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手术治疗跟骨严重骨折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66足)跟骨严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手术切口复位,行钢板内固定术,并接受植骨填补缺损治疗,同时施以全程护理干预,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64例患者骨性均愈合,未出现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无软组织感染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状况,优良率达90.63%。结论 :予以跟骨严重骨折患者及时复位、内外固定处理及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可促进骨功能早日康复。
关键词:跟骨骨折;复位;内外固定;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2-0073-01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66足)跟骨严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跟骨严重骨折患者64例(66足)为研究对象,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性占有34例,女性有30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在(41.23±2.61)岁之间。致伤原因:6例钝器砸伤,12例高空坠落,30例车祸,其他16伤;17例合并全身其他骨折,6例双侧骨折;47足左跟骨骨折,19足右跟骨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44足Ⅲ型,22足Ⅳ。
1.2 一般方法
1.2.1 术前护理与手术方法
待患者入室后,予以CT或其他检查,观察创伤状况,完毕后予以清创处理。基于硬膜外麻醉后,施以止血带,采用双氧水+0.9%氯化钠溶液,对创面进行冲洗,并应用碘伏行创面浸泡。于2min后彻底清除原创口异物,留取血供软组织,采用环丙沙星对伤口进行反复冲洗。按照患者骨折部位,择取合适体位,选择L形切口置入,沿着外踝尖方向向上推移5.2cm左右,基于跟腱与腓骨间,顺着跟腱走行直达外踝下方1.8cm左右部位,于弧形伸展达至第5跖骨基底部,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紧挨外侧壁,自下而上将全厚皮瓣剥离,暴露跟距关节。接着,取3枚直径大约为2mm左右的克氏针,将其钉在骰骨、距骨颈以及外踝上,牵拉皮瓣,暴露跟骨外侧壁,翻转距下关节面,促使其置入跟骨体内。于跟骨结节后下方置入1枚斯氏针(直径约为3.5mm),行牵引复位。向后下方牵引斯氏针,将骨膜剥离器置入跟骨体内,撬起塌陷距下关节面,以下关为模板,行复位距下关节面解剖处理,置入1枚斯氏针,基于C型臂x线机直视下,促使骨折块复位。复位后,留置胶片,并将伤口关闭。
1.2.2 术后护理
在术后,必须要主要四个方面:(1)病情观察。取平卧位,于6h后放置引流器,分析引流管畅通状况,完善引流量记录。此外,保证患肢较心脏水平高,观察伤口渗血等情况;(2)伤口护理。定时更换敷料,观察渗血状况;(3)康复锻炼。予以早起功能训练指导,晚期予以负重行走指导。术后24h1可行膝关节、踝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伸缩活动,按照恢复状况,适当加减活动量与活动幅度。术后3个月可负重行走;(4)出院指导。于出院前,告知患者行继续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定期来院复查,检查骨折端移位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纠正。
1.3 观察指标
采用Fernandez跟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观察患者手术效果,并分析患者骨折愈合与并发症发生等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骨性均愈合,未发现现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现象,无软组织感染,内固定未出现松动、断裂等状况,手术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后优良率达90.63%(58/64)。
3 讨论
跟骨骨折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属于关节粉碎性骨折,骨折关节面多表现为移位、凹陷,易波及到距下关节面、软组织、皮肤,如处理不及时,极其容易诱发创伤性距下关节炎、关节僵硬以及足跟疼痛等并发症[1]。在临床上,前期主要是对创口行冲洗消毒处理,考虑到软组织肿胀状况,过早手术易影响术野暴露程度与骨折复位、内固定处理效果,故待软组织水肿消退后进行手术[2]。本文研究显示,手术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后优良率达90.63%,提示手术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究其根源,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护理术前护理包括心理干预、营养护理、肢体护理等,及时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保证营养供给平衡,避免软组织损伤。而术后康复性护理包括初期膝关节、踝关节屈伸活动以及股四头肌伸缩锻炼,按照患者恢复状况予以负重行走指导,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3]。
综上所述,予以跟骨严重骨折患者及时复位、内外固定处理,并对软组织损伤进行综合处理,加以手术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可保证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效果,调节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骨功能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谢哲华,汤智群.跟骨严重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318-319.
[2]田守权,黄传焕,曾启清.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03):209-210.
[3]张美茹,杨素萍.细节护理在外固定架治疗跟骨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0:327-328.
关键词:跟骨骨折;复位;内外固定;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2-0073-01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66足)跟骨严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跟骨严重骨折患者64例(66足)为研究对象,均经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男性占有34例,女性有30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在(41.23±2.61)岁之间。致伤原因:6例钝器砸伤,12例高空坠落,30例车祸,其他16伤;17例合并全身其他骨折,6例双侧骨折;47足左跟骨骨折,19足右跟骨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标准,44足Ⅲ型,22足Ⅳ。
1.2 一般方法
1.2.1 术前护理与手术方法
待患者入室后,予以CT或其他检查,观察创伤状况,完毕后予以清创处理。基于硬膜外麻醉后,施以止血带,采用双氧水+0.9%氯化钠溶液,对创面进行冲洗,并应用碘伏行创面浸泡。于2min后彻底清除原创口异物,留取血供软组织,采用环丙沙星对伤口进行反复冲洗。按照患者骨折部位,择取合适体位,选择L形切口置入,沿着外踝尖方向向上推移5.2cm左右,基于跟腱与腓骨间,顺着跟腱走行直达外踝下方1.8cm左右部位,于弧形伸展达至第5跖骨基底部,将皮肤、皮下组织切开,紧挨外侧壁,自下而上将全厚皮瓣剥离,暴露跟距关节。接着,取3枚直径大约为2mm左右的克氏针,将其钉在骰骨、距骨颈以及外踝上,牵拉皮瓣,暴露跟骨外侧壁,翻转距下关节面,促使其置入跟骨体内。于跟骨结节后下方置入1枚斯氏针(直径约为3.5mm),行牵引复位。向后下方牵引斯氏针,将骨膜剥离器置入跟骨体内,撬起塌陷距下关节面,以下关为模板,行复位距下关节面解剖处理,置入1枚斯氏针,基于C型臂x线机直视下,促使骨折块复位。复位后,留置胶片,并将伤口关闭。
1.2.2 术后护理
在术后,必须要主要四个方面:(1)病情观察。取平卧位,于6h后放置引流器,分析引流管畅通状况,完善引流量记录。此外,保证患肢较心脏水平高,观察伤口渗血等情况;(2)伤口护理。定时更换敷料,观察渗血状况;(3)康复锻炼。予以早起功能训练指导,晚期予以负重行走指导。术后24h1可行膝关节、踝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伸缩活动,按照恢复状况,适当加减活动量与活动幅度。术后3个月可负重行走;(4)出院指导。于出院前,告知患者行继续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定期来院复查,检查骨折端移位状况,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纠正。
1.3 观察指标
采用Fernandez跟骨骨折功能评分标准,观察患者手术效果,并分析患者骨折愈合与并发症发生等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骨性均愈合,未发现现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现象,无软组织感染,内固定未出现松动、断裂等状况,手术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后优良率达90.63%(58/64)。
3 讨论
跟骨骨折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多因高能量损伤所致,属于关节粉碎性骨折,骨折关节面多表现为移位、凹陷,易波及到距下关节面、软组织、皮肤,如处理不及时,极其容易诱发创伤性距下关节炎、关节僵硬以及足跟疼痛等并发症[1]。在临床上,前期主要是对创口行冲洗消毒处理,考虑到软组织肿胀状况,过早手术易影响术野暴露程度与骨折复位、内固定处理效果,故待软组织水肿消退后进行手术[2]。本文研究显示,手术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后优良率达90.63%,提示手术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究其根源,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护理术前护理包括心理干预、营养护理、肢体护理等,及时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保证营养供给平衡,避免软组织损伤。而术后康复性护理包括初期膝关节、踝关节屈伸活动以及股四头肌伸缩锻炼,按照患者恢复状况予以负重行走指导,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3]。
综上所述,予以跟骨严重骨折患者及时复位、内外固定处理,并对软组织损伤进行综合处理,加以手术护理与康复锻炼指导,可保证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效果,调节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骨功能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谢哲华,汤智群.跟骨严重骨折手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318-319.
[2]田守权,黄传焕,曾启清.两种固定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1(03):209-210.
[3]张美茹,杨素萍.细节护理在外固定架治疗跟骨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0:327-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