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园丁之歌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s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我怎样做教师》,这本书的作者是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凯。他用自己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如何做一名普通教师,如何教好中学政治课,如何致力于教学领域的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这部书就是陈凯老师30多年从教生涯的纪录片,书中用大量鲜活的事实表现了陈凯老师热爱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忘我奉献的精神,陈凯老师的这种精神是崇高的,是值得当今时代的教师学习和发扬的。
  关键词:陈凯;班主任;《我怎样做教师》
  我第一次读到《我怎样做教师》是在1991年全国教师节来临之际,那时我在教师岗位上已工作了六年多,但对如何做教师仍有很多困惑,这本书给了我永远做教师的信念,给了我当教师如何热爱学生的启示,给了我当教师如何终身学习的执着,给了我当教师如何追求教学艺术的秘方,给了我当教师如何由教书匠向教学科研者转变的诀窍,给了我当教师如何先做一个大写的“人”的启迪。总之,它给了我怎样做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古人云:书犹药也,可以医愚。《我怎样做教师》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作者用亲身经历、真情实感告诉我们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使广大教师从中受益。众所周知,当一名教师是不容易的,教师要有热爱事业、乐于奉献的精神,还要有坚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才能教好学生,赢得学生的爱戴,在这方面,陈凯老师堪称楷模,他把当教师当成历史赋予自己的一种责任。
  1.播种爱心
  陈凯老师是从一名退伍军人当上教师的,他从脱下军装当上教师的那天起,30年如一日,一直带着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使命感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他长期担任高三班主任和政治课教学,教学成绩斐然。他认为做教师应从热爱起步,他说:“从做教师的起始我就意识到做教师就要做班主任,教师很大一部分意义是通过班主任这条渠道实现的。”他爱生如子,经常接济困难学生,对学生关心无微不至,学生哪怕有一点疾病,他也嘘寒问暖。他爱学生,同样的,学生也尊敬他,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流传着许多师生真挚情谊的佳话,他教过的许多学生都与他有长期的书信来往,与他情如父子。他说:“教师工作平凡乃至清苦,而在学生心目中和获得学生真诚的爱心上却是崇高而富有的。”他用行动诠释了师爱的巨大力量,爱能够使教育严而有情,教而有效,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石,这给那些在教师岗位上对学生漠不关心,不好好教学,更不愿干班主任的教师一个激励:当好教师从热爱学生开始吧!
  2.构建知识智能结构
  陈凯老师努力构建自身的知识智能结构,为此他刻苦自学、博览群书,尤其是本专业知识的书,他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从书籍中汲取了营养,并用之于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对提高教学水平发挥了良好作用。他注重学习基础知识,是为了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所教学科,提高教学艺术。正如他所说:“我把全部的学习思考和实践,把在走向花甲之年所能聚集起来的光和热,都集中于中学政治课的教学科研上,以求在这块圈地里‘燃烧’,放出一点光和热来。”
  3.追求教学艺术
  每个教师都应对教学艺术性做不懈的追求,在这方面陈凯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书中用大量第一手资料,鲜活的教学案例给我们一一展现了追求教学艺术的路径,诸如“使理论教学通俗化”“在情理交融中入理入真”“让胸中活跃着众多光彩照人的形象”“把教学变成跳动的音符”等,我认为这是书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部分,我读后受益匪浅,启发我在教学生涯中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获得巨大成功,先后荣获“县教学能手”“县优秀教师”“县百名教学标兵”等荣誉,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4.向教学科研型转变
  在这一部书里,陈凯老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特点及自身实际,多方面论述了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实现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他认为,教育教学本来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当只停留在教学实践上时,则对其科学艺术价值还缺乏深切的体验,而一旦踏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征程,就更能领略到其中的风采,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动力来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5.努力学习做人
  陈老师以此为座右铭,他说:“我经常告诫自己,要用真理教育学生,自己就要去实践真理,努力学会做人。”几十年如一日,他时刻践行着教师的价值,不辱使命,他对自己选择做教师终身不悔,他说:“正是这一选择,使我终身能与知识相伴,并在学习和传播知识中使自己也充实起来;正是这一选择,使我能朝夕与生气勃勃的学生相处,并在和他们相处中使自己也年轻起来;正是这一选择,使我经常告诫自己,要在教学中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从而使自己在做人上不敢有所懈怠;正是这一选择,使我作为一个园丁,能把自己这滴水,洒在教育这块亟待开垦的土地上,从而使自己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事业中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如果你对如何当一名合格教师还找不到答案,如果你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价值还缺乏理解,请你读一读《我怎样做教师》这本书,它虽然不是什么鸿篇巨著,也不是所谓的名家名著,只不过是一位一线教师的肺腑之言,但我相信会给你许多帮助,说不定会受益终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中学)
其他文献
从小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能提升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著名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建立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理念,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应当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开展小班特色活动拍手脚节奏活动的过程中,除了借助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理论为支持外,还不断创新研究,琢磨出了一些行之
叶圣陶先生曾明示:“凡是干的、玩的、想的,觉得有意思就写,一两句也可以。”这种不拘形式、不求长短章法的日记克服了习作教学的诸多弊病,很受小学生欢迎。在日记教学中,我把自由还给学生,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述,让学生从自我愿望出发,题目自拟,内容自选,体裁自定,尽量减少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多去大自然中收集素材,多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感受生活,并勤于思考,从小事中见到大问题
一、“谁来请”—教师  1.第一“机”:情境的创设,课堂的导入  通常导入的设计更容易犯的错误是过于强调引人入胜,或是知识的承上启下。这两种无论是太生活化还是太理论化,都忽略了情境的创设是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它应该构建一个贯穿于整堂课的问题框架,并传递给学生一个真实且具有挑战性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在本框教学中,我尝试通过本土的图片和鲜活的事例来将课本上第100页乡村打牌赌博现象及危害重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能找出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过一些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和初步建模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渗透分类思想,增强应用意识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受现实世界的美与数学的关系,通过运用数学知识可以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究、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锻炼意志与品质,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展示等,培养学生
小学思品教学是一个“雕琢心中的天使”的过程,能给儿童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让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一颗追寻思想的心,一颗阳光生活的心”,这是思品学科所必须承载的任务。综观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求索的少;学生盲目接受书本观点的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结论的少。而情境教学独具魅力,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想象、思考进入情境,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基于以上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做到“三会”,即会读书、会教书、会写书。会读书就是要爱读书,读好书;会教书就是要注重教学反思、同伴互助和课题研究;会写书就是要养成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的良好习惯,用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教学。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读书;教书;写书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教师的业务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学的需要不断提高。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认为就
现在完成时的教学是初中英语时态教学的难点,是时态教学中出现的学习低谷之一。在学这种时态前,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成绩也很好;当学这种时态时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也能平稳过渡,得到能力提升。  一、常规教学法  1.数轴记用法  初中所学的现在完成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已完成用法,也叫影响性用法;另一种是未完成用法,也叫持续性用法。两种用法可以用数轴记忆:  (1)已完成用法(影响性用法):该用
摘 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的辅助作用已经不止局限于教学活动,它的领域可以开拓到日常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通过浅谈电子白板在幼儿园绘本表演中的作用,将电子白板的功能进一步扩大,为幼儿园工作的开展提供更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电子白板;表演活动;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是基于PC机的一种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输入设备,它通过与投影机、计算机的联机使用,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轻松实现书写、标注
曾几何时,许多人或许情有所钟、甘为人梯,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学校;或许由于阴差阳错,还未真正想清楚是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走进了学校;或许是因无别的道路可以选择,迫于无奈而不得不走进学校……  现在摆在面前的事实只有一个,自己已经成为教师。那么,对待现实的愿望与信念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  “当好______教师!无愧于这一职业与称号。”  “当______好教师!无愧于这一事业与人生。”  当今时代
犹记得当年高考成功结束时,正在上高一的表弟送给我一个QQ号,以示祝贺,并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将会高频率地使用QQ,特别是‘QQ群’将会给我们带来特别大的帮助。”  对于表弟的话,我一天天地体会到了,特别是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QQ群”有效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班级“QQ群”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的运用  自参加工作至今,我已建立了七个班级“QQ群”。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