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Kil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项目化设计,阐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计步骤和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 水工混凝土结构 工作过程 项目化教学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该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专业技能的形成为目标,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也必须树立基于职业岗位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观念,采用适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而项目化教学就是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紧密联系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将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设计成专业技能训练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1.1 课程性质
  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水利工程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以工程力学基础、工程制图、建筑材料与检测等课程为前导课程,其后续课程为水闸设计与施工、重力坝设计与施工、顶岗实习等。
  1.2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进行常用水工混凝土结构构件(梁、板、柱等)的结构设计,识读与绘制结构施工图。主要依据力学基本原理和大量的试验基础建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一定的构造规定加以规范和完善,该课程实践性较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与概预算、水工建筑物的维护与管理、水利行业相关职业证书的获取等专业活动中,具备必备的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配筋计算原理、能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很好地按图施工。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2.1 设计理念
  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打破原有的传统授课章节概念,根据水利工程特点和“必须、够用”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根据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要求确定知识、技能、态度目标。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首先,邀请本专业领域的企业和行业专家,对相关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人员的有关工作和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的调研,再确定课程内容和工作项目;其次,对所确定的工作项目进行分解和细化,以获得每个工作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确定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最后,再与专家们一起讨论所设置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是否满足了实际工程需要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同时对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进行评判和鉴定,检验学生掌握的各项能力是否达到工程实际要求。
  2.2 项目化工作过程设计
  按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对课程进行归纳和整合,有针对性地组织并实施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设计。本课程通过大量的实践调研,选取工程实际中的结构构件梁、板、柱等为载体,将课程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进行整合,设计了6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渐进的成长规律分成若干个基本工作过程的任务。见表1。
  将该学习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工作任务,对应地提出具体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以项目1为例,该项目分为4个学习任务,要求达到6个知识目标、4个能力目标和5个素质目标,具体如表2。
  3 课程教学的实施
  在课堂组织教学上,按照教学方案的设计,采取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以工作过程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分项目完成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各项目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现场实际工程录像、图片等资源,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实施教学,基本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组织与实施,下面以学习项目1中的任务1中预备知识(表3)为例。
  4 考核评价
  项目化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考核评价,其特点是将能力、素质、知识的考核融入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本课程的考核标准参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二级建造师),有利于有效培养学生的应职能力,推进“双证书”制,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既能激励学生、促进教学的改革发展,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课程考核成绩组成见表4,表5;其中过程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结果性评价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过程性评价以项目为单元来进行。每个项目成绩都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考核依据是提交的成果、作业、平时表现等。
  5 结语
  (1)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法有效地建立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通过项目的教学形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内容一般均来自实践,并涉及尽可能多的知识点,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团队精神、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职业能力,使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工程实践第一线的工作需要。
其他文献
课堂管理就是所有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保证,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方面.从教四年来,在教学管理中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和失败,在经过沉痛的思索之后,摸索着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最后终于形成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办法,保证了教学质量,融洽了师生关系。
摘要对于技校学生而言,由于平时在个人技能上所付出的时间过多,在文化课上的知识基础就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传统的教学法在技校课堂上总是难有成效,而交际教学法提倡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近年来在技校英语课堂中被广泛地运用。本文探讨了交际教学法的基本特点,并结合了一些具体的实例来阐述交际教学法在技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1文献标识码:A    English Communicati
本文在对赏识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阐述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具体方法及策略。
文章旨在考察博喻建构篇章连接的神经学基础.隐喻的神经理论认为,主观经验和感觉运动经验的并存连接同时激活了对应神经元的连通.而隐喻的延伸过程就是在反映情景因素的第一
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基层人才岗位能力是基层工作的需要,任职角色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村官"只有具备了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服务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