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记述了龙门景区首次鸟类资源调查、分布情况,对龙门景区资源保护、生态保护具有较大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龙门景区 鸟类调查 初报
龙门景区是河南省首家世界遗产地,为了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一直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先后进行了退耕还林、伊河景观带改造等多项生态工程,这些生态保护措施,对改善景区气候、外来物种增加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变都是基础的先导因素,特别是对于景区动物资源的丰富起着巨大的诱导和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景区鸟类资源调查一直是个空白,没有系统、准确的资料和标本。为了对景区生态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自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我们对龙门景区鸟类资源特别是景区留鸟进行了调查,现汇总如下:
一、景区鸟类汇总
二、结论
(一)通过这次调查,冬季鸟类种数48种,水鸟类8种,林地鸟类40种;占洛阳市鸟类14.3%;国家二级保护4种,分别是黄腹锦鸡、黄嘴白鹭、珠颈斑鸠、雀鹰;留鸟37种,候鸟及过境鸟9种。其中留鸟数量81%,候鸟及过境鸟数量占19%;鸟类数量的丰富说明了景区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国家级野生保护鸟类的出现使景区资源保护责任更加重要;
(二)种群数量较多的有白鹭、斑嘴鸭、灰喜鹊、斑鸠、岩鸽、蜡嘴雀、燕雀、金翅雀、啄木鸟、雉鸡、喜鹊等;杂食性及食虫性鸟类占87%,食草性鸟类为13%,以植物果实、种子、草籽、鱼虾等为食的占95%以上,说明生态环境是其主要的聚居因素。
(三)加强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林相的改变,需要逐步加大阔叶树种和浆果植物的建设及配置力度;二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对于强化鸟类水源地和小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迫切,2014年我们在林区设置鸟类引水坑,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应该看到,食虫性鸟类数量的增加对林区病虫害防治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凌 秦向民主编:《洛阳鸟类图册》
[2]河南省林业厅发布的国家及河南省野生动物标本图片
[3]中国鸟类网
【关键词】:龙门景区 鸟类调查 初报
龙门景区是河南省首家世界遗产地,为了有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景区一直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先后进行了退耕还林、伊河景观带改造等多项生态工程,这些生态保护措施,对改善景区气候、外来物种增加和丰富,生物多样性改变都是基础的先导因素,特别是对于景区动物资源的丰富起着巨大的诱导和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景区鸟类资源调查一直是个空白,没有系统、准确的资料和标本。为了对景区生态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自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我们对龙门景区鸟类资源特别是景区留鸟进行了调查,现汇总如下:
一、景区鸟类汇总
二、结论
(一)通过这次调查,冬季鸟类种数48种,水鸟类8种,林地鸟类40种;占洛阳市鸟类14.3%;国家二级保护4种,分别是黄腹锦鸡、黄嘴白鹭、珠颈斑鸠、雀鹰;留鸟37种,候鸟及过境鸟9种。其中留鸟数量81%,候鸟及过境鸟数量占19%;鸟类数量的丰富说明了景区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国家级野生保护鸟类的出现使景区资源保护责任更加重要;
(二)种群数量较多的有白鹭、斑嘴鸭、灰喜鹊、斑鸠、岩鸽、蜡嘴雀、燕雀、金翅雀、啄木鸟、雉鸡、喜鹊等;杂食性及食虫性鸟类占87%,食草性鸟类为13%,以植物果实、种子、草籽、鱼虾等为食的占95%以上,说明生态环境是其主要的聚居因素。
(三)加强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是林相的改变,需要逐步加大阔叶树种和浆果植物的建设及配置力度;二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对于强化鸟类水源地和小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迫切,2014年我们在林区设置鸟类引水坑,取得了明显效果。同时应该看到,食虫性鸟类数量的增加对林区病虫害防治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凌 秦向民主编:《洛阳鸟类图册》
[2]河南省林业厅发布的国家及河南省野生动物标本图片
[3]中国鸟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