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支架取栓首次成功再灌注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ow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支架取栓术首次成功再灌注(FPR)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首次支架取栓后闭塞血管再通程度是否达到改良溶栓治疗脑梗死(mTICI)血流分级2c/3级且无需补救措施,将患者分为FPR组和非FPR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FPR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15例患者,其中FPR组61例(28.4%),非FPR组154例(71.6%).单因素分析显示,FPR组患者平均穿刺至再通时间、90 d良好预后率均优于非FP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OR=0.387,95%CI=0.180~0.834,P=0.015)、术前静脉溶栓(OR =0.410,95% CI=0.214~0.787,P=0.007)、取栓过程中使用中间导管(OR=0.405,95%CI=0.209~0.787,P=0.008)是FP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FPR与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临床良好预后相关.支架取栓过程中大脑中动脉闭塞、使用中间导管及术前行静脉溶栓,会增加FPR可能性.
其他文献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诊断周围型肺癌技术目前已成熟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但该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无法在操作过程中完成实时监测、反复扫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辐射损伤等.近年来,CT电磁导航系统辅助下经皮诊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显著提高了诊疗的质量与水平,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其在经皮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初步验证,尤其适用于初学者使用,练习肺穿刺技术.为了进一步优化国产电磁导航系统技术的操作规范,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上海市抗癌协会实体肿瘤聚焦诊疗专委会电磁导航技术
目的:通过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血流限制联合抗阻训练观察其对偏瘫侧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抗阻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血流限制;训练前及训练8周后,采用徒手肌力量表(MMT)评估下肢肌力,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的下肢部分(FMA-LE)评估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平衡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
目的:分析缩短术前禁饮禁食时间对骨科择期手术的影响.方法:抽取骨伤科择期手术患者86例,按照奇数、偶数分组,分成对照组(奇数)和试验组(偶数),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术前禁饮禁食方式,试验组则予以缩短术前禁饮禁食时间方式,根据患者的手术安排时间,术前分时段给予葡萄糖固体饮料冲服,对比两组主观感受、术中误吸、术后恶心呕吐情况及术前1h与术后1h的血糖值.结果:试验组术前主观感受(口渴、饥饿)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前1 h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蜂蜜联合无损伤包扎法对新生儿枕部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的仰加圭转诊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98例新生儿共116处枕部压力性损伤,采用随机分组进入常规治疗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操作流程为:常规清创后采用0.5%碘伏溶液消毒创面,待干,再无菌生理盐水擦洗创面,待干,后随机进入常规治疗组给予Betadine软膏(含10%聚维酮+1%有效碘)敷料盖于创面;或进入观察组给予蜂蜜涂于创面,然后用无损伤包扎法.两组治疗期间均结合全身综合护理,治疗3
目的:研究延续赋能教育结合专病一体化随访干预对炎性反应性肠病患者疗效及IBDQ评分、SCL-90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炎性反应性肠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延续赋能教育结合专病一体化随访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延续赋能教育干预,两组患者的干预时间均为12 w.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疾病复发情况、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IBDQ评分、SCL-90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收治的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106例,应用改良MEWS量表和APACHEⅡ量表评估患者病情,记录患者转入ICU率,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EWS量表、A-PACHEⅡ量表在急诊急症患者转入ICU率中的预测价值.结果:106例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转入ICU率为26.42%(28/106),随着MEW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增加,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