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汉语文优质课堂的策略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的背景下,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思路必须发生一个多元化转变,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真正实现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目标。打造优质课堂的策略可谓是多种多样,有赖于教师在实践中的努力探索和研究。遵循學生自然的成长规律,选用适合学生、能被学生充分接受的授课形式,及时导入新课知识,构建和谐互动关系,以此为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教学范围,这是教师们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有利保障,更是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快速上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优质课堂;构建策略;研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99-01
  引言
  汉语文是藏区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基础。构建优质课堂,鼓励学生学习,能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人才价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优化最终的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完成这样、那样的学习任务,不考虑学生的理解情况,不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打造优质课堂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切实感知到学习的实际乐趣,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才将更好更快的推进下去。
  一、教师认真解读教材
  新课改对小学汉语文教材做出了彻底调整,在基础内容有了改变的前提下,教师不能再用“灌输式”的指导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去组织教学活动。而是要在认真解读了新教材的基础上,构建优质课堂,整合有利资源,指引着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挑战自我,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提升自身的主体优势[1]。教师必须带着认真的态度研读汉语文教材,通过相关内容的合理剪裁,优化整体的教学结构,既突出重点,也解决难点,方便学生主动参与后续的学习活动。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汉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精辟的名言告诉我们,生活与汉语文知识之间是共通的,是延续递进的,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必须借助一切可行的办法冲破汉语文与生活之间的隔离屏障,让汉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根连藤绕,让汉语文知识与生活之间并肩成长。汉语文知识犹如一摊静静的死水,而生活实际则是奔流不息的活水,在汉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注入生活活水,以生活活性资源活化小学汉语文课堂,让学生在精彩绝伦的生活素材中快速且深刻地掌握汉语文知识的本质。作为小学汉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汉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相似点,并以精心的设计将二者巧妙地结合为一个整体,让小学汉语文的课堂教学尽显真情、再现情境。例如,在《初冬》的教学中,如果学习初冬这篇文章时正好是临近冬天的季节,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去室外观看和感受一下初冬的具体变化,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会文章中的具体意境。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通过现代的媒体技术配合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创造出声形并茂、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兴趣,还能够使其对于课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再现情景的过程,开发了学生分析、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向更深的地方发展,充分调动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例如,教学《项链》一课时,可让学生以自由发挥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具体分析女主人公为什么要借钱买项链?然后给学生们提供合适的工具(如多媒体、服装等),这样不仅摆脱了单调乏味的口授,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讨论是智慧的交流,讨论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可以使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其他人交流,获得不同的思维与认知[2]。但是目前的小学汉语文课堂中,教师忽略了讨论的重要意义,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从讨论入手,认真组织课堂讨论,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如在提出问题后要先预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使其思维先动起来;分组以3-5人为宜,教师要监督每个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积极思考发言,当发现方向明显错误的讨论时要及时引导,保证讨论的顺利展开;学生发言时,教师要适时的评价,对学生独到的见解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保证学生继续探讨的热情和兴趣。总之,整个讨论过程,我们要做到有作有合、有议有思、有说有听、有放有收。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讨论和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深化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五、组织策划技术方案
  目前,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是广纳资源、内贮信息的载体,是利用电脑和网络进行多种媒体信息展现的重要形式。在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汉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采取相适应的技术形式,利用信息技术控制课堂教学进程的快慢节奏,为小学汉语文的课堂教学注入一定的活力,或是借助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形俱现的优势特性进行汉语文知识的具体展现,让学生在生动化、直观化、动态化的技术教学模式下主动求知,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刺激和启发下达成汉语文知识的理性认知。例如,在《藏戏》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中所讲述的藏戏特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让学生在动感的视频中感受到藏戏的精粹,让学生在课件的审美中达成自身情感与文章情感的共鸣。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汉语文教学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才能帮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汉语文综合素养,因为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生的整体汉语文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汉语文水平是学习其他板块和科目的基础。除此之外,构建优质的小学汉语文教学课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汉语文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在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地抓住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目前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远远达不到要求,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任务,掌握汉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特征,抓住汉语文知识和汉语文阅读技能等内容。只有从教学目标出发,以教材为基础,才能实现小学汉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凯龙.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15(26)13-14.
  [2]李宪军.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引文版:社会科学,2015(2)290-29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76-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学习时间最长、分量最重,但是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摘要:该文就地方本科高校食品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提出了多层次实验室的建设并指出了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 基地 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92-01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我院食品专业教学实验条件也得到了明显改观。同时,为加强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相关高校也纷纷开始
摘 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普遍不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缺失严重。该文在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专业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c)-0-01  1 高等职业教育
通过分析组成装配体的零件特征,提出了连接结构的概念。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以连接结构作为装配信息的载体,对不同类型的连接结构的装配信息,采用相同的层次结构进行组织和存储。以
文章介绍了电机软启动器的系统构成、功能特点及应用,异步电机软启动技术在矿山石材加工机械中的典型应用。并结合福建华隆石材机械有限公司中的实际情况。在电气控制线路方面
摘 要:语文这门学科是通过字词、语言和文章等概念来进行学习的,它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生活性。由于中学生还处于学习的开放阶段,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这个阶段表现很十分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备课就要做足最充分的准备,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一堂课的教学,教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道理,其实那些,更是他们的生活和人生。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摘 要】意识流文学叙事时空体现了人类智者的叙事智慧,构建意识流叙事时空吸引他者意识共流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解决主观情感需求、引导主体意识的启示。意识流文学叙事时空具有诸多特征,本文主要阐发其无限性、多层次性以及有序性的特征,并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探究其对课堂意识流时空构建的启示。  【关键词】意识流文学;叙事时空;课堂意识流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是一项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我国新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严格的氮磷排放标准,传统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由于脱氮除磷效果不理想,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