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法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a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作为初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师随时都要思考的问题,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音乐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亲切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音乐;有效;教学法
  在初中阶段,音乐学科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加以设置的。目前的初中音乐教育状况却不容乐观,在很多学校,音乐教学工作普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现状,在有些学校,甚至连正常的音乐课程都无法保证,音乐教学质量的滞后,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法,提升教学效果呢?这成为了我们积极思考的话题。
  一、进行有效的备课活动
  由于音乐课的课时比较少,在课程开始之前,音乐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使音乐教学发挥最大的效果。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详尽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要进行有效的备课活动。在音乐教学的备课环节中,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教师传统观念所认为的把音乐教材拿过来看一遍,而是要从学科知识到教学资料、器材再到学生自身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料;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地了解学生,也就是教师常说的“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喜好兴趣,这样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法才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只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以后,才能够使得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朝着目标前进。
  二、导入激趣,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
  有效教学的課堂导入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尤其能够达成“激趣生疑”的作用。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获,在“导入激趣”这一方面要多想些办法。结合初中音乐教学的特点,音乐老师可以采用讲故事导入法,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导入,可以让学生表演、演唱导入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的目标是调动学生音乐细胞,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华夏古韵》这一课时,通过仔细研究教学课题,教师可以通过设定这样的导入方式: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Flash动画歌曲《送别》,播放两遍后,教师出示这首歌的歌词,让学生朗读一遍歌词,然后请同学说出这首歌所表达的主题,学生很快的就能够说出是“送别”,接着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诗歌中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学生很快说出了几首,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元二使安西》等。当学生说出《送元二使安西》时,又引导学生道:“这首诗刚创作出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别席上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导入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又调动学生所学,让学生感觉到音乐课堂中原来也有“语文”,真正达成了“激趣生疑”的作用。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想要有效的教学成果,教师就必学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气氛的前提条件,而和谐的课堂气氛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让学生不敢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特别是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或者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畏惧心理使学生的音乐学习变得消极被动。教师应该转变思想,放弃高高在上的姿态,树立平等观念,融入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讨论最新流行歌曲、歌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在教师开展合作学习时,不仅要学生的全体参加,教师也可以融入进来,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提问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不能让学生感觉是在批评教育,师生要多多交流,学生喜欢上教师,在课堂中就会遵守纪律,认真学习。
  四、联系生活,发挥学生想象力
  一直以来,教师在教授课程时都是按照教材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照本宣科的教学,对课外内容很少有扩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音乐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给他们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尤其在音乐欣赏时,更需要对作品的意境、描述的音乐内容、传达的情感进行想象。
  例如欣赏《瀑布与溪流》时,引导学生想象九寨沟水的多样与灵动;欣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时,引导学生想象辽阔草原上两支队伍的形象;欣赏《祭献之舞》时,引导学生想象古老部落的神秘与疯狂……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五、多元评价,增强自信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地情绪学习。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但是,评价不是生硬的,为了评价而评价的。找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中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点,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的鼓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从而更加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育在我国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当想方设法,努力培养与发展初中生的音乐思维,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并为他们其他各个方面的学习创设出良好的条件,以实现初中生群体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小鼠NKT细胞的方法。方法:首先将α-GalCer负载于空的CD1d四聚体上。将α-GalCer溶于1000mL/L的DMSO中,配成浓度为0.1g/L,之后震荡α-GalCer液,37℃,12h,用
摘 要: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是高中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由于中考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下,以及我国初高中教育长期脱节等原因导致初高中衔接日益受到关注。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必须从扭转学生观念入手,及时补缺补漏,做好策略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做好衔接工作的同时,注意分层次以及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  关键词:衔接;策略;分层;非智力因素  一、初高中英语教学脱节的原因  第
褐飞虱后期迁入是指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水稻生育后期出现的异常迁入。分析了2007年上海地区褐飞虱后期迁入种群的虫源性质、迁飞降落过程、大气背景场以及虫源地情况,结果表明:(1)2007年8月下旬到9月初上海地区出现的褐飞虱灯诱高峰为外地迁入峰,迁飞峰次分别为8月2223日,8月2731日。(2)8月2223日降虫主要受台风"圣帕"外围倒槽气流的影响;8月2731日褐飞虱的迁入主要受降雨过程的影响。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瞬息万变,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取,而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社会越来越数字化,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需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必须有一定的数学基本功。为此,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究,要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进行数学阅读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要求教学应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本文基于一些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导入;主体参与;人本观念;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老师要想激
摘 要:化学课程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学习品质;培养;化学  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要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要把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高中化学新课标也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DHI-乙烯醇聚合体系统的结构和径向分布函数.讨论了系统结构和径向分布函数与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粘合系统的空间分布一般地随着温度和
摘 要:新课程突出了课堂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逐步激活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愉悦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尽最大可能地发展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体育;发挥;主体地位  国家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积
我认为,这个专业是天天跟钱打交道的行业,如果工程中的付款凭证都是由造价人员签字的,那么小则几十万,大到几十个亿的钱都跟造价人员有联系。本专业虽然属于管理类专业却要求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