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熬时刻 硬核展会来了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线下会展全部取消了实体展示,对会展业造成了巨大影响。据有关机构比对2018年度中国会展业年度报告测算,今年1~6月停办、未办的2000平方米以上展览6000多场,50人以上的专业会议80多万场、万人以上的节庆活动8万多场,直接影响产值约3500多亿人民币。
在众多不确定的因素下,intertextile大湾区面辅料展的如期举办,无疑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强烈的积极信号。朱波,一家从事纱线、面料相关业务的上海企业负责人。与大多数企业一样,上半年他的日子并不太好过。他承认,这场疫情对他的影响远超出了最初的想象,今年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先活下来。现在,他亟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商贸合作平台去维系、拓展自己的业务。“最近几个月一直想参加纺织类的专业展会,寻找一些新的商机。但因为疫情原因,原订举办的行业展会全部推迟或取消了。”他谈道,“近期,其他各类展会已经开始恢复举办了,疫情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也正在逐渐变小,我对intertextile面辅料展充满期待。作为今年行业内的首场大型联合展会,我到现场,就是为了看一下近半年来各企业研发、推出的新产品,了解一下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寻找一些新商机。”
过去几个月低迷的市场,让哈尔滨宁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波颇感无奈。他预计今年下半年的订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前几个月,公司业务非常惨淡,基本没有大订单,即便是已经接到的订单,价格也普遍偏低。”出于对往届春秋季联展的信任,他比较看好本届展会。“之前的联合展会组织有序、高效、安全,为企业接触市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认为,大湾区纺博会同样也是一个宣传我们产品的很好的平台,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产品与客户见面。”
展会上,众多展团携实力企业与展品亮相。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展团集结了诸多基地企业,代表棉、麻、毛、丝、新材料产品等各领域的领军企业,以面料为载体彰显了中国纺织的创新成果;绍兴越城区展团以“越时尚、越世界”为主题,携近80家企业集中亮相,展示了绍兴作为著名纺织名城走向世界的积极姿态;盛泽展团携百余家企业,以1600余平方米的展位集中亮相,展现了“中国绸都”的全新风采。

数十个买家组成了阵容奢华的“超级买家团”,服装品牌设计师、品牌采购、买手、设计师品牌主理人、网红品牌主理人、电商平台采购决策人等专业买家,都选择大湾区面辅料展作为疫后第一站,纷纷到场接洽采购。佛山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采购团负责人在谈到参加展会的体会时说:“本届大湾区面辅料展是今年第一个面辅料方面的专业展会,行业企业期盼已久,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的企业都非常愿意前来采购。”
率领风气之先 引流优质客户
目前,我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纺织服装集散地,一个是华东长三角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另一个是大湾区、珠三角地区,包括东莞、广东,再延伸一点可以到达福建,两个地区都是我国出口贸易业务往来的大窗口。受疫情影响,本届大湾区面辅料展更是承载了众多责任与期待。
intertextile面辅料展每年春秋两季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辐射区域主要在华东地区,对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周围市场、集群都有着很大的发展、带动作用。不少企业相信,intertextile面辅料展在大湾区的亮相,一定会对珠三角地区的纺织企业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作为intertextile面辅料展的金牌硬核展商,鲁泰集团在本届展会上充分彰显了自己的实力。据公司战略市场部高管张威博士介绍:“过去我们一直将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会作为公司参展重点,今年大湾区面辅料展我们也非常重视,希望通过这种比较大的展会平台,去充分展示我们的企业形象。”张威说,他们比较在意展会的最终影响力,如果展会的影响力大,公司肯定会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投入。他认为,评判展会影响力大小,通常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展会,公司是否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展会,公司是否能够获取一些优质客户。“intertextile面辅料展显然是口碑在线的。”
由于全球范围的疫情还处在持续,尽管目前市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偏于低迷,但不少展商相信,疫情也是一块试金石,大湾区面辅料展观众的含金量没有令他们失望。海宁天一纺织有限公司金卫对展会有着自己的判断:“大湾区是国内最大的成衣品牌聚集地,一直率领着风气之先,内地同行从7月份的展会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需求,某种意义上,大湾区面辅料展给上下游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带来了良好的引流效果。”
收获盛夏大湾 锁定金秋沪上
针对大湾区面辅料展展会现场人气较好,商贸氛围高热的现象,连续两天走访参展企业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会长徐迎新表示:“疫情让纺织行业上半年展会逐一延迟或取消,作为中国纺联首个线下展会,2020大湾区国际纺织服装服饰博览会肩负重任。主办方迅速筹备,并积极组织大批专业买家到场接洽,实现将专业买家的需求与展商的新产品精准对接。同时,合理运用直播等形式扩大展会传播边界,构建全新、充满活力的产业协同机制,将持续推动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为推动纺织高质量发展,行业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
徐迎新预计,下半年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销售和外贸或将出现从负转为正的增长趋势,尤其是纺织产品、防护用品等将大幅增长。随着贸易结构出现变化,国内国际市场将逐步恢复,降幅将逐渐缩窄,行业发展信心有望得到进一步提振。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0,intertextile一直 在着力搭建释能平台,帮助企业柔性落地商贸需求: 7月大湾区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會帮助纺织企业对接市场,直面买家;9月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将再次与纺织企业一道,奋进、拼搏、前行,助力消费回暖,提振行业信心。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线下会展全部取消了实体展示,对会展业造成了巨大影响。据有关机构比对2018年度中国会展业年度报告测算,今年1~6月停办、未办的2000平方米以上展览6000多场,50人以上的专业会议80多万场、万人以上的节庆活动8万多场,直接影响产值约3500多亿人民币。
在众多不确定的因素下,intertextile大湾区面辅料展的如期举办,无疑为行业发展带来了强烈的积极信号。朱波,一家从事纱线、面料相关业务的上海企业负责人。与大多数企业一样,上半年他的日子并不太好过。他承认,这场疫情对他的影响远超出了最初的想象,今年最大的任务就是要先活下来。现在,他亟须找到一个合适的商贸合作平台去维系、拓展自己的业务。“最近几个月一直想参加纺织类的专业展会,寻找一些新的商机。但因为疫情原因,原订举办的行业展会全部推迟或取消了。”他谈道,“近期,其他各类展会已经开始恢复举办了,疫情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也正在逐渐变小,我对intertextile面辅料展充满期待。作为今年行业内的首场大型联合展会,我到现场,就是为了看一下近半年来各企业研发、推出的新产品,了解一下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寻找一些新商机。”
过去几个月低迷的市场,让哈尔滨宁力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波颇感无奈。他预计今年下半年的订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前几个月,公司业务非常惨淡,基本没有大订单,即便是已经接到的订单,价格也普遍偏低。”出于对往届春秋季联展的信任,他比较看好本届展会。“之前的联合展会组织有序、高效、安全,为企业接触市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认为,大湾区纺博会同样也是一个宣传我们产品的很好的平台,我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拿出了自己最好的产品与客户见面。”
展会上,众多展团携实力企业与展品亮相。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展团集结了诸多基地企业,代表棉、麻、毛、丝、新材料产品等各领域的领军企业,以面料为载体彰显了中国纺织的创新成果;绍兴越城区展团以“越时尚、越世界”为主题,携近80家企业集中亮相,展示了绍兴作为著名纺织名城走向世界的积极姿态;盛泽展团携百余家企业,以1600余平方米的展位集中亮相,展现了“中国绸都”的全新风采。

数十个买家组成了阵容奢华的“超级买家团”,服装品牌设计师、品牌采购、买手、设计师品牌主理人、网红品牌主理人、电商平台采购决策人等专业买家,都选择大湾区面辅料展作为疫后第一站,纷纷到场接洽采购。佛山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采购团负责人在谈到参加展会的体会时说:“本届大湾区面辅料展是今年第一个面辅料方面的专业展会,行业企业期盼已久,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的企业都非常愿意前来采购。”
率领风气之先 引流优质客户
目前,我国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纺织服装集散地,一个是华东长三角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另一个是大湾区、珠三角地区,包括东莞、广东,再延伸一点可以到达福建,两个地区都是我国出口贸易业务往来的大窗口。受疫情影响,本届大湾区面辅料展更是承载了众多责任与期待。
intertextile面辅料展每年春秋两季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辐射区域主要在华东地区,对于江苏、浙江、上海等周围市场、集群都有着很大的发展、带动作用。不少企业相信,intertextile面辅料展在大湾区的亮相,一定会对珠三角地区的纺织企业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作为intertextile面辅料展的金牌硬核展商,鲁泰集团在本届展会上充分彰显了自己的实力。据公司战略市场部高管张威博士介绍:“过去我们一直将intertextile春夏面辅料展会作为公司参展重点,今年大湾区面辅料展我们也非常重视,希望通过这种比较大的展会平台,去充分展示我们的企业形象。”张威说,他们比较在意展会的最终影响力,如果展会的影响力大,公司肯定会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投入。他认为,评判展会影响力大小,通常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展会,公司是否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展会,公司是否能够获取一些优质客户。“intertextile面辅料展显然是口碑在线的。”
由于全球范围的疫情还处在持续,尽管目前市场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偏于低迷,但不少展商相信,疫情也是一块试金石,大湾区面辅料展观众的含金量没有令他们失望。海宁天一纺织有限公司金卫对展会有着自己的判断:“大湾区是国内最大的成衣品牌聚集地,一直率领着风气之先,内地同行从7月份的展会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需求,某种意义上,大湾区面辅料展给上下游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带来了良好的引流效果。”
收获盛夏大湾 锁定金秋沪上
针对大湾区面辅料展展会现场人气较好,商贸氛围高热的现象,连续两天走访参展企业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会长徐迎新表示:“疫情让纺织行业上半年展会逐一延迟或取消,作为中国纺联首个线下展会,2020大湾区国际纺织服装服饰博览会肩负重任。主办方迅速筹备,并积极组织大批专业买家到场接洽,实现将专业买家的需求与展商的新产品精准对接。同时,合理运用直播等形式扩大展会传播边界,构建全新、充满活力的产业协同机制,将持续推动行业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为推动纺织高质量发展,行业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
徐迎新预计,下半年包括纺织、服装在内的销售和外贸或将出现从负转为正的增长趋势,尤其是纺织产品、防护用品等将大幅增长。随着贸易结构出现变化,国内国际市场将逐步恢复,降幅将逐渐缩窄,行业发展信心有望得到进一步提振。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0,intertextile一直 在着力搭建释能平台,帮助企业柔性落地商贸需求: 7月大湾区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博览會帮助纺织企业对接市场,直面买家;9月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将再次与纺织企业一道,奋进、拼搏、前行,助力消费回暖,提振行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