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阐述现阶段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对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生活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0.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被赋予了新的教学意义,贴近生活教学模式愈来愈得到教育学者的热点关注。现阶段,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距离理想生活化要求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贴近生活教学顺利展开,务必要强化生活化教学力度,不断展开生活化教学理论研究。
1.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目前我国教学理念正不断由应是教育朝素质教育转变。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性,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1.2转换学生学习方式
丰富多元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教学知识有效获取、运用。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转换学生进行反思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肯定自身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一方面明确自身不足,进行及时改正,为日后思想政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1.3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全面探讨、认识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等为教学任务,重要作用于构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应用,打破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学生依赖教师的习惯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新人才。
2.现阶段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和谐
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和谐,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全面掌控教学进度,教授给学生系统的思想政治知识,长时间的“教为主,学为辅”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教师与学生分别处于优劣势位置,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寡言”,师生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学创新不足[2]。
2.2生活化教学案例选取缺乏针对性
生活化教学案例选取缺乏针对性,贴近生活思想政治教学未能合理地从学生切身实际中切入,一些课堂情景的创设与学生生活逻辑不相符。好比在《文化生活·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大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经多媒体展现于学生面前,希望通过生动美妙的音乐加深学生的体验认识。然后,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他们通常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音乐“不求甚解”,只会产生一头雾水,更谈不上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了[3]。
2.3生活化教学方法、目标不明确
生活化教学方法、目标不明确,传统教学观念里,学生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是属于分割关系,这一结果使得学生难以有效地在生活中学习、体验知识与生活。现阶段,生活化教学确实在各个学校不断展开,然而受高考升学压力影响,课堂教学引入生活案例,通常也只是单纯的作用于知识理论教授,不注重学生实际的真实情感体验。
3.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引入生活化案例,事先准备课堂授课章节时,要考虑到怎样讲解教材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4]。
3.2展开合作交流,融入创新意识
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必须注重师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个思想政治生活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发表交换各自的意见看法,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身学习自信心。培养具备宏观把握能力的创新型人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亦是开展科教新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师一方面要授予学生基础知识,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融入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宏观把握能力。
3.3重视社会生活体验
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那样往往乏味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就大大折扣。教师可以将课内外的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更深一步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课堂上的问题,重视社会生活体验,耐心指引学生发表自身的见解,通过社会生活中问题讨论,再次让学生回顾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提升自身宏观把握能力[5]。
4.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源于生活,同时要回归于生活。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思想政治课必将面临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师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论结合现实,不断专研出接受挑战的方法,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继艳,李静.新课标下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报,2012,(05).
[2]刘向辉,刘卫智.“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走向教育”一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再审视教[J].教育导刊,2012,(02).
[3]黄立杰.教学之源在生活——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杂志,2007,(01).
[4]林玉忠.思想政治课凸显生活逻辑课堂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5]朗雪鹰.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1,(09).
【关键词】生活模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0.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深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被赋予了新的教学意义,贴近生活教学模式愈来愈得到教育学者的热点关注。现阶段,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距离理想生活化要求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为了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贴近生活教学顺利展开,务必要强化生活化教学力度,不断展开生活化教学理论研究。
1.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目前我国教学理念正不断由应是教育朝素质教育转变。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性,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1.2转换学生学习方式
丰富多元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教学知识有效获取、运用。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转换学生进行反思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肯定自身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一方面明确自身不足,进行及时改正,为日后思想政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1.3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全面探讨、认识人类思想发展历程等为教学任务,重要作用于构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应用,打破课堂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学生依赖教师的习惯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全面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出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新人才。
2.现阶段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和谐
教学中师生关系不和谐,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课堂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师全面掌控教学进度,教授给学生系统的思想政治知识,长时间的“教为主,学为辅”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教师与学生分别处于优劣势位置,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寡言”,师生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学创新不足[2]。
2.2生活化教学案例选取缺乏针对性
生活化教学案例选取缺乏针对性,贴近生活思想政治教学未能合理地从学生切身实际中切入,一些课堂情景的创设与学生生活逻辑不相符。好比在《文化生活·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大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经多媒体展现于学生面前,希望通过生动美妙的音乐加深学生的体验认识。然后,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他们通常对这些突如其来的音乐“不求甚解”,只会产生一头雾水,更谈不上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了[3]。
2.3生活化教学方法、目标不明确
生活化教学方法、目标不明确,传统教学观念里,学生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是属于分割关系,这一结果使得学生难以有效地在生活中学习、体验知识与生活。现阶段,生活化教学确实在各个学校不断展开,然而受高考升学压力影响,课堂教学引入生活案例,通常也只是单纯的作用于知识理论教授,不注重学生实际的真实情感体验。
3.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引入生活化案例,事先准备课堂授课章节时,要考虑到怎样讲解教材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4]。
3.2展开合作交流,融入创新意识
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必须注重师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方法,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可以由教师提出一个思想政治生活问题,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发表交换各自的意见看法,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提升自身学习自信心。培养具备宏观把握能力的创新型人生,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目标,亦是开展科教新国战略的重要内容。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师一方面要授予学生基础知识,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融入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宏观把握能力。
3.3重视社会生活体验
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那样往往乏味枯燥,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效果也就大大折扣。教师可以将课内外的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更深一步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课堂上的问题,重视社会生活体验,耐心指引学生发表自身的见解,通过社会生活中问题讨论,再次让学生回顾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提升自身宏观把握能力[5]。
4.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知识源于生活,同时要回归于生活。贴近生活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思想政治课必将面临诸多挑战,思想政治教师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论结合现实,不断专研出接受挑战的方法,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继艳,李静.新课标下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探究[J].通化师范学院报,2012,(05).
[2]刘向辉,刘卫智.“教育回归生活”与“生活走向教育”一生活与教育关系的再审视教[J].教育导刊,2012,(02).
[3]黄立杰.教学之源在生活——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J].读与写杂志,2007,(01).
[4]林玉忠.思想政治课凸显生活逻辑课堂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5]朗雪鹰.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