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题后 独辟蹊径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最主要的是要提炼出观点,只有提炼出了一个或者一些站得住的观点,然后围绕着观点深入浅出地阐述,文章才能“站住脚”。以2010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为例,只有跳出“环保”这个怪圈,提炼出新的观点,写出来的作文才更容易让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高考作文 提炼观点 独辟蹊径
  
  高考语文已经结束了,各地的试题也陆续浮出了水面,作为一个江苏本地的高三语文教师,在考试结束后,来说说我对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的一点理解及观点。先看题目:
  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和前几年一样,今年同样是考到了命题作文,相对于话题作文而言,命题作文容易让考生产生一种畏惧感,因为看到了命题作文,考生在特殊的环境下,思维的扩散性更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被封锁,写作的面也会变得更加局限,而话题作文观点的提炼则相对会比较容易一点。其实,写作最主要的是要提炼出观点,只有提炼出了一个或者一些站得住的观点,然后围绕着观点深入浅出地阐述,文章才能“站住脚”。
  接下来,就围绕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谈谈观点的提炼。
  江苏卷是以“绿色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拿到这个题目,绝大部分考生绝对会想到的是环保、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然后联系社会实际,考生们会想到社会上近期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地震、火山灰、水涝、旱灾等,同时还能联想到绿色奥运、绿色世博等,可写出具有现实意义、针对性强的文章。因此,会有话可说,有态可表。所以整体上来说,拿到今年的作文题目考生们一般并不会感觉无从下手,相对于“好奇心”、“品味时尚”,今年的作文题社会性更强一点,现实的味道显得比较浓厚。也正是因为更现实,所以今年的作文题让人有话可说,只要有话可说,作文一般不会出现“惨不忍睹”的情况。
  但是,无论我们写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是写灾难或者奥运、世博,归结到一点上,我们都没有能够摆脱“环保”的理念,所以今年的观点很容易就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如果跳出“环保”这个怪圈,提炼出新的观点,也许那样的作文更容易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绿色生活”这个偏正短语我们可以把它拆开来看。根据题目中的提示,我们首先要想到绿色所能代表的意义,除了题目中出现的“生命”、“生态”、“生机”等,我们还可以想到的有什么呢?有“健康”、“和平”、“清新纯洁”、“生命力”等等。然后再分析“生活”的意义,生活是“人在社会的存在状态”、“人活着的方式”,但同样也可以是人的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
  所以根据上面的分析,除了“环保”以外,考生还可以把以下几个观点作为自己的写作支撑:
  “爱心”——绿色是一种生活状态,倡导绿色的生活就是在倡导爱心的延伸,只有你爱这个世界,爱这个国家,爱这个民族,爱这个社会,你才会去倡导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体的可以写到地震、旱灾后的社会团结一心、救援工作的例子,当然还有“绿丝带”爱心的传播。人与人之间多了一份关爱,世界上多了一份和谐,我们的社会也就会更美。
  “和平”——我认为,“绿色生活”并不能只是说人和自然之间的一种的存在状态,道家学派倡导的“天人合一”是在说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但是我觉得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生活”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假定我们低碳了、环保了、减排了,但是烟火突起,这个社会还能说是绿色的吗?以和平为出发点可以接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后面进行引申,这样就摆脱了俗套的“环保”。具体的可以写巴以战争、泰国内部冲突、绿色的橄榄枝等。
  “感恩回报”——绿叶对根的情意,绿叶之所以繁茂,只因为根基不断地向它们输送着养分。佛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打井人”,“绿色生活”的理念之下,我们更需要倡导感恩回报。
  “无私奉献”——荷花虽好看,也需要绿叶的扶持。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能够发展正是因为多了一些无私奉献的绿叶,因为这些绿叶,我们才能更好更和谐地生活。所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很需要这样的绿。具体的可以写一些感动中国的奉献者(素材可来自于每年央视播报的感动人物),这样的例子会比较有说服力。
  “保持心中的一片绿”——为什么我们要倡导绿色生活,那肯定是这个社会还没有想象中的和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被这纷扰的世界鼓动得“心潮澎湃”,心中的那份宁谧已无处安放了。所以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保持自己内心那份珍贵的绿色。绿色是一种态度,是自身内心的一种操守,是一种道德或社会责任的自我约束。当每个人都保持着心中的一片绿的时候,我们的生活自然也就是绿色和谐的了。这样的例子比较多,比如陶渊明的清高是对内心的操守,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种社会责任,辛弃疾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一种对国家的忧患。还有就是写这样的例子的话,语言上比较好操作,也更容易出彩。
  上面归结出来的几个观点,可以单独操作,也可以融合在一起操作。其实,“绿色”的范围还很广,绿色更多的时候是在讲究一种和谐一种可持续性,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今年的江苏高考题也提醒了我们一线教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观念的变化,作文也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流行了,这为我们以后训练学生作文起到了一个更明确的导向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中学。
其他文献
据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官网2020年1月9日消息,BAM教育廣播网(BAM Education Radio Network)和ISTE宣布创办“知识共享:创新教育工作者的ISTE播客”(Learning Unleashed: An ISTE Podcast for Innovative
摘 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区域统筹与校际合作视野,能够改变传统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向思维,有助于强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与高校创业教育本土化模式塑造的内在关联。文章以“促进北极地区可持续的学生创业”项目为基础,分析了丹麦高校在推动校际创业教育合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与课程设置,梳理了相关高校在提升学生创业效益、造福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该项目采用国际公认的丰度循环框架作为推动可持续创业的运作方法,将可持续
据大学世界新闻网(University World News)2018年4月27日消息,挪威公共机构建议,应该为国际研究生引入由中央协调的国家招生制度。挪威国际教育合作中心(SIU)在挪威教育和研究部的授权下,对接纳国际研究生进入挪威普通高等學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该报告呼吁挪威应该具有战略性地招收国际学生,以中央协调制度取代现行的院校自主招生制度。  最新报告提到,挪威在招收国际研究生时,缺乏国家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阅读教学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中心,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解决问题,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拓宽思路,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有限的文字成为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要把“辩证之水”引入“语文田地”。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唯物辩证法    “辩证之水”即“唯物辩证法的主张”,它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块块的“语文田地”则是我们的
摘要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巧妙的对作品的内容提出质疑,全方位的获取有效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欣赏作品,从而提高文学作品类试题的得分率。  关键词 阅读 作品 质疑    古人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探讨钻研,从文学作品整体出发,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这种质疑阅读法,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文学作品整体质疑。其对象包括:文学作品
【摘 要】引导学生在“幸福”中穿行——寻找刘和珍的幸福,体悟其崇高的思想境界,并感受自己的幸福,加深学生对刘和珍形象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关键词】刘和珍 幸福 思想境界 感受    《记念刘和珍君》第二部分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读到此处,学生颇为疑惑,刘和珍是“哀痛者”容易理解: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她为国家积弱而哀痛;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和谐课堂的四个环节——兴趣链接、情感链接、方法链接、生活链接,论述了在新课标理念下,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使之“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将新课标精神贯穿到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链接 兴趣 情感 方法 生活 和谐课堂    《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  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一道风景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摘 要】只有春风吹过,三月的桃花才能绽放、盛开。同样的道理,语文教师只有在“思维”和“表达”两方面下功夫:“讲根源”“讲联系”“讲人文”“讲思路”“讲方法”“讲规范”,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系统,才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及人文情怀的培养,形成语文课堂上千朵万朵桃花盛开的壮丽场面。  【关键词】根源 联系 人文 思路 方法 规范    在推行新课标、实施新
【摘要】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作文的命题源于现实,源于时代的变化,很好地担负了它所应当担负的责任——既引导考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与生命,又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文章不是无情物,真情投入,紧贴时代脉搏,写出个性、情感、意蕴,写出大气、健康、独到、深刻。这样,你的文章也就有了一种厚度——哲理的厚度,一种姿态——生命的姿态,一种境界——灵魂的崇高境界。  【关键词】时代 个性 人生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