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陶瓷面砖设计的新趋向

来源 :佛山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17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人们已不满足于传统陶瓷面砖图案的单一设计,因此面砖设计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价值取向。陶艺与情趣性的结合体现了当今瓷砖文化的新要求,即陶瓷面砖不但有陶艺的设计感,又具有情趣性、精神愉悦的功能。本文以笔者参加陶瓷面砖设计大赛的切身感受,以及部分优秀获奖作品为例,浅谈现代陶瓷面砖设计的新趋向。
  关键词:陶瓷面砖 设计 陶艺 情趣
  1 陶瓷面砖文化概述
  
   瓷砖属于建筑陶瓷,是目前家庭使用较多的装饰材料之一,常用于厨房、卫生间、墙壁和地面等。近年来,随着陶艺的发展,陶瓷面砖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得以拓展,并产生了一种新兴的陶艺装饰材料。笔者认为,陶瓷面砖是否依托陶艺发展而来还不能确定,但两者有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现代装饰文化的发展,两者将结合得更加紧密,陶瓷面砖在建筑领域和环境艺术领域拥有广阔的前景。
  
  2 陶瓷面砖设计中“陶艺与情趣性的结合”
  
   过去陶瓷面砖仅以光洁度作为评价标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雅、舒适的室内外装饰不仅方便生活,更体现出深层的文化内涵[1],陶艺与情趣性的结合成为陶瓷面砖设计的新趋势。
  2.1打破传统陶瓷面砖的设计
   传统的陶瓷面砖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装饰风格为规规整整、光滑明亮、色彩单调等[2]。陶瓷面砖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是掩盖水泥、红砖的墙壁,以及方便清洁,随后又盲目跟从西方现代风格和模仿中外古典风格[3]。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陶瓷面砖不再只是藏拙遮丑的工具,它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品。室内瓷砖的设计,体现着设计师和主人的品味和个人风格,瓷砖的运用已成为一种艺术的探索。
  2.2陶艺与情趣性的结合
   所谓陶艺与情趣性相结合,就是陶瓷面砖既有陶艺的设计感,又具有情趣性、精神愉悦的功能。陶瓷设计人员追求的是瓷砖艺术创新与建筑装饰设计的完美结合。
   瓷砖的装饰方法很多,过去大多停留在平面装饰[3]。如瓷砖上独立纹样、组合纹样、某画家的名作印于瓷砖表面,以及后期出现的浅浮雕等装饰。现今的陶瓷面砖可以当作陶艺作品来进行设计,可以是平面的、几何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变化的、造型不规则的。因此陶瓷面砖不仅是“砖”,而且是艺术品、陶艺作品。其实,消费者早已在瓷砖装饰方面寻求趣味性,如瓷砖贴纸等。为打破瓷砖的统一性、单调性,选择个人喜欢的贴纸图案贴于瓷砖上,不仅丰富了瓷砖墙面的装饰效果,还增添了人们对生活的情趣性。但贴纸过于简单,要获得趣味性,就不能只是简单的赏心悦目,应该和消费者产生互动,这就要求所设计的瓷砖是灵动的、可变化的,使消费者能在其中寻找到更多的乐趣,这就是陶瓷面砖设计中的情趣性。要做到陶艺与情绪性相结合,就要求在瓷砖的造型设计上有所突破,在使用功能方面交互设计,然后进行实践性的尝试。
  2.2“陶艺与情趣性结合”作品赏析
   图1《扭扣艺术墙面砖设计》是笔者于2011年3月参加“金陶杯——第二届世界建筑陶瓷装饰艺术设计大赛”时,以“陶艺与情趣性的结合”为设计理念创作的陶瓷面砖设计作品。
   本套艺术陶瓷墙面砖设计打破了传统面砖单一的形式,采用组合式的构成,单块面砖分成两个部分,可以随心所欲地自由搭配组合形式。内砖可自由旋转、前后伸缩、翻转换色,让整个面砖墙面产生独一无二的组合形式,满足人们对个性的追求。同时,可根据自己的心情、喜好随时改变墙面的搭配组合方式,使面砖墙产生丰富的图案变化,让面砖更具趣味性、灵活性。
   瓷砖的使用并非一定是大面积的铺陈,可以只为增添情调和趣味而进行点缀,可以获得别具一格的空间效果(如图2所示),现代陶瓷面砖设计追求的装饰性、文化性、趣味性更注重于它的使用性,即有多种功能的结合,具有综合性的使用价值。
   大赛中入围的其他作品,更加完整地展现了现代陶瓷面砖设计的新趋向,体现的是新锐设计师们对陶瓷面砖设计的新感悟、新突破、新趋势。图3的设计亮点在于体现了汉文化特点,设计师把汉砖的边饰立体化并用于空间装饰。所有的陶瓷面砖可以自由安装,不仅可以叠放成装饰墙,还可以根据主人需求组合成陶瓷家具,做到了陶艺与情趣性的结合。
   图4是一款可以自由组合安装的肌理瓷砖,在游泳池地面上使用还可以起到按摩足底的作用,是一件功能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优秀作品。
   对于情趣性的追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变化陶瓷面砖的造型,赋予了以往普通陶瓷面砖所不具有的审美价值和存在价值。图5的作品名为《绿意》,作品的重点在于让生冷的瓷砖墙壁变得有生机,将植物移入陶瓷制成的带有凹槽的面砖内,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给整个房间增添了情趣,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功能上都有创新性。
  
  
  4 对陶瓷面砖发展的展望
  
   优秀的陶瓷面砖设计作品,可以体现其艺术性、市场性、前瞻性,浸透中华文化元素并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陶瓷材料与陶瓷工艺技术的有机融合,陶瓷装饰艺术与环境美学的有机统一,赋予了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创新的灵感和生命力。优秀的陶瓷面砖设计作品不仅代表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熟,而且会引导未来市场消费的信号。陶瓷面砖的设计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陶艺与情趣性的结合”也会有新的更好的诠释,所以这对陶瓷面砖的设计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位消费者在购买陶瓷面砖的时候,同时也在编织自己美好的梦想,而给于他们这样机会的是瓷砖的设计师们,设计陶瓷面砖就是为普罗大众设计梦想,相信这样有意义而美好的事业,会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炫丽。
  参考文献
  [1] 曹瑞忻.人文资源的价值创新——谈家居中陶瓷面砖的铺设设计[J].
   中国陶瓷工业,2004(4):32-33.
  [2] 喻斐,洪震颐,陈永春.建筑装饰中的瓷砖艺术[J].陶瓷研究,
  2008,(4):87-88.
  [3] 喻斐,方娟,洪震颐.现代瓷砖的造型艺术设计[J].佛山陶瓷,2010
  (2):45-46.
  
其他文献
关于陶艺中的“古铜釉”能否应用于  建陶生产的答疑    问:在石湾传统陶瓷工艺中,有一种俗称叫“古铜釉”的金釉属,多用于雕塑、器皿的装饰,请问这种金属釉与目前仿古砖应用的金属釉有何不同,能否应用于建筑陶瓷生产中?  答:铜红釉(红均釉)、裂纹釉、结晶釉、金砂釉(铁结晶釉)、古铜釉等都是石湾传统陶瓷工艺的著名陶釉品种,其中以红均釉演变而成的“七色窑变”最为名贵。  “古铜釉”顾名思义,其装饰的外观
期刊
一种利用建筑卫生陶瓷冷加工废渣生产多孔砖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建筑卫生陶瓷冷加工废渣生产多孔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将建筑卫生陶瓷制品冷加工产生的液体与固体混合废弃物经过脱水、均化,从而获得固体废渣;按一定比例要求添加的粘土、长石(或含长石的岩石)、碳酸盐矿物,放入球磨机中加工成适合细度的浆料,再次经过脱水,掺入颗粒状的废瓷坯,然后采用塑性成形或者半干压成形的方法,获得需要的板状或者块状
期刊
摘要 本实验用传统固相法合成了B2O3掺杂的ZnO-TiO2系微波介质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和微波介电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烧结行为、显微结构和介电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试样掺杂4wt%B2O3,可使ZnO-TiO2陶瓷的烧结温度从1100℃降到900℃。试样在900℃下烧结2h、掺杂4wt%B2O3,在6~8GHz测试频率下试样的介电性能为:εγ≈26、Qf≈19500、τf≈
期刊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真空开关管壳材料的发展现状,叙述了降低90瓷烧结温度、改善其性能的措施,并对90瓷将逐步取代95瓷,成为真空开关管壳的主要材料作了展望。  关键词 真空开关管壳,氧化铝瓷,烧成温度    1引言    真空开关管属于真空电子器件中的无源真空器件,是电力开关的核心部件[1]。真空开关管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线路中能量的输送,以及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保护电力系统。早期真空开关管壳一直使用玻璃
期刊
摘要 彩陶这种古老的艺术样式,其图案组织和表现手法都是一种卓绝的创造。其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元素之间的组织与表现方式,并从其大量的图形样式及结构中,归纳出它们所构成的形式美的一些基本手法及规则,例如:对比与和谐、比例与视觉重心、均衡与秩序、填充与空白、双关与多效法等。  关键词 彩陶,形式美,艺术法则    1前 言    艺术品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可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
期刊
一种陶瓷辊道窑节能系统  一种陶瓷辊道窑节能系统,浆罐内部安装有搅拌器以及设置有蒸汽热交换盘管;浆罐通过输燃料管道与燃烧器连接;安装在辊道窑侧墙的侧墙管和安装在辊道窑冷却段的蒸汽盘管与蒸汽连通管连接,蒸汽连通管与浆罐内的蒸汽热交换盘管入水口连接,蒸汽热交换盘管的出水口通过水泵与安装在辊道窑冷却段的蒸汽盘管连接形成水循环换热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节约燃料费用30%以上;既回收余热,节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刘传、庄稼等陶艺大师以及国外雕塑大师的创作心得体会,谈了笔者对石湾陶艺创作中传情的理解与体会。  关键词 石湾陶艺,传情,刘传,庄稼    佛山是一座具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石湾陶塑以人物的塑造最为突出,俗称石湾公仔。人物塑造素以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而著称,不同人物、不同形象、不同性格均能细致刻画。因此具有仪态万千、引人入性的艺术效果。  刘传大师在《论传神》中,对于艺术情节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陶瓷工艺为切入点,通过烧成工艺在现代陶艺中的审美体现来说明烧成对于陶艺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反映出烧成在现代陶艺中的独立价值。  关键词现代陶艺,陶瓷烧成    1引 言    从距今四、五十万年的北京周口店遗址的考证中可发现,原始人类很早就具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面对这神奇的自然力量,先民们从对自然的迷惑、畏惧及崇拜发展到逐渐掌握火的使用——用火煮食、取暖、照明、狩猎、驱兽、制陶等。
期刊
关于窑头抽烟斗内产生“滴水”缺陷的答疑  问:我厂生产仿古砖,自去年12月天气变冷以来,窑炉产生落脏和滴水的缺陷就多了起来,最初还只是白色粉末状“落脏”,后来变成了黄褐色印状的“滴水”。早期出现落脏时,我们就采用定期敲打抽斗外壁和用压缩空气吹抽斗内壁的方法去处理,这些方法可以管用几天,有效地控制落脏缺陷率。然而现在是在抽斗内产生滴水状的情况,而且难以控制,数量占到了6%到10%左右,而且有增多的势
期刊
关于干法造粒工艺在陶瓷行业应用的答疑    问:从长远角度来看,墙地砖干法造粒工艺对节能减排具有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干法制粉一直未能在行业中得到推广应用,请问主要是什么原因?有哪些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答:由于干法制粉可以免去球磨加工(采用其他干式粉碎)、喷雾干燥等工序,因此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和劳动力,从节能减排角度上讲,确实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完全符合行业未来的发展需求。  干法造粒技术早在上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