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是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市场调查与研究》教学改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文章介绍了《市场调查与研究》课程利用天空教室的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的网络课程,并且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应用,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研究;天空教室;网络平台;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12-103-02
《市场调查与研究》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各高校经管专业通设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了解市场、把握消费者的基本能力。所以,《市场调查与研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上非常强调对学生实际调研能力的培养。
一、市场调查与研究的教学导向和方法
所谓应用型课程,是指相对于在教学中更侧重知识学习和理论分析的理论型课程而言的,更加强调对理论的实际运用。但是,应用却又必须根植于学生对理论的全面掌握上,否则就如同空中楼阁。所以市场调查与研究课程的教学导向上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学生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强调“做什么”和“怎么做”。
在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上,则应该着重突出其实践性,通过组织学生模拟以及真实参与市场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案例讨论,并且对学生进行分组项目研究,并考虑还要在后续教学环节中引入上机实训等环节。
但是,以上的教学改革尝试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如:
1、大课堂案例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搭便车、混学分的现象无法有效杜绝;
2、教师对学生无法进行实时指导,特别是在分组项目研究过程中,除了课内有限的时间之外,学生缺乏与教师实时沟通的平台;
3、教学工作效率不高。受限于师生比例,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全部作业进行批改,也就无法依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调整教学内容;
4、有限的课程讲授时间限制了教学进程,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进度和范围等。
所以,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已经尝试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将有限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无限的网络资源结合起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二、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考虑到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成长性,笔者所在教学团队选择了由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天空教室来搭建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网络课程已经包含的功能模块有:
1、课程介绍及教学大纲。这两个模块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认识。
2、课件。这个模块能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模块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网络资源。这个模块包括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和案例资料。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视频观看和案例学习,并且完成案例讨论。这样就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作业。本课程的全部作业都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和回收的,作业批改也能在网上进行。而且,天空教室能由教师指定优秀作业进行网上展示,还能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这样一方面能增加学生使用网络课堂的频率,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师生网络交流的机会。另外,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以及具体成绩,作业粘贴比例等详细数据,网络平台都可以实时统计,这就为教师全面掌握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5、讨论题。这个模块被教师当作小组项目展示和讨论的平台,将课堂分组的项目进展上传到这个平台,学生自主参与讨论,保持与课程进展的一致性。
6、教学档案和问卷调查。天空教室不仅能对教师的开课情况进行记录,还允许教师发布问卷,并能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时统计,这样课程结束时,教师不仅能获得一份详细的教学数据,还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从而在后续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教学效果调查
《市场调查与研究》课程在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后进行了一个教学周期的实践。根据教学档案的数据,本课程网络课堂选课人数达到86人,占实际选课人数(92人)的93%。网络课堂发布了五章作业(共十四题)供学生选做,除两人因技术问题提交纸质作业外,其余85人全部提交过至少两次作业。
另外,网络课堂平台在学期邻近结束发布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调查。总共有57人次参与了本次调查,占选课人数的66%,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基本情况统计
(1)性别
样本性别分布为:35%的男性,65%的女性。网络课堂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男生的使用频率是明显低于女生的,这也反映在问卷调查的参与度上。
(2)上网时间
样本中63%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不足3小时,33%的学生每天上网3~6小时,只有极少数学生(约4%)上网超过6小时。学生的上网时间完全保证了网络课堂使用的基本条件。
(3)上网目的
学生在这个选项的分布上比较零散,但查资料和看新闻的居多,分别占到26%和15%,而用于学习的只有8%。所以,通过网络课堂引导学生的网络使用还是有一定必要性。
2、课程使用状况
(1)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采用7级评比量表,结果显示约25%的学生表示很满意,66%表示满意,约9%的学生为一般。统计结果中没有不满意的学生。所以,整体来看,本课程的满意度水平较高,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表示满意。
(2)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网络提交作业方式,以及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沟通,这三个环节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评价。其中,超过60%的学生认同网络平台比较有用,接近50%的学生认为网络提交作业的方式可行,还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能加强与授课教师的沟通。
(3)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改进意见。学生普遍认为“课件与教案”和“立体化资源”为最有用的网络模块,比例分别为39%和53%。超过70%的学生认为“分组项目研究”的教学方法很有用。多数学生认为“互动设计”和“实践性环节”是课程后续需要持续改进的,比例分别为28%和31%。
另外,因为本教学周期的学校层面的教学效果测评还没有完成,所以我们无法对两个渠道的教学效果果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但是从目前的初步调查来看,《市场调查与研究》的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网络教学尝试还是初步显现了效果。
四、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后续改进方向
1、网络课程内容的充实,网络教学手段的丰富
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测试”、“教学视频”、“社会评价”等模块,还需要不断充实,以确保网络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另外,网络教学平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这就要求网络教学的内容安排上,更侧重于对互动环节的设计和利用,比如:让学生上传学习资料、分享学习心得,进行网络分组项目讨论,以及互相评定学习效果等。这些环节的增加,不仅能有效推动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性,还能够作为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
当前市场调查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越来越近,统计软件的使用已经成为市场调查与研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高校针对本科教学一般推行的是Excel和SPSS这两个统计软件。本课程实践教学现在还停留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调用Excel和SPSS软件,把学生带入模型模拟的场景,为学生展示分析处理工具的阶段。未来,针对我院学生的整体水平,我们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步加入实践上机环节,把Excel和SPSS作为辅助教学软件,要求学生掌握二者的统计功能,并且使用软件完成数据分析与预测的作业和分组项目分析与报告。
五、结束语
《市场调查与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实践和改革方向必须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网络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适应了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沟通,挖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意处理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获得了能力培养的新的渠道。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市场人才。
参考文献:
[1] 汤汇道.论“干中学”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 戴仁俊.基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08).
[3] 吕雪晴 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模式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6,(02).
[4] 倪丽娟,周丽霞.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6).
[5] 曹扬.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03).
作者简介:
雷晶,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关键词:市场调查与研究;天空教室;网络平台;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0)12-103-02
《市场调查与研究》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各高校经管专业通设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了解市场、把握消费者的基本能力。所以,《市场调查与研究》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上非常强调对学生实际调研能力的培养。
一、市场调查与研究的教学导向和方法
所谓应用型课程,是指相对于在教学中更侧重知识学习和理论分析的理论型课程而言的,更加强调对理论的实际运用。但是,应用却又必须根植于学生对理论的全面掌握上,否则就如同空中楼阁。所以市场调查与研究课程的教学导向上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学生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强调“做什么”和“怎么做”。
在课程教学方法设计上,则应该着重突出其实践性,通过组织学生模拟以及真实参与市场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我们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案例讨论,并且对学生进行分组项目研究,并考虑还要在后续教学环节中引入上机实训等环节。
但是,以上的教学改革尝试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如:
1、大课堂案例讨论环节,部分学生搭便车、混学分的现象无法有效杜绝;
2、教师对学生无法进行实时指导,特别是在分组项目研究过程中,除了课内有限的时间之外,学生缺乏与教师实时沟通的平台;
3、教学工作效率不高。受限于师生比例,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全部作业进行批改,也就无法依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调整教学内容;
4、有限的课程讲授时间限制了教学进程,更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进度和范围等。
所以,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已经尝试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将有限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无限的网络资源结合起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二、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考虑到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成长性,笔者所在教学团队选择了由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天空教室来搭建本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目前,网络课程已经包含的功能模块有:
1、课程介绍及教学大纲。这两个模块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认识。
2、课件。这个模块能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模块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网络资源。这个模块包括与课程相关的视频和案例资料。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视频观看和案例学习,并且完成案例讨论。这样就为课堂教学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作业。本课程的全部作业都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和回收的,作业批改也能在网上进行。而且,天空教室能由教师指定优秀作业进行网上展示,还能让学生参与作业评价。这样一方面能增加学生使用网络课堂的频率,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师生网络交流的机会。另外,学生的作业提交情况,以及具体成绩,作业粘贴比例等详细数据,网络平台都可以实时统计,这就为教师全面掌握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5、讨论题。这个模块被教师当作小组项目展示和讨论的平台,将课堂分组的项目进展上传到这个平台,学生自主参与讨论,保持与课程进展的一致性。
6、教学档案和问卷调查。天空教室不仅能对教师的开课情况进行记录,还允许教师发布问卷,并能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实时统计,这样课程结束时,教师不仅能获得一份详细的教学数据,还能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从而在后续教学工作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三、教学效果调查
《市场调查与研究》课程在搭建了网络教学平台后进行了一个教学周期的实践。根据教学档案的数据,本课程网络课堂选课人数达到86人,占实际选课人数(92人)的93%。网络课堂发布了五章作业(共十四题)供学生选做,除两人因技术问题提交纸质作业外,其余85人全部提交过至少两次作业。
另外,网络课堂平台在学期邻近结束发布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调查。总共有57人次参与了本次调查,占选课人数的66%,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基本情况统计
(1)性别
样本性别分布为:35%的男性,65%的女性。网络课堂的统计数据也显示,男生的使用频率是明显低于女生的,这也反映在问卷调查的参与度上。
(2)上网时间
样本中63%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不足3小时,33%的学生每天上网3~6小时,只有极少数学生(约4%)上网超过6小时。学生的上网时间完全保证了网络课堂使用的基本条件。
(3)上网目的
学生在这个选项的分布上比较零散,但查资料和看新闻的居多,分别占到26%和15%,而用于学习的只有8%。所以,通过网络课堂引导学生的网络使用还是有一定必要性。
2、课程使用状况
(1)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采用7级评比量表,结果显示约25%的学生表示很满意,66%表示满意,约9%的学生为一般。统计结果中没有不满意的学生。所以,整体来看,本课程的满意度水平较高,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教学表示满意。
(2)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作用、网络提交作业方式,以及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沟通,这三个环节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评价。其中,超过60%的学生认同网络平台比较有用,接近50%的学生认为网络提交作业的方式可行,还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能加强与授课教师的沟通。
(3)课程教学方法的评价及改进意见。学生普遍认为“课件与教案”和“立体化资源”为最有用的网络模块,比例分别为39%和53%。超过70%的学生认为“分组项目研究”的教学方法很有用。多数学生认为“互动设计”和“实践性环节”是课程后续需要持续改进的,比例分别为28%和31%。
另外,因为本教学周期的学校层面的教学效果测评还没有完成,所以我们无法对两个渠道的教学效果果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但是从目前的初步调查来看,《市场调查与研究》的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网络教学尝试还是初步显现了效果。
四、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后续改进方向
1、网络课程内容的充实,网络教学手段的丰富
本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测试”、“教学视频”、“社会评价”等模块,还需要不断充实,以确保网络平台内容的丰富性。另外,网络教学平台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这就要求网络教学的内容安排上,更侧重于对互动环节的设计和利用,比如:让学生上传学习资料、分享学习心得,进行网络分组项目讨论,以及互相评定学习效果等。这些环节的增加,不仅能有效推动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积极性,还能够作为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2、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
当前市场调查教学的发展趋势是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越来越近,统计软件的使用已经成为市场调查与研究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高校针对本科教学一般推行的是Excel和SPSS这两个统计软件。本课程实践教学现在还停留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调用Excel和SPSS软件,把学生带入模型模拟的场景,为学生展示分析处理工具的阶段。未来,针对我院学生的整体水平,我们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步加入实践上机环节,把Excel和SPSS作为辅助教学软件,要求学生掌握二者的统计功能,并且使用软件完成数据分析与预测的作业和分组项目分析与报告。
五、结束语
《市场调查与研究》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实践和改革方向必须考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网络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产物,适应了现代教育思想的要求,加强了师生的互动沟通,挖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注意处理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获得了能力培养的新的渠道。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改革完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市场人才。
参考文献:
[1] 汤汇道.论“干中学”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 戴仁俊.基于教学主客体关系的网络教学平台交互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08).
[3] 吕雪晴 等.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模式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6,(02).
[4] 倪丽娟,周丽霞.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6).
[5] 曹扬.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04,(03).
作者简介:
雷晶,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