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反对方舟子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iwe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老读者们都知道,我是“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的忠实粉丝,从2006年起,就在我负责的媒体栏目里不遗余力地推荐方舟子的文章、宣传他的思维,一个多月前,还给某报写了篇《感动中国人物,我愿投方舟子一票》(发表时标题被改为《莫让科学思维成为稀缺品》并有删节)。当时有人说方舟子不打官员和体制内人物的假,我听了义愤填膺,想站出来为方舟子一辩。做这些当然不是因为什么偏心,而是我认为,方舟子的科学思维、打假勇气是当下中国的稀缺品,值得宣扬。
  但我不能赞同“质疑韩寒的方舟子”。为了表示对前一个方舟子的支持,这里我用前一个方舟子的准则来检视后一个方舟子。
  方舟子如何违背自己的准则
  以下方舟子的6条表态均出自他的《科学世代的伪科学》和《装聋作哑是何罪?》两篇文章。
  方舟子说:“传闻不是证据。”
  但是在方韩之争及之前的方罗(永浩)之争中,方舟子惯用的手段是,只要是对他有利的说法,他都拿来用,而不辨其真伪。网友杜撰一条“吾友为韩寒代笔”的微博,方舟子马上将其添加到自己的质疑文章中。虽然他经常对这种引用加上“可靠程度不得而知”、“是真的吗?”、“有点意思”的说明,但既然“传闻不是证据”,又何必把传闻列入正儿八经的质疑文章中呢?
  有时,方舟子对传闻甚至直接采信。比如一位非媒体人说“反对韩寒的文章上面都有禁令”,方舟子就说“凭什么,靠韩三篇成功转身获得护身符?那更要继续”。
  方舟子说:“轶事不是证据。”
  轶事指那些“非正史”、不可靠的资料。新闻报道不是轶事,但一篇根据自身经历写的文艺作品可以是。韩寒的《求医》是一篇文艺作品,当年《小说选刊》把它选在短篇小说栏目里,根据“轶事不是证据”的准则,方舟子拿文艺作品里的情节来当证据做推断,能站得住脚吗?
  方舟子说:“巧合不是证据。”
  韩寒的《书店(一)》一文中,有這样的描写:“想必与‘幽默’(humour)最初在英语里解释为‘体液’十分切意,眼泪鼻涕当算体液,流眼泪便是流‘幽默’。”而钱锺书的《说笑》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我们不要忘记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像贾宝玉心目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
  方舟子由此得出韩寒对钱锺书其他作品已烂熟于胸的结论。且不说两者的描写并不相似,即便相似,也可能是巧合,巧合能作为韩寒熟读钱锺书作品的证据吗?
  方舟子说:“合理假设,准确求证。”
  在方舟子《“天才”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之谜》一文中,方舟子称“韩仁均与考官李其纲同届”,这犯了事实错误——韩仁均与李其纲并非同届,且已被反复澄清。方舟子还拿《儿子韩寒》所谓的2006年版和2009年版作对比,事实上此书根本没有这两个版本。方舟子这种求证犯了低级的事实错误,非但不准确,简直是随意。
  方舟子说:“不能只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数据作解释,而无视不利的数据。”
  韩寒在《正常文章一篇》中,提到自己小学读的还“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但“到了初中高中,我拼命地读各种书”。然而方舟子在论证时,很奇妙地就把韩寒自己的说法引用到小学为止,对初中的就转而用韩寒父亲的说法,并得出“韩寒在创作《书店》之前,并没有博览成年人书籍的阅读史”的结论。
  方舟子说“看看韩寒首度公开的《三重门》手稿视频,果然干净得像抄稿”,但方自己就引述过《儿子韩寒》一书中的一段话——“而且他还写得一手很好的钢笔字,写的文章初稿就如别人改定誊清的稿件一样,基本上是一次‘成型’的。”可见,手稿干净的原因在几年前的出版物中就有解释,而方明明知道,却还拿“干净”说事。
  方舟子说:“装聋作哑其实是一切造假者在事情败露后的最后一招。”
  对别人指出其错误之处,方舟子基本是两招:要么完全不理;要么抓住别人论述中个把不严谨的字句大做文章,而对其他有理有据的反驳默不作声。对某篇批评他的8000字长文,方舟子只挑出其中论述医学文献的一处反驳,并以“还教起我如何看医学文献了”来显示不屑。且不论方反驳的对不对,就算对了,还有七千多字的批评,包括“韩寒其实知道三重门的读音”这类推翻方说法的铁证,为何也一概不屑?
  后一个方舟子其实早现端倪
  方舟子此次质疑表现出的随意与不认账的态度让很多人吃惊,究竟是方舟子变了,还是以前人们看错了他?其实在我看来,两个因素都有,先说后一个。
  以前方舟子就有不少做错的地方,只是没有引起太多注意。比如他曾在微博上说:“有谁知道现在《时代周报》是哪个流氓在当总编?还是原《南方都市报》的陆晖作为执行副总编在管事?就不怕别人也顺带人肉骂他老婆?”事实上,彼时陆晖已经离开《时代周报》8个多月,方舟子不经考证随意骂人,不但骂错了还把人家妻子牵扯进去,却一句道歉也没有。倒是别人指出他妻子抄袭,他暴跳如雷。
  再比如,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孙海峰有篇文章被其他人引用却未注明出处,方舟子误以为是孙海峰抄袭别人,以此对孙进行了“讲师抄助教,深圳大学的抄玉溪师范学院的,抄得好不威武”等冷嘲热讽。后来孙海峰反复说明,方舟子置之不理。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方舟子
  一边是令人尊敬的“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一边是“随意发难且不认账的方舟子”,为何两个方舟子合于一体呢?其实不难理解,盖因前一个方舟子太悲情。
  别看现在方舟子的粉丝空前多,退回三四年前,他的支持者却只是小众群体,大多数人对他印象并不佳,一听到他批评中医或者支持转基因就要骂娘。方舟子一边春蚕到死丝方尽般打假反伪,为此还遭受身体和经济上的威胁;一边却收获如潮骂声。彼时的他,就好比鲁迅小说里被做成人血馒头的革命党人,如《圣经》中在群众压力下被钉死的耶稣,何等悲情。
  抵御悲情的最好办法是做出冷酷的姿态——我本就是那孤傲的一峰,不管你们如何,我自有我的风景。长久地摆着这个姿态,难免习惯成自然,所以方经常说出“我真是服务器杀手,指哪崩哪”这类让旁观者感觉“这人自我感觉太良好了”的话来。
  既然“不管你们如何”了,那么我方舟子就不怕敌人多,多几个敌人还能展示我见魔杀魔的刀法,引得支持者更加崇拜,这种心态演变下去就变成了“怕敌人不多”。所以方舟子不但对看不惯他的人尖酸刻薄,而且对偶然批评他的人都乐于一巴掌扫成“方黑”。这种暴戾之气也让他常常忍不住动粗,比如对陆晖不加考证地谩骂。
  这种冷酷的面容、孤傲的形象,让方舟子不但孤芳自赏、好勇斗狠,而且不能认错认输,因为认错认输可不那么酷。尤其是一些较早认识到方舟子价值的人成为其支持者后,方就勾勒出一幅众人膜拜孤峰的画面,他已飘飘欲神仙。而凡是把自己塑造成神的人,都会“死不认错”,正如之前被方舟子拉下马的唐骏。被神化的人,只能永远伟大光荣正确,一旦认错认输,他的根基就毁了。而一些“教徒化”的受众,也不会允许他认错认输。
  一个人不肯认错认输,但又知道自己错了输了怎么办呢?把“传闻不是证据”分析得头头是道的方舟子,不可能不知道自己引用传闻的行为错了,他该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可以装聋作哑,但方舟子的办法不仅如此,比如他把韩寒不愿再理会他的表态当作韩寒的认输宣言,或转发某个支持者吹捧之语当作自己的胜利宣言。除此之外,继续发起新的攻势,也可以把人们对上一轮对错的关注吸引到新的焦点。
  分析完不认账的原因,再来看看方舟子为什么随意。
  如果说随意指责陆晖是好勇斗狠的习惯使然的话,那么很可能还有种故意的随意。也就是说,我的第一次随意是不小心,但发现也能忽悠住一批人,成果还是大于损失,那么不妨继续随意下去。在很多人指出方论证方式的纰漏后,他还继续用这种论证方式质疑,很难不给人“故意”之感。
  总之,我认为方舟子在这次质疑韩寒的过程中比以往的一些不严谨程度更深,他的心态的确有变化,某种程度上,也许是他的支持者让他更输不起,导致了这种变化。作为那个“打假反伪英雄方舟子”的忠实粉丝,我希望那个方舟子快点回来。
其他文献
最喜欢梁朝伟在电影中两次照镜子的情节。  一次是著名的《阿飞正传》结尾,我多次翻出这个电影,拖过前90分钟,直到出现那个矮得直不起腰的阁楼, 伴着音乐,他修指甲、照镜子、梳头、穿衣、熄灯、转身,然后黑场。非常莫名其妙违反电影规则的设置,很多人在骂,更多人一直赞到今天,我却只喜欢梁朝伟脸上的表情,带点漠然,带点满不在乎,却像孕育一场风暴的平静海面,有诱惑性的危险。  另一次是《悲情城市》。也是在接近
在当今国内书界,大家只知唐德刚而不知周策纵,这实在不能不说是件扫兴的事。值得庆幸的是,后浪公司近日引进了《周策纵作品集》且已开始陆续出版,首部出版的是《忆己怀人》。  在开篇《我的故乡》中,周策纵对在湖南祁阳竹山湾的幼年生活进行了细致的追忆。周父周鹏翥早年留学日本,后参加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后来回乡主持达孝中学(今祁东一中)。周策纵曾回忆说,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陶铸,少年
威拉麦狄河岸波兰大婶娜塔莉亚的餐车鮑威尔书屋的重要一部分是摇滚书籍城郊的墨西哥餐车  据我的不完全统计,波特兰是仅次于旧金山的全美第二受欢迎城市。  初春,从享受舒适沙漠日光浴的拉斯维加斯飞到冻雨绵绵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可不会让人产生宜居的感觉。可窗外俄勒冈北部密布的漂亮河道和葱郁山林,又让人愿意耐心等待大雨过后,驾驭轻舟或自行车扎入大自然的时刻。  不等雨停,66岁的David从机场接上我,“不困
自去年12月26日上任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民望持续高企。4月19日至21日,《日本经济新闻》与东京电视台进行的舆论调查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升至76%,相比3月的上次调查上升7个百分点。这是2001年小泉内阁以来的日本内阁支持率的最高水平。  安倍支持率的上升,和其奉行的强硬内政外交路线有莫大的关系。自小泉下台以来,日本政坛出现了“7年7相”的乱局,首相走马灯似地换,无领导力的日本成了国际笑话,
经典话痨爱情电影《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爱在日落黄昏时》(Before Sunset),今年终于拍到了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Before Midnight)。每部相隔9年,3部拍了18年,总是那一男一女,从片头聊到片尾,简直是一场漫长的行为艺术。  第一部,23岁的杰西和赛琳在火车上邂逅相爱,在维也纳度过半日后各奔天涯。第二部,两人9年后在巴黎重逢,杰西已婚有子却
如今累是平常事,不累才稀奇。统计数字表明,女性人群中累的比例普遍高过男性。据两年前美国疾控中心的调查,18至44岁的青壮年里,15.7%的女性是累女,8.7%的男性是倦男。  累分为许多种。如果是局部乏力比如手指抽搐,少玩点键盘游戏大概就能解决。如果是盯屏幕盯到眼睛疲劳,切记多眨眼,每看20分钟屏幕就望远20秒,戴隐形眼镜的可以换成框架眼镜,四十岁以上的考虑渐进多焦点镜片。如果持续几周嗜睡易怒又健
玛丽卡尔文,56岁,美国人,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11年前在斯里兰卡采访时,她被炸伤,失去左眼,从此以独眼形象行走江湖  她出现在北爱尔兰、车臣、科索沃、加沙、东帝汶、斯里兰卡、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了解她的同行都觉得,她几乎不缺席战争现场    美国东部时间2月22日,纽约州长岛市科尔文家。  早上5点,电话响了。  “这么早,一定不是什么好事。”老迈的洛斯玛丽科尔文太太心里一惊。56岁
在“阿拉伯之春”运动中,多位稳坐江山数十载的中东强人惨淡出局,欧美各国纷纷冻结他们及家属、亲信的海外资产,动辄高达数百亿美元。埃及、利比亚和突尼斯一度盛传,每一个家庭都将从被掠夺的国家财富中分得一杯羹。  可如今两年过去了,人们的期望落空了,被成功追讨的资产聊胜于无:利比亚追回伦敦一处卡扎菲三子萨阿迪名下的房产,价值1500万美元;突尼斯从加拿大讨回一架飞机和一栋别墅,还有本·阿里妻子在黎巴嫩一账
2003年5月,湖南攸县农村的8位志愿军老兵。10年后回访时,其中6人已悄然逝去 图/王景春重新打量朝鮮战争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半岛延续数年的战火终于熄灭。  在得来不易的和平背后,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伤亡情况,至今尚无定论。官方资料显示:前后四批志愿军入朝作战,参战部队共达240万人;据不完全统计,志愿军共伤亡36万人。  60年后,当年的志愿军老兵,
暌违一年,马友友再次来中国演出,演奏的是全新作品《度》。这部大提琴与笙双协奏曲秉承了马友友“丝绸之路乐团”作品的主题和神韵,与马友友搭档的是中国音乐人、笙演奏家吴彤。2000年,吴彤在美国结识马友友,并成为丝绸之路乐团创团成员之一。11月6日晚,马友友、吴彤以及《度》联合委约方之一广州交响乐团,在星海音乐厅共同完成了这部极具宗教色彩的跨界之作。  《度》取材于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由作曲家赵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