间隙,并认真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
2、预留孔洞处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实,采取在侧面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然后往上灌注。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防漏振。
4、控制好下料。要保证砼灌注时不产生离析,砼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大于2m时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或冰块等杂物,发现砼中有杂物,及时清除干净。
参考文献:
[1李晓煌. 浅议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2]蔺伯华,杨广林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