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会计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也引发了一些深层次的管理矛盾。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具有监督的职能,这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已被广为认同和接受。所谓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这一工作便于及时发现、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进行。通过会计监督,一方面能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由此可知,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过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监督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因此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单位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监督流动资金的使用,保证流动资金的完整与合理;监督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促使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益;监督本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检查其完成国家预算情况;监督其遵守财政政策和财经纪律的情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会计监督根据各种合法制度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督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
二、消防部队会计监督的现状
应该看到,目前消防部队的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制度也在逐渐完善,效果较为明显。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乱挤乱摊成本、费用、截留或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设置多套账、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等方面。这些现象都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地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另外,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因此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如此循环下去,会计监督的职能将会无止尽地淡化下去。因此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消防部队的当务之急。
三、消防部队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会计监督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不力。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有的单位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另外,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如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部门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很多单位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消防部队的财务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经费开支日益复杂,如果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不健全,势必很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第二,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消防部队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第三,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单位中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者,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第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一般来说,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于会计之手,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消防部队会计人员虽解决了量方面的问题,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造成部分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唯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四、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我国的会计工作与国际接轨力度不断加强。但是消防部队的经费开支日益复杂,各项财务收支计划要求更严密、更具体、更科学,对财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防范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种种弊端,就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力图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
第一,完善监督法规。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式和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发展,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财务监督规章制度,对维护加强财务监督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通过立法建设予以解决。因而,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不力,问题还在于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因此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不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要加大内部监督的程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是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并且要推行会计委派制,以有效改变有些会计人员屈从领导压力而造假的现象。另外,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通过人员的定期轮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还可参照地方设立部队注册会计师专门组织,统管消防部队审计事务。
第三,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还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消防部队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以此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第四,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其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能加强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同时,为了适应现代监督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第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消防部队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根本。如今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越来越被管理当局、单位领导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所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一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二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具备这样素质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三是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四是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社会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地、顺利地实施。
(作者单位:武警重庆市消防总队)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具有监督的职能,这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已被广为认同和接受。所谓会计监督就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据各项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通过记录、计算、分析、检查等方法,对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监控和经常性的检查。这一工作便于及时发现、纠正会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依法查处可能存在的舞弊造假,确保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进行。通过会计监督,一方面能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另一方面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经常、及时的监督。由此可知,会计监督的主体是经过授权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其监督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其所引起的资金运动,因此会计监督的内容覆盖单位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监督流动资金的使用,保证流动资金的完整与合理;监督成本和商品流通费用,促使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效益;监督本单位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检查其完成国家预算情况;监督其遵守财政政策和财经纪律的情况,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会计监督根据各种合法制度来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理性以及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会计监督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督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督体系。
二、消防部队会计监督的现状
应该看到,目前消防部队的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制度也在逐渐完善,效果较为明显。但现阶段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乱挤乱摊成本、费用、截留或隐瞒收入、私设“小金库”、设置多套账、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等方面。这些现象都严重阻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会计监督职能的弱化。一方面会计监督不力,会计工作者往往要无条件地服从管理者的意志,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会计工作中有些概念混淆,致使工作开展不利。另外,由于会计监督不力以及概念不清,因此会计监督的效果不佳。如此循环下去,会计监督的职能将会无止尽地淡化下去。因此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是消防部队的当务之急。
三、消防部队会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会计监督约束机制不全,使得会计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导致会计监督不力。新的《会计法》虽已颁布,但有的单位在新的财务制度运行之后,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没有按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使得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会计管理混乱。另外,在会计监督过程中有些概念很模糊,如会计监督、审计监督概念模糊,执法部门职责、权限有待明确。很多单位将审计监督等同于会计监督,而事实上审计监督是对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它侧重于事后监督,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督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随着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消防部队的财务正规化建设不断加强,经费开支日益复杂,如果会计制度和核算体系不健全,势必很难以适应复杂多样的经济活动。
第二,管理体制不全,内部控制制度失调。消防部队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全,主要体现在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第三,单位负责人的约束机制不全,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目前,在一些单位中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账,办理违法会计事项,从而使得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者,不能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破坏了正常的会计工作。
第四,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有待加强。一般来说,虚假的会计信息也是出自于会计之手,因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消防部队会计人员虽解决了量方面的问题,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而且有的还是无证上岗,造成部分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弱,自我管制能力差,唯命是从,在权大于法的思想支配下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在所难免。
四、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我国的会计工作与国际接轨力度不断加强。但是消防部队的经费开支日益复杂,各项财务收支计划要求更严密、更具体、更科学,对财务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防范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种种弊端,就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力图有效地实施会计监督。
第一,完善监督法规。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式和消防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发展,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财务监督规章制度,对维护加强财务监督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通过立法建设予以解决。因而,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单位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曝光;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第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监督不力,问题还在于还未意识到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对内部监督还存在着很多误解,因此监督能力弱化,会计信息不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要加大内部监督的程度,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主要是体现在: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这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的关键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这样就使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者相联系,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并且要推行会计委派制,以有效改变有些会计人员屈从领导压力而造假的现象。另外,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通过人员的定期轮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还可参照地方设立部队注册会计师专门组织,统管消防部队审计事务。
第三,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还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社会审计监督是指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根据有关规定,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对依法公开披露的单位会计报告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消防部队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以此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第四,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其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能加强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同时,为了适应现代监督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法律负责。
第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加强消防部队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根本。如今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越来越被管理当局、单位领导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所以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一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二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具备这样素质的会计人员才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三是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低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所以要注意会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四是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因为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也承担着一定的风险,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在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能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明确的理解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社会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地、顺利地实施。
(作者单位:武警重庆市消防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