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肺静脉畸形引流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电子束CT诊断的肺静脉畸形引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电子束CT检查采用增强单层容积扫描,层厚1.5~3.0mm,扫描时间100ms.所有病例均行三维重建.20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10例尚行心血管造影检查.14例有手术资料对照.结果在14例有手术对照的病例中,电子束CT对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定性及定位诊断符合13例,部
【机 构】
:
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10003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肺静脉畸形引流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电子束CT诊断的肺静脉畸形引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电子束CT检查采用增强单层容积扫描,层厚1.5~3.0mm,扫描时间100ms.所有病例均行三维重建.20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10例尚行心血管造影检查.14例有手术资料对照.结果在14例有手术对照的病例中,电子束CT对肺静脉畸形引流的定性及定位诊断符合13例,部分符合1例;超声心动图仅诊断2例,手术对照,仅部分符合;怀疑8例,心血管造影6例中诊断4例,与手术对照完全符合,怀疑2例.未行手术治疗的6例中,电子束CT均可见肺静脉畸形引流,血管造影4例中仅有2例发现,超声心动图则均未诊断.结论电子束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肺静脉畸形引流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是肺静脉畸形引流的有效、无创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先进外科设备的不断更新,精准肝脏外科的理念处于不断优化之中.精准肝切除术不是指具体某一种手术技术或器械,它更强调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仍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的现代肝脏外科治疗理念.“手术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好,长期生存更长”应当是精准肝切除术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理念之一。
目的 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收治的55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重度混合痔患者单纯使用PPH或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定期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结果 5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 ± 10)min,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术后, 延长气管拔管时间,减少气管切开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78年至2002年12月行MG胸腺切除236例,按时间分A组:1996年12月以前手术者116例,对术后可能发生肌无力危象的高危因素病人施行预防性气管切开;B组:1997年后手术120例,对具发生危象高危因素者采用延长气管拔管时间,并对两组危象发生率及气管切开率进行比较.结果全组发生危象44例(18.
目的 报告1例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病例.方法 2003年7月1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Eisenmenger综合征女病人在全麻、中低温、全心肺转流下进行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结果手术顺利,心脏自动复跳,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出血、感染和急性排异反应,术后1 h 清醒,36 h拔除气管插管.第3d下床活动.术后30 d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各项生命指征正常,可在隔离病房内自由活动,术后50 d转普
目的 探讨BRAF激活的长链非编码RNA(BANC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56例标本中BANCR的表达情况(BANCR高表达组28例、BANCR低表达组28例),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
1986年10月至2000年12月间,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病人118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全组男78例,女40例;年龄28~78岁,平均58.7岁.临床表现有反酸87例,胸骨后和(或)上腹部、剑突后疼痛6例,恶心、反酸40例,进食梗噎感38例。
保留十二指肠和胆管的胰头全切除术(Takada法),手术难度大,在国内开展较少.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福建省漳州正兴医院和漳州市医院对5例患者(1例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2例胰管黏液性囊腺瘤伴灶性癌变,2例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施行该手术.5例患者采用Takada法切除病变,联合一期行胰管原位重建,其中胆总管探查引流1例.手术时间为210 ~ 33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500
病人女,35岁.3年前发现气短,活动后加重,症状逐渐加重,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治疗无效.查体:"三凹征"阳性,轻度发绀,桶状胸.CT示气管下段隆凸上方3 cm处1.7 cm×1.5 cm大小软组织肿块,肿块与气管左侧壁广基相连,突入腔内,管腔狭窄,最窄处仅见管腔右前方一线状透亮影,气管内壁光滑(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口插入约25cm处气管左侧壁可见表面光滑、毛细血管丰富,新生物阻塞管腔,镜身
目的 探讨精准肝脏外科理念在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58例儿童活体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供者行CT等检查,将二维影像学数据进行三维重建,评估供者肝内胆管和血管情况,并对肝左动脉和肝左静脉解剖结构进行分型,测算供者标准肝脏体积、拟切取肝脏体积和受者标准肝脏体积,模拟手术操作,制订手术方案.采取精准
腹腔镜外科学基础(FLS)项目是普通外科中第1个经过验证的操作和认知考核项目.FLS由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AGES)开发并得到美国外科医学委员会(ABS)的支持.ABS要求所有拟参加普通外科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前必须通过FLS考试.在美国,普通外科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是取得执业资格的第一步.本文回顾了FLS项目在美国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就该项目在中国推广标准化腹腔镜外科技术中的应用和获益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