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析语言结构,而是为了获得信息。本文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分析语篇主位结构,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语篇所表达的信息;有利于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作者的视角;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主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阅读能力;语篇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1
一、引言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书面语交际能力,是读者以英文文本为中介,从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语言能力出发,对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消化处理,并最终建构其语义和语用含义的能力。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析语言结构,而是为了获得信息。
二、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
布拉格学派创始人Mathesiusti最早提出了主位和述位的概念,他发现位于句首的成分在交际过程中有引出话题的特殊作用,他把这类表示话题的成分称为主位,把其它部分称为述位,主位一般表示已知信息,述位一般表示新信息[2]。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也指出任何句子或话语从交际功能的角度可划分为两个语义组成部分,即“主位”和“述位”[1]。因此,从交际功能的角度看,任何句子都有主位—述位这样的结构,统称为主位结构。
按照功能语法的观点,主位除了具有话题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承上启下的组篇功能,能提供语篇生成的环境。述位则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它是叙述的核心内容。在语篇构筑过程中,当主位确定之后,它便成为述位的入列条件。对其选择范围有管辖和限定作用。
因为英语中有多种多样的语篇形式,题材不同,话题也不一样。当一组有组织、有意义的句子构成一个语篇时,它们的主位之间、述位之间以及主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被称之为主位推进。随着主位的推进,整个语篇就有规律地展开,语义不断加强,直至形成一个完整意义的统一体。中外学者从语言素材中总结出主位变化的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就叫做主位推进模式。
三、主位结构与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一)分析主位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
主位的选择是思维的表达和反映,主位被称为心理主语,它是思维和交际的起点,能反映人的思维方式。主位结构能反映语言使用中语义组织的一般规律,它存在于语篇的每个层次。主位的不同会导致表达结构上的差异,并同时反映出讲话人当时对事物的认知状况。通过主位的选择,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所要表达的目的,从而能有效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二)分析主位结构,了解作者的视角
选择不同的主位,可以反映说话人所选择的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视角各异,甚至对于同一件事的视角可能会截然相反。对同一事件,人们会采取不同的视角,视角不同会造成对语篇主位的不同选择,或者说叙述的内容会因为讲话人对世界的感知的不同而不同。分析主位结构有助于了解作者的视角,也就是说有助于了解作者的认知结构和感知世界方式。
(三)分析主位结构,了解语篇重点
在一般情况下,主位的选择决定了对同一行为链中不同部分的突显。由于作者认知方式的不同,他们会选择不同的内容做主位。在任何语篇中,作者突显的内容通常能够通过主位反映出来[4]。胡壮麟指出段落的主题句其实就是段落的主位,对段落内各句主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各段落的主题句串起来就成为语篇的主题思想[1]。也就是说对两种事物的重视程度的不同以及讲话人想要强调的对象的不同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哪一事物放在主位的位置。由此可见,通过分析主位结构,就能把握语篇的重点。
(四)分析主位结构,捕捉语篇信息结构
阅读是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英语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语言单位为载体的信息交流过程。当我们接触到语篇时,可以按其中语句出现的先后逐一切分主位和述位,分析主位推进模式,阐释主位与主位、主位与述位、述位与述位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以此把握作者的目的、思路流程和序列,借助于主位结构快速准确地认识篇章信息结构,以最贴近作者思路的方式进行解读。
(五)分析主位结构,提高阅读速度
由于主位结构实际上是信息结构,掌握主位结构就使回忆过程变得简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反复阅读才能完整把握篇章信息的缺陷。读者从篇章的主位结构即可看出作者要谈什么,谈的顺序怎样。如果我们能准确划分和分析构成某个语篇的主位和述位,就可以快捷而准确地掌握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提高阅读速度。
四、结语
在阅读教学中,认识主位结构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Halliday曾比喻说主位就像墙上的木钉,信息就如一串东西挂在这个木钉上[1]。也就是说,主位是信息安排的纲,述位则是传达新信息的目,在任何语篇中,作者无论以什么作纲,都是有顺序的,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将传达同样命题意义的句子或信息单位堆砌起来。也就是说主位有预示语篇内容的发展方向、建构语篇框架、预示语篇覆盖范围和预示说话者意图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分析主位结构,而不是单纯地查生词或分析句子结构。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50.
[2]Sampson,G.Schools of Linguistics 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M].London:Hutchinson,1980:104.
[3]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关键词:英语主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阅读能力;语篇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1
一、引言
英语阅读能力是一种书面语交际能力,是读者以英文文本为中介,从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和语言能力出发,对作者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消化处理,并最终建构其语义和语用含义的能力。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析语言结构,而是为了获得信息。
二、主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
布拉格学派创始人Mathesiusti最早提出了主位和述位的概念,他发现位于句首的成分在交际过程中有引出话题的特殊作用,他把这类表示话题的成分称为主位,把其它部分称为述位,主位一般表示已知信息,述位一般表示新信息[2]。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韩礼德也指出任何句子或话语从交际功能的角度可划分为两个语义组成部分,即“主位”和“述位”[1]。因此,从交际功能的角度看,任何句子都有主位—述位这样的结构,统称为主位结构。
按照功能语法的观点,主位除了具有话题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承上启下的组篇功能,能提供语篇生成的环境。述位则是对主位的叙述、描写和说明,它是叙述的核心内容。在语篇构筑过程中,当主位确定之后,它便成为述位的入列条件。对其选择范围有管辖和限定作用。
因为英语中有多种多样的语篇形式,题材不同,话题也不一样。当一组有组织、有意义的句子构成一个语篇时,它们的主位之间、述位之间以及主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和变化被称之为主位推进。随着主位的推进,整个语篇就有规律地展开,语义不断加强,直至形成一个完整意义的统一体。中外学者从语言素材中总结出主位变化的基本模式,这些模式就叫做主位推进模式。
三、主位结构与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一)分析主位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
主位的选择是思维的表达和反映,主位被称为心理主语,它是思维和交际的起点,能反映人的思维方式。主位结构能反映语言使用中语义组织的一般规律,它存在于语篇的每个层次。主位的不同会导致表达结构上的差异,并同时反映出讲话人当时对事物的认知状况。通过主位的选择,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所要表达的目的,从而能有效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二)分析主位结构,了解作者的视角
选择不同的主位,可以反映说话人所选择的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人视角各异,甚至对于同一件事的视角可能会截然相反。对同一事件,人们会采取不同的视角,视角不同会造成对语篇主位的不同选择,或者说叙述的内容会因为讲话人对世界的感知的不同而不同。分析主位结构有助于了解作者的视角,也就是说有助于了解作者的认知结构和感知世界方式。
(三)分析主位结构,了解语篇重点
在一般情况下,主位的选择决定了对同一行为链中不同部分的突显。由于作者认知方式的不同,他们会选择不同的内容做主位。在任何语篇中,作者突显的内容通常能够通过主位反映出来[4]。胡壮麟指出段落的主题句其实就是段落的主位,对段落内各句主位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各段落的主题句串起来就成为语篇的主题思想[1]。也就是说对两种事物的重视程度的不同以及讲话人想要强调的对象的不同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哪一事物放在主位的位置。由此可见,通过分析主位结构,就能把握语篇的重点。
(四)分析主位结构,捕捉语篇信息结构
阅读是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英语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语言单位为载体的信息交流过程。当我们接触到语篇时,可以按其中语句出现的先后逐一切分主位和述位,分析主位推进模式,阐释主位与主位、主位与述位、述位与述位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以此把握作者的目的、思路流程和序列,借助于主位结构快速准确地认识篇章信息结构,以最贴近作者思路的方式进行解读。
(五)分析主位结构,提高阅读速度
由于主位结构实际上是信息结构,掌握主位结构就使回忆过程变得简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反复阅读才能完整把握篇章信息的缺陷。读者从篇章的主位结构即可看出作者要谈什么,谈的顺序怎样。如果我们能准确划分和分析构成某个语篇的主位和述位,就可以快捷而准确地掌握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提高阅读速度。
四、结语
在阅读教学中,认识主位结构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Halliday曾比喻说主位就像墙上的木钉,信息就如一串东西挂在这个木钉上[1]。也就是说,主位是信息安排的纲,述位则是传达新信息的目,在任何语篇中,作者无论以什么作纲,都是有顺序的,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将传达同样命题意义的句子或信息单位堆砌起来。也就是说主位有预示语篇内容的发展方向、建构语篇框架、预示语篇覆盖范围和预示说话者意图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分析主位结构,而不是单纯地查生词或分析句子结构。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94:50.
[2]Sampson,G.Schools of Linguistics Competition and Evolution[M].London:Hutchinson,1980:104.
[3]胡壮麟.系统功能语法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