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德育工作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HU19872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诸多问题接踵而至,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我们必须根据留守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及时、有效的措施,让这些学生快乐地成长。本文就结合留守学生的特点浅谈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留守学生 德育工作 用心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1 用心沟通
  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留守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最佳教育策略。从入学起,就该为这些学生专门制订培训制度,对于其中的特殊学生,建立了全程性的跟踪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细纪录。时时关注外来学生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沟通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学习,还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在学校行为、与同学相处的方式,以及以前的学校和老师等等。同时还听取其他同学的反映并与家长交流,全面细心地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制定相应的引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确保让每个学生能够在这里健康成长。
  2 设立目标
  据调查了解,由于多数留守学生的家长忙于打工赚钱,家长与孩子思想沟通次数少,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空白;部分家长,因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子女而产生补偿心理,就“以钱代教”,无节制的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但物欲的满足,却使学生形成了思想上的“真空”;再加缺少恒定的思想教育,种种因素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基础相对薄弱,往往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所以针对这些特点,要帮助留守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要特别做好留守学生的家校联系工作,多家访,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矫正他们“以钱代教”、“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要积极做好外来学生在校思想教育工作,尽量调用一切教育途径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多沟通,多鼓励,多用个别教育,教育他们重视精神、品德的锤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 用心“浇灌”
  “关爱”是浇灌学生心灵的甘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留守学生更是如此。留守学生的心理比较早熟和不稳定。由于家长的经营活动,对于社会他们也有较多的接触,相对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在心理方面有了比一般同学更快的发展:有强烈的自尊心,观念的自主性和行为的独立性。但易自以为是,少肯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行事盲目自信、好冲动,逆反心理强。地域文化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给这些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加上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很少使用普通话,与学生交流少,使他们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作为教师,点亮他们的心灯,开启他们的心扉,责无旁贷。要在生活上、精神上多关心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感知他们的点滴成绩,以真挚的爱心去善待他们,多给他们提供展示特长,施展才华的舞台。
  4 营造氛围
  努力为“留守学生”营造温馨的班集体,给学生以归属感,凝聚全班同学,以心换心,用爱温暖他们。由于父母经商,工作流动性较强,所以他们往往易产生对班集体冷漠的情绪,集体荣誉感不强。作为班主任要丰富集体活动,经常开展诸如“说说自己家乡”、“格言激励”等活动,使整个集体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要充分利用外来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活动能力强,见多识广、不易怯场等优势,鼓励他们参与活动,并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且及时给与集体舆论的表扬与肯定,从而增强留守学生对集体的感情,养成较强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5 培养习惯
  习惯是人在生活中缓慢形成的较为固定不变的行为和倾向。早期形成的好习惯对今后身心发展起催化作用,早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会对今后身心发展起着巨大阻碍作用。留守学生由于家长素质比较低,学前教育基本空白,义务教育基础差。他们上课静不下,坐不住,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放学回家由于无做作业的条件、环境、氛围,造成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等不良习惯,这种行为习惯上的许多低起点给学校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带来矫正性教育的难度。
  6 “因才”评价
  为了充分调动外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因才”评价,就像“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多一份尊重,学生就会在评价中多找回一份自信;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点激励,学生就会多一股学习的动力!不同的评价方式,均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性原则。它让学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得到了前进的动力。
  我们必须认识到外来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由此产生的德育问题也有他的特殊性。作为教师,我们不能逃避,不能埋怨,更不能置之不理。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让其快乐成长,因为这些飘扬的“蒲公英”也该有自己的春天,这些孤单的“鸟”也该有自己温馨的家。
其他文献
摘要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来看,但凡世界经济强国,无不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劳动力大军。铸造一支高素质的劳动队伍,是中国保持经济增长的又一新动力,也是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探索如何解决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来看,但凡世界经济强国,无不拥有一支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
摘要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法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方法指导教研工作。文章提出,“解放思想,树立新时期教研价值观;实事求是,提高专业品性;密切联系教师,重建教研文化;注重全面性,提高研究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五个方面来提高教研引领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思维方法 教研引领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新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多次强调,他们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达到全面育人,乃是研究课堂教学优化的宗旨。然而优化课堂教学其关键是优化处在特定位置上的教师课堂角色。而这种角色的扮演的成功率,往往影响或决定着学生文化的创构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课堂角色的优化已具有战略性意义。  关键词课堂角色 主导态 角色期望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1 导学角色的涵义  导学是特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引导、指导、主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个全球性的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逐渐认识到:一切教育改革成败与否都离不开“教师”这一关键因素,加强对教师问题的研究,重视教师教育,提高师资质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中学体育教师当前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是目前中学体育教育发展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关键
目的和意义: 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方法探讨正常小肠壁强化的达峰时间,评估不同重建间隔对小肠肿瘤检测的价值,总结各类肿瘤的CT小肠造影表现及诊断价值,评价CT小肠造影和双气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指借鉴游戏的设疑、挑战、自主等理念,把教学目标隐蔽于游戏活动中。根据学习者的特征以及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从而使学习者在放松的状态下,从乐趣中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和陶冶情操。这里的教学游戏是指具有比较广泛意义上的寓教于乐之中的电子游戏、传统教学中的游戏(如学生的活动游戏)或者是两者兼有的游戏(即基于电子游戏的一种教学游戏活动等)。从而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
摘要精神性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学生的精神性是教育的使命。但教育中存在着精神性的缺失。建构学生的精神性,在去除规训化的基础上观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达到知识与精神的内在统一;在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种意义上展开教育,促进学生自由的精神创造。  关键词生命 精神性 生活 自由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人不仅是物质性存在,更是精神性
摘要针对新时期中职学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笔者深入进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现状调查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中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职学生思想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为了有针对性地在中职学生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对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做到有的放矢,使工作取得实效,笔者在本校中职学生中开展了“中职学生思想教育现状”的专题调查。  1 调查对象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