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互联网+”如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增速合理放缓,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着诸多问题。“互联网+”的提出,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浪潮。“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是当下大势所趋。本文研究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由此总结得出结论,需要在师资教育培训、优化公共政策内涵、激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等方面作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
  一、“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当下大势之趋
  当前,融入“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是新方向,它是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合成产物,也是网络催生演化出的经济发展新态势。
  1.“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机遇
  “互联网+”顾名思义就是把网络应用融入各个产业。作为当前创新创业最有力的主体,大学生对新兴事物的接纳程度更为快速、透彻,这为创业带来了无限可能。
  2.融入“互联网+”的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创业方式
  相比于以往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互联网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工具,节省大量时间;同时,其巨大的容量便于学生储存信息。“互联网+”创新创业具有成本较低、门槛不高、科技化、智能化的优势。
  二、“互联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缺乏
  为满足学生的需求,院校必须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尽管学校会不定期地举办讲座,但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一般。
  2.大学生创新创业有热情、没毅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可是创业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失败的案例历历在目。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导致创业情况不理想,这是因为创业者没有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创业过程中,大学生遇到一点麻烦就想放弃,缺乏勇气和耐心,很容易产生挫折感,不能理性地面对创业中遇到的困难。
  3.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缺乏,创业目标不明确
  在技术层面上,一些常见的问题如产品大众化等易造成项目失败。许多大学生创新创业目标不明确,项目可操作性不强。
  三、解决“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对策
  1.建立“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本部
  相关组织和部门可以为创业者建立孵化基地,这种基地可以为创业者融入“互联网+”创新创业提供基本的设备、设施、师资等条件。
  2.加强融入“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的宣传
  高等院校可以借助QQ、微博、微信等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相关的知识和新闻,在校园内营造“双创”氛围。政府应该出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同时应加大力度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使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潜能得到激发。
  3.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开始举办关于创业方面的讲座、竞赛等活动,这其中有许多对学生很有帮助的项目。高校应从此类活动中总结经验,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让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激发热情,激励斗志,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四、结语
  当前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正在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大学作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基地,只有让学生具备“互联网+”思维,才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应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使用网络平台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文继权.“互联网+”新常态下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9.
  [2]栾洪波.分析新常态“互联网+”融入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赤峰学院學报(自然科学版),2016,32(18):196-197.
  [3]汪菁菁,雷茂娟,叶慧文.“互联网+”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现状分析与养成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8):1-3.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必须按照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整体优化本专业的课程内容,构建以能力为核心、切合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不能与行业的发展变化脱节.
在日趋激烈的出版市场竞争中,我国出版单位日益重视图书选题策划工作。当代图书选题策划有着一些共性的成功因素值得总结。但图书策划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也应注意充分发挥图书
分析特种设备维修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提出基于SaaS模式的特种设备维修企业信息化应用对策,设计基于SaaS模式的特种设备维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组织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促进高校学生组织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组织;公信力;校园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学生组织是高校党政部门联系广大学生的重要枢纽,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重要载体。公信力作为学生组织应有的内在品质和生命线,对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有积极作用。
针对铁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项目"铁路运输管理系统(TIMS)"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从基层工作者的独特视角对产生的原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