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中招复习备考策略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4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从事初中毕业班历史教学工作,在组织学生复习备考时笔者发现,全国各地中招试卷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多年来大都侧重考查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些题分值不多,大都难度不大,学生只要基础知识牢固,一般都能轻松得出答案。如下面几道历史题:
  例1 (2012·湖南怀化)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例2 (2012·湖南株洲)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有一部医书收入了药物1892种,收入药方11096个,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它是以下哪一部医书(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第一题四个选项考查四大发明知识,但学生只要知道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即可得到正确答案,答案为C;第二题考查医学成就,考生只要知道《本草纲目》是明朝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即可,答案为C。此类中招试题直问直答,考查的范围和难度都不算大。
  但也有一些试题时间跨度大、考查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如下面一道中招试题:
  例3 (2012·山东济宁)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
  ①苏轼 ②汤显祖 ③辛弃疾 ④屈原 ⑤李清照 ⑥曹雪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该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相关知识。要得到正确的答案,学生首先要熟知:苏轼是北宋著名词作家、汤显祖是明朝著名戏剧家、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作家、屈原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李清照是两宋之交的著名女词人、曹雪芹是清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同时还必须对中国朝代先后顺序了如指掌。答案为B。
  中国古代史考试范围侧重青铜艺术、数学医学、科技著作、四大发明、伟大工程、文字演变、思想宗教、文学史学、艺术成就等方面的内容。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此部分内容?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快捷轻松地解决上述类似考题?本人在多年教学工作中经反复推敲、思考,创制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知识速查表》。该表以类别为经,以朝代为纬,将重要考点置于表中,方便学生查阅。这里仅以夏商至秦汉时期部分内容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此表有许多空白处,使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完善表中内容。如受表格空间限制,战国的伟大工程只有“都江堰”三字,应在其前空白处补充其修建地点、组织修建者、主要功能等内容;思想方面只有各个思想家的姓名,应补充这些人的籍贯、国别、主要思想主张(尤其是孔子的思想主张)、对今天的影响等内容;等等。总之,要充分利用表内空间补充有用信息,最终达到一表在手,作答中国古代史试题无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预防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关产时发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初产妇192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97例和对照组(C组)95例。
讨论了以Solidworks为平台,对CA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必要性.介绍了利用Visual Basic高级程序语言对其进行二次开发的一般方法,该方法避开了开发中的难点,减少了工作量,对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基本地理素养的培养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在高二文科班地理教学中,我设计了“用所学知识测经纬度”的地理实践课。在这次活
目的探讨重症早期预警护理对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病情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西分院收治的HF
以施工合同为基础,对工程索赔过程中造价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索赔工作的方法,解决了困扰施工企业索赔难的问题,并指出索赔工作关系着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应把索赔工作贯穿于
针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理论与经验的关系,强调了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各种等级的划分和经济性,阐述了房屋建筑和岩土工程详勘的目的和任务,以使勘察成果能更
17世纪蒙古史家以成吉思汗--忽必烈系为正统,而否定异系,即成吉思汗其他子孙后裔、诸弟及其后裔.<元朝秘史>、拉施特<史集>等早期文献记载了不少有关成吉思汗与诸弟哈撒儿、
研究了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的属性,从风险定义和风险属性的角度概括了工程项目招标风险的特征,提出了预防或减少招投标各方风险的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