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正在一步步地步入城镇化,经济结构也在逐步发生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何做好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本文主要讨论的一个问题。针对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如何有更近一步的联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让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关系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逐渐变成了不可或缺一项新兴职业,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针对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如何有更近一步的联系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让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建筑设计
建筑设計是从我国古代到今天建筑经验一步步累积形成的。在我国古代,对于建筑设计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多是工程建造者在建造过程中,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结合建筑物主人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边修建边设计[1]。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建筑文化积累的越来越多,各种建筑经验经过历史的不断更替发展代代相传,符合现代发展的建筑设计文化体系逐渐形成。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者要根据一个个细小的方面,对后期的施工过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控,要在设计期就能想好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一个可行的对策。当然,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片面的指代在建筑过程中的设计,还要注意与供暖,电气,消防,绿化,给排水等与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统筹结合。
2、环境艺术设计
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逐渐对深层次的物质方面的丰富有了要求,高标准也逐渐转向了精神领域。环境艺术就是在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之后对生活环境的一个新的要求。
环境设计涉及的层面很广,包括了对环境质量的检测,空间布局的研究,色彩搭配方式,日照光线的程度以及环境状况的可持续发展,完美地将现代科技,艺术氛围,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2]。
建筑物布局是环境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着周边的各种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目前的状态下,对于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之间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关工程师可以慢慢将两种设计糅合,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
3.1二者之间的联系
建筑是其周围环境的一个体现,它的布局,是对环境的一个修饰,也同样可能是对环境的一个“污染”[3]。在建筑物设计建造的过程中,是否与周围环境有冲突,在造型,颜色方面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不能过于突兀。这些都是在建筑物建造初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尽量减少后期在改善环境所浪费的不必要费用。
而我们都知道的是,建筑物在拆除,建造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资源。理论上,在环境改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绿化,对小区周围环境的小小的改造,耗费是较少的,二者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过程。但是大多情况下,环境是一个不太容易去做调整变化的环境,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季节因素,让环境做出变化是很困难的。因此情况下,是需要建筑去适应环境的,环境通过合格美观的建筑得到一个很好的点缀,建筑也因为和周围环境的适合适应更加美观。
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地地域景观的一个展示,凸显出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的理念。
3.2二者和谐发展的方法
3.2.1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保护环境的理念
好的建筑能够升华周围环境,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要额外考虑到对周围自然环境会产生的影响。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环保理念是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人们往往会对能直接给人造成刺激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官格外注意,但对我们生活中的环境质量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国家近年来对于雾霾的治理花了很大的功夫,改善成效也是很可观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是在某地区雾霾现象足够影响人正常生活时才幡然醒悟的,开始了对雾霾的大力治理。这也进一步说明空气质量问题在现实的建设过程中是容易被忽视的。在建筑工程中,最好采用一些对空气污染较轻的节能环保原料,在改善空气方面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2在建筑设计中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原材料,能源的节约[4]。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尽量注意所选施工设备的材质,尽量选择耐久度高一点的材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一方面是能够节约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环保也有着巨大的意义。例如,在施工阶段,合理的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运用到工程里。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合理地解决工地上工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做饭,洗漱用的热水都可以通过太阳能获取,减少煤炭的使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损害。
3.2.3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
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的自然,它更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建筑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整体的生态环境。在建造前有一个统筹的过程,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不科学行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某地在初期建造过程中,为了开拓出更多的居住地,开垦出更多的维持正常生活的田地,砍伐了大量的森林。导致动物数量锐减,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几年后,洪水蝗灾接踵而至,对该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在先期发展阶段,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对于人类的意義,更多的是对整个生态圈的重大作用。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有机会走出更广阔的地方看看,人们的眼界也在不断提升,对现代建筑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在建筑本身美观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融合,达到整体的和谐美观。建筑设计也由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加大对于建筑设计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筑设计的水平才能真正地被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岚.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四川建材,2015(6):83-85.
[2]高伟.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14-00014.
[3]杨善熹.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001-00001.
[4]韩舒尧.对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7(2):41-41.
关键词: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关系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逐渐变成了不可或缺一项新兴职业,这是人类对美的追求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结果,针对建筑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如何有更近一步的联系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让二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1、建筑设计
建筑设計是从我国古代到今天建筑经验一步步累积形成的。在我国古代,对于建筑设计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大多是工程建造者在建造过程中,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结合建筑物主人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边修建边设计[1]。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的建筑文化积累的越来越多,各种建筑经验经过历史的不断更替发展代代相传,符合现代发展的建筑设计文化体系逐渐形成。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者要根据一个个细小的方面,对后期的施工过程有一个全面的把控,要在设计期就能想好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一个可行的对策。当然,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片面的指代在建筑过程中的设计,还要注意与供暖,电气,消防,绿化,给排水等与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方面统筹结合。
2、环境艺术设计
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人们就逐渐对深层次的物质方面的丰富有了要求,高标准也逐渐转向了精神领域。环境艺术就是在人们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之后对生活环境的一个新的要求。
环境设计涉及的层面很广,包括了对环境质量的检测,空间布局的研究,色彩搭配方式,日照光线的程度以及环境状况的可持续发展,完美地将现代科技,艺术氛围,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2]。
建筑物布局是环境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也要时刻关注着周边的各种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目前的状态下,对于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二者之间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关工程师可以慢慢将两种设计糅合,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
3.1二者之间的联系
建筑是其周围环境的一个体现,它的布局,是对环境的一个修饰,也同样可能是对环境的一个“污染”[3]。在建筑物设计建造的过程中,是否与周围环境有冲突,在造型,颜色方面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不能过于突兀。这些都是在建筑物建造初期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尽量减少后期在改善环境所浪费的不必要费用。
而我们都知道的是,建筑物在拆除,建造过程中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资源。理论上,在环境改造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绿化,对小区周围环境的小小的改造,耗费是较少的,二者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融合的过程。但是大多情况下,环境是一个不太容易去做调整变化的环境,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季节因素,让环境做出变化是很困难的。因此情况下,是需要建筑去适应环境的,环境通过合格美观的建筑得到一个很好的点缀,建筑也因为和周围环境的适合适应更加美观。
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结合,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地地域景观的一个展示,凸显出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的理念。
3.2二者和谐发展的方法
3.2.1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保护环境的理念
好的建筑能够升华周围环境,但是在设计过程中要额外考虑到对周围自然环境会产生的影响。自然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环保理念是现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人们往往会对能直接给人造成刺激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官格外注意,但对我们生活中的环境质量是最容易被忽略掉的。国家近年来对于雾霾的治理花了很大的功夫,改善成效也是很可观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是在某地区雾霾现象足够影响人正常生活时才幡然醒悟的,开始了对雾霾的大力治理。这也进一步说明空气质量问题在现实的建设过程中是容易被忽视的。在建筑工程中,最好采用一些对空气污染较轻的节能环保原料,在改善空气方面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2在建筑设计中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原材料,能源的节约[4]。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尽量注意所选施工设备的材质,尽量选择耐久度高一点的材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对自然资源的节约,一方面是能够节约工程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可再生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环保也有着巨大的意义。例如,在施工阶段,合理的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运用到工程里。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合理地解决工地上工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做饭,洗漱用的热水都可以通过太阳能获取,减少煤炭的使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损害。
3.2.3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保护的理念
自然不仅仅是人类的自然,它更是所有生物共同生活的家园。人类对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建筑过程中,要注意维护整体的生态环境。在建造前有一个统筹的过程,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不科学行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某地在初期建造过程中,为了开拓出更多的居住地,开垦出更多的维持正常生活的田地,砍伐了大量的森林。导致动物数量锐减,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几年后,洪水蝗灾接踵而至,对该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由此可见,在先期发展阶段,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对于人类的意義,更多的是对整个生态圈的重大作用。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有机会走出更广阔的地方看看,人们的眼界也在不断提升,对现代建筑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在建筑本身美观的基础上,更多的是要注重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融合,达到整体的和谐美观。建筑设计也由此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研究,加大对于建筑设计和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筑设计的水平才能真正地被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岚.浅谈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四川建材,2015(6):83-85.
[2]高伟.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14-00014.
[3]杨善熹.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探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001-00001.
[4]韩舒尧.对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关系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7(2):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