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契机,用兴趣点亮数学课堂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不像美术有强烈的色彩、唯美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像语文诗意的文字、动情的朗读能带给学生强烈的美的享受和心理认同感,也不像音乐优美的旋律、悦耳的歌声带动学生澎湃的热情,它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形象的图像语言,培养的是学生抽象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在现行的数学教育体制下,如何让数学课堂更为高效,让学生爱上数学,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文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让兴趣来点亮我们的数学课堂吧。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教学实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如果学生不想学,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事倍功半,因此,在课堂教学伊始,我们就要唤起学生迫切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导入就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好的导入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用了我国民间流传着的一首打油诗:李白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与花,喝光壶中酒。试问壶中原有多少酒?问题一抛出,学生们兴致高涨,纷纷想办法解决,然后我由此引出了列方程的方法,简单的解决了问题。学生们看到了此方式的妙处,自然愿意接受本节课的新知识。在认识图形时,我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座漂亮的城堡,让学生找找共有哪几种图形,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然后用自带的一些长短不一的吸管(学生可用长短不一的笔)引导学生拼成各种图形,学生纷纷尝试,课堂热闹非凡。
  二、联系实际,让兴趣贯穿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一时的学习兴趣容易,但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却绝非易事。如果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来引领课堂,学生刚被激发的学习兴趣、被调动的学习积极性可能大打折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老师的善于运用。”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活用教材,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联系生活实际,选用与教学相关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亮学生智慧的火光,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并热爱数学,乐于数学。例如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把我们学校周围大家耳熟能详的地方反映在坐标系里,让学生指出七中、香港名城、广场等地具体的横纵坐标,这比指出简单抽象的某个点的坐标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了线段的相关知识后,我根据我们常见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制作了课件,某人要到马路对面的饭店去,问学生他为何不愿沿着人行道往前再走斑马线而要直接横穿,能不能画出他所走的路线呢?学生探究的热情再次被激发。
  三、精用练习,让兴趣延伸课堂外
  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的练,才能打牢基础,形成能力,编拟习题要立足教学大纲,编一些学生基本能做正确的练习为宜,也可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习题,特别是一些灵活运用概念的习题,提高学生对知识运用熟练度和能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命制相应题组练习,且注意题组的梯度,控制难度与数量。在习题的形式上,根据教学目标多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暴露问题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初步的成功,并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习题量及习题难度也可因人而异,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除完成基础练习题外,还出一些附加题或思考题,一般学生完成基本题即可,學生在练习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问题,出现一些错误,有的会因此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耐心讲评。并要求学生予以订正,然后教师再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再练习,从而使学生从失败中找到成功。努力做好培尖补差工作,对一些基本功扎实的尖子生,可出些难度较大的习题,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综合题的能力,对一些基础太差的学生,可对他们适当降低要求,出一些简易题,并重视个别辅导,只要其掌握基本知识,且在每一节课都能学一点新知识,取得一点进步,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看到自身的价值,通过这种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他文献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独立思维动手实践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引导与培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创新?什么是数学学科里的创新?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创新能力,又称其为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在面对看待问题时,打破思维惯性运用新颖多变的角度去想问题,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其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教育的实际目的就是为
【教学目标】  1. 認识田字格里10个生字,进一步学会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美丽景象和水乡人幸福的生活。  3. 在田字格里正确、美观地书写三个生字“荡”“清”“湖”。  【教学重难点】  1. 进一步掌握用形声字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美。  【教学设计】  一、拾记忆,走进水乡  1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病因。方法对120例老年癫痫患者完善头部CT,头部MRI,脑电图,腰穿,血生化,胸片,肝胆脾胰彩超或CT,泌尿系彩超等检查,明确癫痫发病原因,对其病因进行分析。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