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但“有用”的黎族农业生产互助:被构建出来的社会需求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族合亩制地区历来就有生产互助的传统。关于互助现象,学界主要是从提高工作效率的角度来进行解释的,即认为互助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对黎族社会在水稻插秧季节的生产性互助现象的研究,认为该互助行为实际上是没有效率的。它在黎族社会中之所以盛行,不是因为它能提高效率,而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此地的社会性需求。
其他文献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为民族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群众由于文化资源产权不明确,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主体地位落空,包括收益权落空,参与决策权缺失,民族文化资
在国际法中,对少数民族语言权的保护主要是从"反歧视"的角度;在国内法领域,国家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少数民族语言在民族自治地方为通用语言的法律地位,同时,我国的民族区
为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笔者近期有针对性地调研了四川省德阳电业局农村电网供电中的有关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农业政策调整、农电系统改制,生产关系调整之后,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农业生产用电的管理主体由行政村转变为乡镇供电所,旧的农电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供电企业
对供电企业来讲,农村电力市场的增长缓慢是企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的农电市场现状:以江西省星子县为例,农村平均生活水平不高,虽然电价有所下降,但其电能量增长缓慢,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