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植被演替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大渡河上游的森林采伐、更新和退化

来源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28次 | 上传用户:sunjuanhua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常用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没有反映植被演替过程,不能与生态调查数据有效整合来分析区域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文中以大渡河上游地区为例,在4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依据植被演替过程对土地覆被进行详细分类,建立了新的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并采用多时相数据源,分别生成3期(1967,1986,2000年)土地覆被数据库,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环境效应研究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平台.结果表明:(1)土地覆被变化反映了云冷杉林采伐、自然演替和人工更新,高山栎林和圆柏林在砍伐和放牧干扰下的大面积退化,草甸退化、干旱河谷草地扩
其他文献
分析了中国北方沙尘气候的时间变化特征,重点研究与沙尘气侯的年代际变化相应的冬、春季气候和大气环流异常特征.文章揭示:在沙尘活动频繁年代(1956~1970)和稀少年代(1985~1999)冬、春季的气候和大气环流有显著差别.与前一个年代相比,在后一个年代里冬季极涡异常加深,50°N附近的西风增强,东亚极锋锋区位置偏北,东亚大槽偏弱;西伯利亚高压北部及中心强度变弱,阿留申低压明显升压;东亚季风强度变
每种输入法都要维护与之相应的对照表,对照表是为输入法服务的,因此对照表的组织和管理需要体现输入法的特性.由于不同的输入法之间存在着很多共性,因此在对对照表进行组织和
针对可替代性产品的市场扩散过程,研究多区域市场情形下产品扩散的机制与规律,对于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和资源调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分析了两区域市场情形下的可替代性
借助Ohlson模型中股票内在价值与会计信息之间准确的数学逻辑关系,假定企业按利润大小的固定比率支付给股东股利,在借鉴Kormendi和Lipe盈余可持续模型的基础上,运用Ohlson模
利用中国62个设有太阳辐射观测的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 详细分析了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结果表明, 近40 a中国西部相对湿度呈上
介绍了基于SuperMap的田野考古机助制图的方法设计及其具体实现过程.在实现机助制图的同时,提供了强大的图形编辑、布局功能.实际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实用,大大改进了传
针对适应性指挥控制关系这一新的军事需求,给出了一个适应性的指挥控制关系建立机制,提出了指挥控制关系建立的三个适应性原则指标:最多数量类别支援信息、最快发布速度支援
由于不断修建越来越多的桥梁工程,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为了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尽量减少质量事故的发
华北徐淮地区元古界地层中发育巨型辉绿岩(床)群,目前尚未见其侵入到年轻于寒武纪的地层.徐淮地区辉绿岩中分离出的锆石在阴极发光下具有3种不同的内部结构特征,皆属于岩浆成
为了揭示大型浅水湖泊沉积物的再悬浮强度,利用高精度分层同步采样技术,进行了太湖的悬浮物垂向分布的原位观测.结果表明,在无风浪状态下,用表层悬浮物浓度计算整个水柱的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