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2年10月31日~2012年11月12日,笔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参加了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的学习,本文从五个方面:1. 保持永远上升的自我提高能力。2. 对教学的真正热爱。3. 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4. 培训是提升老师能力和督促其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5. 整个学院和教师的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简单分析了NYP的老师们优异的职业操守和令人叹服的职业素质,这也是NYP教育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在职业教育的摸索前行中,该更多地从自我出发进行思考,从学生的本我和特质为基本点,而不是过多强调外因的制约。
【关 键 词】 职业素质;示范校建设;专业建设;团队合作
2012年10月31日~2012年11月12日,笔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 International,以后简称“NYP”)参加了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的学习,短短12天的收获胜过若干年的自我摸索,深刻而震撼。
短短12天,对自己头脑的巨大冲击,一直无法平息。NYP优秀同仁们的一场场鲜活的用心分享,让我们看到,在教育的改革和前行中,巨大的失落与收获的喜悦将如影随形,让倾心教育的NYP同仁们“长醉”,无法“醒来”。因为,没有什么比学生的未来因自己的努力能顺利甚至成功而更美好的事情。教育摸索中的蜕变是痛苦的,可没人放弃凤凰涅槃的幸福。正如一首歌曲中演绎:虽然没有天生一样的,但在地球上我们是一样的,尽管痛的苦的没说的,但哪有一路走来都是顺风的,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我们一定要走别人的路,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
在职业教育的摸索前行中,是否该更多地从自我出发进行思考,如何从学生的本我和特质为基本点,而不是过多地去强调外因的制约?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不同,学生有着共性,教育者也一样,我们现在感觉到的困难与焦虑,也许更多的是自我的困扰。
正如自己欣赏和喜爱的陈翼平老师在最后一堂课上所讲,将那些我们看见的和艳慕的“小红点”,如何模糊、内化,融进我们自己的“绿色”?在接下来的示范校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自己慢慢消化、汲取,然后去应用。这里只能简单记录下众多对自己冲击巨大的“小红点”之一—— NYP的老师们优异的职业操守和令人叹服的职业素质,这也是NYP的教育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保持永远上升的自我提高能力
陈翼平老师是授课教师中我最为欣赏和喜爱的一位中年女教师,她的生活经历如一本氲秀的小书,在她风趣幽默的叙述中,我看见一个敏感、不自信的少女,在NYP这个以人为本的学院里,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培训专家。专业绘画-外文-教学培训-专业教学(信息管理专业)-国际职教研修,这些完全不搭界的专业和学科,陈翼平老师可以在20年中,举重若轻,一一成功,我认为这不能简单归结为运气和机遇,个人执着的敬业精神,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深刻的爱,对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的强烈渴求,永远不放弃的超强学习能力,不正是一个优秀教师的特质吗?这也是NYP培养出学生,日后能面对激烈竞争而笑傲职场的优秀素质。
我们希望培养出面对困境,永不后退的学生,可是,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及管理中,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否真正克服了职业倦怠感?是否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的不嫌弃、不挣扎、不颓废、不放弃?在这个高速发展的E时代,面对每日扑面而至的海量新知识、新技术,是否能如初生婴孩一般,保持着对世界的无限热爱和永远的热情?接受一门新课,都要犹豫思考,怎么可能想象在几年内换4、5个专业?
陈老师不是特例,给我们授课的国际职教研修中心林俊元副主任在最后一天交流中,也简单谈了谈自己的经历,让所有同事瞠目结舌,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林主任若干次转变完全相异的专业,在成为最高级别的长期教师后,依然继续学习深造。他说:学习,继续学习,在NYP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新加坡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从NYP这些优秀的同仁身上,我感悟到真正的新加坡精神——活力、前进、永不放弃。
二、对教学的真正热爱
在《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经验分享中,陈老师用一个幽默形象的实验,让我们在笑中震惊,若学生已经成为后天型学习无助感的类型,那么改变和学习就变得非常困难,可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弃,因为,还可以用很长的时间变回第二类学生,甚至第一类。但这时就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重负了。因此,一定要努力不让学生从第一类变成第二类甚至第三类。
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说:我提出的建议和方案也常被否定,可只要是为学生好,我就会坚持下去,不过,聪明的她会换种方式,A方案不可行,OK,换B方案,B方案,还被否定吗,那么就C了。她说,“只要是对学生好的,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条路不通,那么换一条好了。”
我想,在职业教育的变革中,在没有固定模板和标准的时候,面对体系和旧规则制约时候,不要总用外因为自己找借口,应该克服自我惰性,坚持唯一的信条——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这需要教师的最基本也是最难一直坚持下来的——对教学的真正热爱。
三、培训是提升老师能力和督促其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林俊元主任的《南洋理工学院人力开发经验与NYP 》和《南洋理工学院质量框架》等,在陈老师的《教学的角度建构主义论》等经验分享中,我们若干次听到:NYP大部分教师来自企业,在任教期间,会经常参加各类培训,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有25天学院送出去的提高培训。新加坡各个企业,都有类似的条件舒适的培训。只有与企业的真正实质接触,专业课程才能不是空中楼阁,专业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学生完成学期项目和毕业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带头人。NYP在教师培训方面,远远超过国内同级别学院,个人认为,甚至超过某些重点大学,在NYP,我经常听到一句话:我们新加坡人口本来就不多,因而我们就要用最大的力量,用最适当的方式,保证每个人都能为国家所用。我们要努力做到,每个人都成为新加坡的建设者。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所学校,从上至下,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自然能动员其所有的力量,真正做大、做强。
四、整个学院和教师的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
NYP最吸引我们的是教学工厂理念,在操作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个系、每个项目经理都具有较大权力,可以自行寻找合作伙伴,在项目执行中,强调“无界化校园理念”。强化部门与学系之间的团队精神,促进资源与学系间的团队精神;促进不同学系间的项目合作及教学活动交流;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强化师生之间的专业能力;强化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在项目执行中,个人能力很重要,但教师的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亦同样无法忽视。教职员的资源共享与能力转换,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谢谢NYP这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拼搏精神、不断学习和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的老师们,他们给自己的,不仅是教学管理和教学理念的强烈冲击,对职业的热爱,对自我提升的坚持,对学生平等的尊重,对生命无言的郑重,我还从他们身上,看见了新加坡人活力、坚持、进取这种明朗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新加坡能在1959年自治后短短的50年内,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的重要原因。
我想,若将这次NYP学习中的那些让我震惊和感悟的教学理念,新鲜的,或者一些我们曾经思考过而未坚持的那些“小红点” 化为自己真实的可以操作的“绿色”,那定会是一个充满期待和惊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宏伟. 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理性选择[J]. 当代教育论坛,2007(19).
[2] 陈玉,周军. 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深化专业课程改革[J]. 2005(7).
[3] 宋梅梅.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与实践对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的启示[J]. 国外职业教育,2009(1).
【关 键 词】 职业素质;示范校建设;专业建设;团队合作
2012年10月31日~2012年11月12日,笔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yang Polytechnic International,以后简称“NYP”)参加了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的学习,短短12天的收获胜过若干年的自我摸索,深刻而震撼。
短短12天,对自己头脑的巨大冲击,一直无法平息。NYP优秀同仁们的一场场鲜活的用心分享,让我们看到,在教育的改革和前行中,巨大的失落与收获的喜悦将如影随形,让倾心教育的NYP同仁们“长醉”,无法“醒来”。因为,没有什么比学生的未来因自己的努力能顺利甚至成功而更美好的事情。教育摸索中的蜕变是痛苦的,可没人放弃凤凰涅槃的幸福。正如一首歌曲中演绎:虽然没有天生一样的,但在地球上我们是一样的,尽管痛的苦的没说的,但哪有一路走来都是顺风的,没有追求和付出哪来的成功,谁说我们一定要走别人的路,谁说辉煌背后没有痛苦,只要为了梦想不服输,再苦也不停止脚步。
在职业教育的摸索前行中,是否该更多地从自我出发进行思考,如何从学生的本我和特质为基本点,而不是过多地去强调外因的制约?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不同,学生有着共性,教育者也一样,我们现在感觉到的困难与焦虑,也许更多的是自我的困扰。
正如自己欣赏和喜爱的陈翼平老师在最后一堂课上所讲,将那些我们看见的和艳慕的“小红点”,如何模糊、内化,融进我们自己的“绿色”?在接下来的示范校建设、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中,需要自己慢慢消化、汲取,然后去应用。这里只能简单记录下众多对自己冲击巨大的“小红点”之一—— NYP的老师们优异的职业操守和令人叹服的职业素质,这也是NYP的教育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保持永远上升的自我提高能力
陈翼平老师是授课教师中我最为欣赏和喜爱的一位中年女教师,她的生活经历如一本氲秀的小书,在她风趣幽默的叙述中,我看见一个敏感、不自信的少女,在NYP这个以人为本的学院里,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培训专家。专业绘画-外文-教学培训-专业教学(信息管理专业)-国际职教研修,这些完全不搭界的专业和学科,陈翼平老师可以在20年中,举重若轻,一一成功,我认为这不能简单归结为运气和机遇,个人执着的敬业精神,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深刻的爱,对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的强烈渴求,永远不放弃的超强学习能力,不正是一个优秀教师的特质吗?这也是NYP培养出学生,日后能面对激烈竞争而笑傲职场的优秀素质。
我们希望培养出面对困境,永不后退的学生,可是,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及管理中,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是否真正克服了职业倦怠感?是否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的不嫌弃、不挣扎、不颓废、不放弃?在这个高速发展的E时代,面对每日扑面而至的海量新知识、新技术,是否能如初生婴孩一般,保持着对世界的无限热爱和永远的热情?接受一门新课,都要犹豫思考,怎么可能想象在几年内换4、5个专业?
陈老师不是特例,给我们授课的国际职教研修中心林俊元副主任在最后一天交流中,也简单谈了谈自己的经历,让所有同事瞠目结舌,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林主任若干次转变完全相异的专业,在成为最高级别的长期教师后,依然继续学习深造。他说:学习,继续学习,在NYP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在新加坡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从NYP这些优秀的同仁身上,我感悟到真正的新加坡精神——活力、前进、永不放弃。
二、对教学的真正热爱
在《学习积极性教学设计》经验分享中,陈老师用一个幽默形象的实验,让我们在笑中震惊,若学生已经成为后天型学习无助感的类型,那么改变和学习就变得非常困难,可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弃,因为,还可以用很长的时间变回第二类学生,甚至第一类。但这时就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重负了。因此,一定要努力不让学生从第一类变成第二类甚至第三类。
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说:我提出的建议和方案也常被否定,可只要是为学生好,我就会坚持下去,不过,聪明的她会换种方式,A方案不可行,OK,换B方案,B方案,还被否定吗,那么就C了。她说,“只要是对学生好的,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这条路不通,那么换一条好了。”
我想,在职业教育的变革中,在没有固定模板和标准的时候,面对体系和旧规则制约时候,不要总用外因为自己找借口,应该克服自我惰性,坚持唯一的信条——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这需要教师的最基本也是最难一直坚持下来的——对教学的真正热爱。
三、培训是提升老师能力和督促其提升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林俊元主任的《南洋理工学院人力开发经验与NYP 》和《南洋理工学院质量框架》等,在陈老师的《教学的角度建构主义论》等经验分享中,我们若干次听到:NYP大部分教师来自企业,在任教期间,会经常参加各类培训,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有25天学院送出去的提高培训。新加坡各个企业,都有类似的条件舒适的培训。只有与企业的真正实质接触,专业课程才能不是空中楼阁,专业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学生完成学期项目和毕业项目的项目经理和带头人。NYP在教师培训方面,远远超过国内同级别学院,个人认为,甚至超过某些重点大学,在NYP,我经常听到一句话:我们新加坡人口本来就不多,因而我们就要用最大的力量,用最适当的方式,保证每个人都能为国家所用。我们要努力做到,每个人都成为新加坡的建设者。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所学校,从上至下,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自然能动员其所有的力量,真正做大、做强。
四、整个学院和教师的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
NYP最吸引我们的是教学工厂理念,在操作中,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个系、每个项目经理都具有较大权力,可以自行寻找合作伙伴,在项目执行中,强调“无界化校园理念”。强化部门与学系之间的团队精神,促进资源与学系间的团队精神;促进不同学系间的项目合作及教学活动交流;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强化师生之间的专业能力;强化学院的灵活度与反应能力。在项目执行中,个人能力很重要,但教师的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亦同样无法忽视。教职员的资源共享与能力转换,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谢谢NYP这些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拼搏精神、不断学习和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的老师们,他们给自己的,不仅是教学管理和教学理念的强烈冲击,对职业的热爱,对自我提升的坚持,对学生平等的尊重,对生命无言的郑重,我还从他们身上,看见了新加坡人活力、坚持、进取这种明朗健康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新加坡能在1959年自治后短短的50年内,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的重要原因。
我想,若将这次NYP学习中的那些让我震惊和感悟的教学理念,新鲜的,或者一些我们曾经思考过而未坚持的那些“小红点” 化为自己真实的可以操作的“绿色”,那定会是一个充满期待和惊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宏伟. 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理性选择[J]. 当代教育论坛,2007(19).
[2] 陈玉,周军. 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深化专业课程改革[J]. 2005(7).
[3] 宋梅梅.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与实践对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的启示[J]. 国外职业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