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党中央、国务院设为高度重视的国家发展战略,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在我国地区和企业近年来因信用问题造成的损失达到5000多亿元。社会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加快建立以信用制度为核心、以诚信道德文化为支撑、以信用法制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对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发展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创新型德宏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试验区建设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凝聚和发挥政银企支持试验区建设减少云雾。到2013年12月末,全州金融信息数据库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征信查询4461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5%;为企业提供信用报告查询169次。全州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60187户,占辖区农户数的66.5%;建立信用村23个、信用村民小组348个、信用户102067户;核贷农户117272户、核贷金额43.26亿元,发证农户1044672户,贷款农户95877户,农户贷款面40%,9家民贸企业获中央财政贴息贷款支持。为政府和银行及时了解企业授信评级信息,解决农户及小微企业因无担保、无抵押而无法获得银行信贷资金问题,改善融资整体环境,凝聚和发挥政银企支持试验区建设减少了云雾,为防范信用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有利于缓解在试验区建设中企业贷款难问题。试验区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对于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加快试验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用重大。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仅仅依靠地方财政的支持和相互之间的拆借是远远不够的,瑞丽乃至德宏境内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大型企业甚少,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支柱,且中小微企业发展较快,企业规模及数量稳步增加,截止2013年12月末,在德宏州工商局注册的大型企业44户,中小微企业5000户,全部工业总产值累计1542888万元,中小微企业占全州企业总数的99%,实现总产值占全州企业总产值的36%,带动就业人员10余万人。这组数据表明,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区域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逐渐入驻德宏州,小贷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但它们资本实力不够强大,应对市场风险的经验不足。近几年,人民银行不断探索和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从增加信贷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改善融资环境等方面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13年12月末,德宏州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01.88亿元,占全州企业贷款余额的75.06%,高于全州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86个百分点。虽然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但相对于融资需求多样化的企业来说还远远不够,由于经济落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突出。与去年相比,当前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依然偏低,前11个月制糖业、水泥、石灰等工业总产值均比去年同期降低,平均降低15.8%,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仍较困难。与产值相比,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却上升较快,企业资金压力依然较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标准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对贷款风险控制的过渡强调,加重了银行对贷款风险责任的约束,导致企业直接融资需求难以满足,极大的影响了试验区建设。贷款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小微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没有可靠的财务报表制度,信息不全面现象尤为突出,存在贷款风险高、成本高、收益低现象。从经济发达的地区经验看,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专业的资信评级机构,能较好的解决银行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为企业获得信誉贷款提供方便,从而实现银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和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双赢。
三是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对外提升信誉形象。当前,从金融、工商、税务、水电部门了解到,由于各种原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信用意识还处于较低水平,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个人信用记录,减少全社会信用风险,以制度的约束促使大众养成按时履约的习惯,有助于构建全社会的信用文化,促进试验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对外提升信誉形象,招商引资之路会更加通畅,从而更强拉动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
二、试验区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一)试验区建设
2012年,瑞丽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加快试验区建设,国办、国家发改委、云南省委相继出台了《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推进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并在财税、产业与贸易、土地资源、口岸通关与旅游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其他政策上给予优惠。德宏州委、州政府提出全州上下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举全州之力支持瑞丽试验区建设。紧接着,州委六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通过实施产业发展,培育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有德宏特色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在特色生物,即:咖啡、坚果、柠檬、石斛、油茶、核桃、竹子等产业,高原特色农业,即:粮食、畜牧、蔗糖、茶叶、橡胶、果类、蔬菜、烟草、渔业等产业,培育工业科技型企业20户以上。为使试验区建设在融资方面有所突破,德宏州及瑞丽市与各类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1个,小额贷款公司达到33家,金融服务业日益繁荣。政府将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综合利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担保、保险、质押等方式,扩大对科技企业信贷,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正乘风破浪快速前进。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03年9月,国务院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若干重要问题作了部署。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4年1月6日,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八部委联合和企业会签了《“构建诚信、惩戒诚信”合作备忘录》。随着全社会对信用关注度的增强,德宏州政府也牵头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打算以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平台,进一步促进全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的信用信息产品不仅为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应用与信用风险管理中,而且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其他方面。在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部分政府部门在财政贴息项目审查、小微企业扶持计划资质认定、企业信用分类管理、集中采购、项目招投标、招商引资、公务员录用等活动中将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作为评价指标之一,有效促进了失信联防惩戒机制发挥作用。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征信机构不断增多,征信产品日益丰富,随着《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社会信用市场体系已初具雏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没有形成合力作用。虽然成立了德宏州社会信用体系领导小组,但政府的主导功能还未充分发挥,顶层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机制还不完善,没有对相关部门各自开发的信息平台进行整合,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信用信息的分布呈碎片化,可读性较低,难以采集分析。二是社会信用文化意识还需培育。有一些企业和个人还多少存在欠债、赖账、逾期不还银行钱的行为和现象,信用知识宣传或过于教条,或方式不灵活,或不符合边少地区实际,信用文化欠缺。三是银行还不同程度存在惧贷心理。对银行来说,只有能够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能够有50%以上的把握确保授信的预期效用(收益减成本)大于零时,才能授信。由于联合信用平台还未建立,现有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能收集到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基本信息,却没有非银行信息(即:工商、税务、质检、法院、城乡建委等多个部门登记的企业、个体户基本信息、优良信息、不良信息),银行很难通过市场全面获得贷款人的真实信息,贷款人还不同程度有制造虚假信息的现象,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信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业或授信主体面临超常的道德风险问题。所以信用风险的主要后果就是使银行产生不良贷款和惧贷心理。四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现有的征信系统作用仅仅只为企业和个人贷款前查询信用记录这一浅表形式,而发挥信用服务企业融资和市场功能还没被充分挖掘出来。五是缺乏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失信行为。建立诚信,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不仅关系着维护正常的金融和经济秩序,更关乎社会和谐发展。惩戒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将给失信行为带来可乘之机,严重的会破坏信用链条,使个人、企业、地区融资举步艰难。六是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
三、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当前我国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要更大面积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让更多“草根”阶层和中小微企业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而线上、线下,传统金融、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表明未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将朝着开放、包容、有竞争力、有创造力的方向发展,未来普惠金融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而实现普惠金融的核心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德宏州委、州政府正全力促进瑞丽试验区发展步入快速轨道并在省政府28条支持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了21条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大企业进入”战略,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实施,政策宣传、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落户试验区,成立了瑞丽试验区投融资公司,中小企业快速增加,市场不断繁荣活跃。从试验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层面来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身先士卒。
一是加强信用知识宣传教育,培育全州良好的信用文化。信用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大众信用意识和各类风险防范能力,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区域信用文化环境,改善投融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将信用文化纳入大学、中小学校园文化。将信用知识编辑成傣、景颇、阿昌等少数民族文字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宣传,在边境口岸用缅文对边民进行信用宣传,建立起长期、制度化的宣传教育机制。
二是加强沟通,全面推进试验区联合信用平台建设。目前,金融、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都各自通过各自的信息平台对失信行为进行公开披露,但都存在各行其是现象,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容易形成信息不对称,因此,建议政府主导,金融、公安、法院、保险、工商、税务、通信、公用事业等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统一搭建信用信息查询及评价平台,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良好的信用环境,增强试验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这是解决融资问题的一种有效机制。在今后,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企业如果没有信用评级评分,就很难通过非信用的方式去获取资金。通过建立较专业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评定级别,既有利于投资者减少或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投资风险,又有利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做出信贷决策,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四是积极推进地方诚信法规建设。建议建立健全保护个人信息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对个人信息采集的目的、使用的方式和范围,使采集、整理、披露与和使用信息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平衡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消费者对个人信息的防范意识,保护当事人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性别、婚姻等,避免歧视,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罚机制。
作者简介:张金湛,中国人民银行德宏州中心支行副行长、高级工程师;任祎君,中国人民银行德宏州中心支行高级政工师。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试验区建设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凝聚和发挥政银企支持试验区建设减少云雾。到2013年12月末,全州金融信息数据库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征信查询4461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5%;为企业提供信用报告查询169次。全州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160187户,占辖区农户数的66.5%;建立信用村23个、信用村民小组348个、信用户102067户;核贷农户117272户、核贷金额43.26亿元,发证农户1044672户,贷款农户95877户,农户贷款面40%,9家民贸企业获中央财政贴息贷款支持。为政府和银行及时了解企业授信评级信息,解决农户及小微企业因无担保、无抵押而无法获得银行信贷资金问题,改善融资整体环境,凝聚和发挥政银企支持试验区建设减少了云雾,为防范信用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有利于缓解在试验区建设中企业贷款难问题。试验区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对于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加快试验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用重大。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融资,仅仅依靠地方财政的支持和相互之间的拆借是远远不够的,瑞丽乃至德宏境内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大型企业甚少,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支柱,且中小微企业发展较快,企业规模及数量稳步增加,截止2013年12月末,在德宏州工商局注册的大型企业44户,中小微企业5000户,全部工业总产值累计1542888万元,中小微企业占全州企业总数的99%,实现总产值占全州企业总产值的36%,带动就业人员10余万人。这组数据表明,中小微企业已成为推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年来,区域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逐渐入驻德宏州,小贷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但它们资本实力不够强大,应对市场风险的经验不足。近几年,人民银行不断探索和完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从增加信贷投入、完善服务功能、改善融资环境等方面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2013年12月末,德宏州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01.88亿元,占全州企业贷款余额的75.06%,高于全州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86个百分点。虽然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但相对于融资需求多样化的企业来说还远远不够,由于经济落后,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依然突出。与去年相比,当前工业企业盈利水平依然偏低,前11个月制糖业、水泥、石灰等工业总产值均比去年同期降低,平均降低15.8%,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仍较困难。与产值相比,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却上升较快,企业资金压力依然较大。中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标准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对贷款风险控制的过渡强调,加重了银行对贷款风险责任的约束,导致企业直接融资需求难以满足,极大的影响了试验区建设。贷款难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小微企业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没有可靠的财务报表制度,信息不全面现象尤为突出,存在贷款风险高、成本高、收益低现象。从经济发达的地区经验看,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专业的资信评级机构,能较好的解决银行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没有抵押的情况下为企业获得信誉贷款提供方便,从而实现银行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和满足企业合理资金需求的双赢。
三是有利于提高全社会信用意识,对外提升信誉形象。当前,从金融、工商、税务、水电部门了解到,由于各种原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信用意识还处于较低水平,发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个人信用记录,减少全社会信用风险,以制度的约束促使大众养成按时履约的习惯,有助于构建全社会的信用文化,促进试验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对外提升信誉形象,招商引资之路会更加通畅,从而更强拉动经济增长和消费增长。
二、试验区建设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一)试验区建设
2012年,瑞丽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加快试验区建设,国办、国家发改委、云南省委相继出台了《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云南省人民政府加快推进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若干政策》,并在财税、产业与贸易、土地资源、口岸通关与旅游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其他政策上给予优惠。德宏州委、州政府提出全州上下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举全州之力支持瑞丽试验区建设。紧接着,州委六届三次全体会议提出通过实施产业发展,培育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有德宏特色和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在特色生物,即:咖啡、坚果、柠檬、石斛、油茶、核桃、竹子等产业,高原特色农业,即:粮食、畜牧、蔗糖、茶叶、橡胶、果类、蔬菜、烟草、渔业等产业,培育工业科技型企业20户以上。为使试验区建设在融资方面有所突破,德宏州及瑞丽市与各类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1个,小额贷款公司达到33家,金融服务业日益繁荣。政府将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综合利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担保、保险、质押等方式,扩大对科技企业信贷,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正乘风破浪快速前进。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003年9月,国务院明确赋予人民银行“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职责。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若干重要问题作了部署。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问题,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2014年1月6日,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等八部委联合和企业会签了《“构建诚信、惩戒诚信”合作备忘录》。随着全社会对信用关注度的增强,德宏州政府也牵头成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打算以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平台,进一步促进全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的信用信息产品不仅为各类金融机构广泛应用与信用风险管理中,而且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其他方面。在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部分政府部门在财政贴息项目审查、小微企业扶持计划资质认定、企业信用分类管理、集中采购、项目招投标、招商引资、公务员录用等活动中将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作为评价指标之一,有效促进了失信联防惩戒机制发挥作用。由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征信机构不断增多,征信产品日益丰富,随着《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社会信用市场体系已初具雏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没有形成合力作用。虽然成立了德宏州社会信用体系领导小组,但政府的主导功能还未充分发挥,顶层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机制还不完善,没有对相关部门各自开发的信息平台进行整合,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信用信息的分布呈碎片化,可读性较低,难以采集分析。二是社会信用文化意识还需培育。有一些企业和个人还多少存在欠债、赖账、逾期不还银行钱的行为和现象,信用知识宣传或过于教条,或方式不灵活,或不符合边少地区实际,信用文化欠缺。三是银行还不同程度存在惧贷心理。对银行来说,只有能够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能够有50%以上的把握确保授信的预期效用(收益减成本)大于零时,才能授信。由于联合信用平台还未建立,现有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能收集到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基本信息,却没有非银行信息(即:工商、税务、质检、法院、城乡建委等多个部门登记的企业、个体户基本信息、优良信息、不良信息),银行很难通过市场全面获得贷款人的真实信息,贷款人还不同程度有制造虚假信息的现象,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信用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使银行业或授信主体面临超常的道德风险问题。所以信用风险的主要后果就是使银行产生不良贷款和惧贷心理。四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现有的征信系统作用仅仅只为企业和个人贷款前查询信用记录这一浅表形式,而发挥信用服务企业融资和市场功能还没被充分挖掘出来。五是缺乏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失信行为。建立诚信,严厉打击失信行为,不仅关系着维护正常的金融和经济秩序,更关乎社会和谐发展。惩戒失信行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将给失信行为带来可乘之机,严重的会破坏信用链条,使个人、企业、地区融资举步艰难。六是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方法和评级模型。
三、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试验区建设的建议
当前我国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要更大面积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让更多“草根”阶层和中小微企业都能享受到金融服务,而线上、线下,传统金融、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表明未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将朝着开放、包容、有竞争力、有创造力的方向发展,未来普惠金融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而实现普惠金融的核心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德宏州委、州政府正全力促进瑞丽试验区发展步入快速轨道并在省政府28条支持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了21条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大企业进入”战略,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实施,政策宣传、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落户试验区,成立了瑞丽试验区投融资公司,中小企业快速增加,市场不断繁荣活跃。从试验区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层面来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身先士卒。
一是加强信用知识宣传教育,培育全州良好的信用文化。信用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大众信用意识和各类风险防范能力,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区域信用文化环境,改善投融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对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将信用文化纳入大学、中小学校园文化。将信用知识编辑成傣、景颇、阿昌等少数民族文字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宣传,在边境口岸用缅文对边民进行信用宣传,建立起长期、制度化的宣传教育机制。
二是加强沟通,全面推进试验区联合信用平台建设。目前,金融、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都各自通过各自的信息平台对失信行为进行公开披露,但都存在各行其是现象,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容易形成信息不对称,因此,建议政府主导,金融、公安、法院、保险、工商、税务、通信、公用事业等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统一搭建信用信息查询及评价平台,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信良好的信用环境,增强试验区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
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这是解决融资问题的一种有效机制。在今后,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企业如果没有信用评级评分,就很难通过非信用的方式去获取资金。通过建立较专业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评定级别,既有利于投资者减少或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投资风险,又有利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做出信贷决策,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四是积极推进地方诚信法规建设。建议建立健全保护个人信息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对个人信息采集的目的、使用的方式和范围,使采集、整理、披露与和使用信息有法可依,最大限度平衡信息披露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保护之间的关系,提高消费者对个人信息的防范意识,保护当事人的宗教信仰、民族习惯、性别、婚姻等,避免歧视,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罚机制。
作者简介:张金湛,中国人民银行德宏州中心支行副行长、高级工程师;任祎君,中国人民银行德宏州中心支行高级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