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间歇照射辅助三联法对小儿黄疸症状的改善效果观察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蓝光间歇照射辅助三联法对小儿黄疸症状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将纳入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蓝光连续照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蓝光间歇照射辅助三联法的治疗方式。结果:两组患儿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更好;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良好;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蓝光间歇照射辅助三联法具有很好的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功能,可使治疗疗效得到有效提升,并且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通关藤对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出现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昆明市儿童医院住院的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发生口腔粘膜溃疡的56例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通关藤组34例(治疗组),生理盐水加康复新漱口组22例(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消癌平胶囊口服,2~3岁,每次1粒,一日三次,3~7岁每次2粒,一日两次,7~12岁每次2粒,一日三次,12岁以上每次3粒一日三次,疗程7~10天,对照组则为康复新和生理盐水漱口,比较两组患儿化疗后口腔黏膜溃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明
媒介融合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媒体,还有我们的文化表达以及沟通方式。这不再是“转变思维方式”的问题,而是“掌握媒介发展规律”的问题。基于此,我们从人与媒介的融合视角出发,重新讨论被传统媒体忽视的媒介生态的解构、媒体用户的角色转向、媒介效果与功能的进路,来重新认识媒介融合。未来的媒体融合价值体现应该体现在一方面是媒体自身的内容生产者与内容生产协调者角色的融合;另一方面,与用户增加纵深的关系价值或者说是横向的情感共振价值,协同文化形态和信息形态的社会平衡而不是一味地基于新型平台语法系统或者说它的表意系统逻辑关系,
目的:分析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本院接收的42例新生儿黄疸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做分组后,其中甲组患儿实施蓝光照射干预,乙组21例甲组的基础上实施的是白蛋白静脉滴注方式治疗,两组案例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黄疸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数据资料分析可知差异明显。乙组的TBIL、DBIL、IBIL等治疗低于甲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不良反应情况,乙组的不良反应2例,甲组的不良反应例数是4例,换言之,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