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吃紧,新的形势对文秘专业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三个方面阐明了文秘专业大学生如何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势下,努力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积极打造自我竞争优势的措施和办法。
【关键词】文秘专业大学生;打造;自我竞争优势;方法措施
秘书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秘书学的研究,秘书专业的创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兴起的。一旦兴起,其发展犹如暴风骤雨,异常迅猛。全国各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大都有文秘专业。目前,面对全国高校毕业生择业和就业的新形势,尤其是面对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吃紧的现状,现实对文秘专业大学生如何打造自我竞争优势,锤炼自我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文秘人才青黄不接,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成了“大众一族”,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再也不是“皇帝的女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变成了“剩男剩女”;加上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秘书专业是从中文专业衍生而来的,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研究,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较弱。例如,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在面试考查中,许多人不知道行政级别的高低,不知道什么叫隶属关系,更不知道实际工作对各种不同层次秘书的要求。即使有幸录用,大都不能直接上岗,还需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帮教,往往需要较长的过渡期才能适应工作。这种状况不符合当前秘书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文秘专业大学生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加强自我教育,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重视和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对自己选择的专业饱含激情和兴趣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存在形式。”①对自己经过反复考虑慎重填报的志愿、选择的文秘专业,应该充满激情。拥有激情,能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责任感、使命感,能用科学的手段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拥有激情,能坚定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战胜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学习任务;拥有激情,能使人视野开阔,从众多的领域中寻找兴趣点,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向成功之路。孔子在《论语·壅也》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人们在工作、学习的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这三种不同的境界,又有其深刻的内涵和相互递进的关系,意思是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简单而又明了的意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有一句歌词说:“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确实如此。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甚至会“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以为苦。乐在其中的学习,苦中有乐,学习的喜悦随之而来。大学生应当努力珍惜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课堂听讲、图书资源、搜索网络、旁听讲座、社团活动、外出打工、交友叙谈、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广泛接触书本和社会。
首先,应科学地利用和安排时间,围绕自己的专业有重点地读书,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文秘专业是一门政治性、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学科里有很多不同的领域,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人们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是人们步入社会之路引。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眼界开阔了,自然会对专业里的某一个领域感兴趣。
其次,在充满激情和浓郁的兴趣中提高学习时效,认准目标。即在同样多的时间里,产生更大的学习效益,特别是要重视近期和当天的计划。一切宏伟目标、长远打算,都要落实在每天的活动之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抓住今天是最现实的。如果抓不住今天,老是等待明天,明天就会不可靠。我们应在激情中追寻读书兴趣,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目标。我们必须明白:激情和兴趣都不是最后的目标。
再次,激情和兴趣发生转移时,应及时调整。如果你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不是文秘,而在别处,就可以尝试学习鲁迅先生和孙中山先生,去转系、转专业学习。但也不必把任何一种兴趣的发展道路完全断绝,在专业(职业)目标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再重新作出最佳抉择。
二、围绕自己选择的专业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我们亲历有些大学生在面试时,遇到棘手的问题,总是爆出一句这样的话:“老师没讲过”。我们应当知道,课堂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学校好像一艘渡船,老师犹如一个艘公,只是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到知识的彼岸。到达彼岸之后,脚下的路该如何走,唯一可靠的人,是自己;学校老师交给你的只是一些常用的、普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至于自我创新型学习能力的提升,发现、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关键还在于加强自我学习。当前高校文秘专业的大学生大多社会阅历浅,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文秘专业人员应有的知识积累能力、思辨能力和临机处置的思维能力,对政府机关、学校和企业办公室工作知之甚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打破就业难的瓶颈,关键要靠大学生自己在大学期间,把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目标。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秉承“自信、自重”的信念,培养自信心。
在我们所接触的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人群中,看到招聘会上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就觉得大学生已经不值钱了,认为竞争十分激烈近乎残酷,有人望而却步,有人甚至自动放弃招聘机会;还有人则轻视秘书这个职业,认为:秘书嘛,不就是抄抄写写看看报,接接电话跑跑腿,围着领导转转圈,绕着饭桌敬敬酒,谈不上要有过硬的知识根基。无论是“放弃”还是“轻视”,都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秘专业学生的各种优势,构建自信心。
第一,文秘专业学生具有思维优势。人的智能高低和思维优势,是由思维能力的开发训练程度决定的。文秘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培养环境,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认识能力、领会能力等诸种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思维敏捷。尤其是秘书专业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专业化培养,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懂得沟通和交际。在招录过程中和走上工作岗位后,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思维优势和能力,弥补自己实践经验的不足,较为准确地捕捉对方的思想和信息,做到灵机泉涌,左右逢源。
第二,文秘专业学生具有心态优势。无论是在政府机关办公室工作,还是在企业文秘部门就职,都是人的一生之中提高素质的黄金时期。跟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限制性不强,秘书这个职业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说是终身职业。加上中国社会的大背景,秘书职业转换成其他职业的机会最多。当学生迈出学校大门,就会产生一系列意识和心态的转换,这时应该有意识地把初始的社会接触,当成是创业的黄金积累时期。文秘专业学生最容易在工作两三年或更长一些时间,走向行政管理岗位,或者自我创业。许多政界精英都是从秘书起步的,许多商界大腕是从助理开始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跻身秘书或助理行业,就是开创人生伟业最恰当的切入点。
其次,秘书专业必须要有知识和学问作基础。
应该看到:秘书虽然不是某个专业的“专才”,但是一个机关单位的“通才”。秘书部门处于领导机关之下、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中心枢纽位置,秘书要通过文件、会议、会谈、服务或其他方式,发挥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平衡协调、综合处理等作用,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一定的才干智能素养,是难于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因此,文秘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踏踏实实地练就一手硬功夫,才能在踏入社会后立马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目标。
2.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
选择并肯定了自己的专业,明确了文秘专业的优势,接下来就是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美国著名教育家B.F.Skinner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在大学里,谁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自学方法,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谁就能更好地驾驭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先占有一席之地,真正实现自己的优势。
第一,向书本学习——要有精兵在握。著名的文史专家缪钺教授说过:“熟读成诵的书,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思考问题时,也易联想,左右逢源。”并举例说明:“读书如练兵,凡训练有素的精兵,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若乌合之众的散兵,召之不来,来之无用,虽众何用。读书也是同理,精读之书,如精兵在握,随时可用,泛读浏览之书,虽有印象,但不牢固,容易遗忘,要用时也难记起。要下决心像训练精兵那样来掌握基本知识。”②真正会读书的人,不求其多,但要精要,把读过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知识,能消化、吸收和运用。要读好书,就要选得精,读得深,记得熟,这样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反之,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地浏览,所得甚少。这是文秘专业学生不可不注意的问题。
第二,向实践学习——天地万物皆书卷。叶圣陶先生曾经谆谆教导青年学生:“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意谓天地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和知识的源泉。文秘专业学生一定要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语言。学会整理和储存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求知不能仅限于读书,尤其不能忽视实践,这个道理古人早已懂得,实践可以使人得到从书本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知识。流传很广的《增广》就有这么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自觉培养职业素质
习仲勋同志曾在《秘书工作》创刊号中著文说,合格的秘书“应当具有坚强的党性、公正的品德、谦虚的态度、细致的作风;要肯于学习理论和文化,善于总结经验,勤于钻研业务,思想解放开朗,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要说实话,干实事,不尚空谈,不搞形式,有实事求是之意,无虚报浮夸之心;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图虚名,不谋私利;要有强烈的群众观点,办事情、处理问题,必须考虑周到,照顾群众利益,不能漠不关心,脱离群众”。这是习仲勋同志对各级各类秘书的共同要求。下面谈谈自觉培养职业素质的几个重点要求:
第一,良好的政治素养。秘书工作有很强的政治性,秘书是领导的近身工作人员,有时代表领导机关或领导人撰文、谈话、处理问题,因而要求: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默默无闻的实干精神,积极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敏于事而慎于言”③,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不可在政治上迷失方向。
第二,高尚的个人品行。“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这八个字, 应该是各级各类秘书的座右铭。作为秘书,对领导,对组织,对上级,对同志必须忠诚,不怀二心,不掺假水。要认识到:秘书是领导的近身工作人员,“求实”二字尤为重要。因为秘书言行的真假虚实,不仅是秘书个人的问题,而且事关领导的行为和形象,关系至大。对“老实”二字,现在社会上似有非难之辞,视老实人为无能无用,守旧落后,说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看人标准,现在要的是开拓型人才”。这是对“老实”的曲解。所谓老实,从字义上讲,就是诚实、不诡诈、不作假,就是提倡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唯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个人修养讲,“老实”是做人的品质问题,就是要有面对事实、坚持真理的勇气,一是一,二是二,不弄虚作假,不睁眼瞎说,不媚上愚下,不文过饰非、笔下生“花”。至于说到“开拓型”,也不可与“老实”相对立。开拓型的人才,并不排斥老实的品格。所谓开拓,即是要有改革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相行不悖,决不可把开拓创新与投机诈伪混为一谈。
第三,积极的工作态度。要自觉培养自己的敬业、乐业的精神,做事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要自觉培养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承担任务,不推诿困难,不回避矛盾,勤敏踏实,既要有雷厉风行、讲究效率的干练作风,又要有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既不办事拖拉、又不推诿,既尊重领导,又不盲从。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自己的智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练就精明的办事本领。
第四,扎实的文化知识素养和特殊技能。首先,秘书要博学多才。诸如文史经哲、逻辑学等等,都要懂一点。特别是语言、文学、史学更应该懂得多一点。要有“精”“专”的业务知识,干一行,懂一行。这里的“行”有两重涵义,一指秘书所在的工作部门,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要懂行政管理;在教育部门要懂教育;在经济部门的要懂经济;如此等等。二指秘书承担的具体工作,即秘书工作的有关专业知识。如掌笔政的,应有高超的写作技能;处理文书的,应精熟文书处理业务;管理档案资料的,应熟悉档案管理的那一套管理流程。其次,还要有各种辅助知识和特殊技能。如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科技知识、国际常识等。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特殊技能,包括电脑操作、复印技术、缩微技术、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技术、速记技术、书法艺术、编辑、校对技能、驾驶技术等。秘书的头脑应该是个知识库,对各种科学知识和特殊技能兼收并蓄,工作起来才能应付裕如。
注释:
①孟昭兰主编.普遍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02.
②陈贤华,缪钺传.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三卷)[M].
③论语·学而.
作者简介:何美荣,湖南省委党校教授。
【关键词】文秘专业大学生;打造;自我竞争优势;方法措施
秘书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秘书学的研究,秘书专业的创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兴起的。一旦兴起,其发展犹如暴风骤雨,异常迅猛。全国各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大都有文秘专业。目前,面对全国高校毕业生择业和就业的新形势,尤其是面对文秘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较为吃紧的现状,现实对文秘专业大学生如何打造自我竞争优势,锤炼自我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文秘人才青黄不接,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成了“大众一族”,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再也不是“皇帝的女儿”,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变成了“剩男剩女”;加上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秘书专业是从中文专业衍生而来的,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研究,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较弱。例如,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在面试考查中,许多人不知道行政级别的高低,不知道什么叫隶属关系,更不知道实际工作对各种不同层次秘书的要求。即使有幸录用,大都不能直接上岗,还需采用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帮教,往往需要较长的过渡期才能适应工作。这种状况不符合当前秘书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文秘专业大学生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加强自我教育,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重视和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对自己选择的专业饱含激情和兴趣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存在形式。”①对自己经过反复考虑慎重填报的志愿、选择的文秘专业,应该充满激情。拥有激情,能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责任感、使命感,能用科学的手段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拥有激情,能坚定学习的信心和决心,战胜各种困难,圆满地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的学习任务;拥有激情,能使人视野开阔,从众多的领域中寻找兴趣点,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向成功之路。孔子在《论语·壅也》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简短的话语,道出了人们在工作、学习的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乐在其中。这三种不同的境界,又有其深刻的内涵和相互递进的关系,意思是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简单而又明了的意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有一句歌词说:“爱我所爱,无怨无悔”,确实如此。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充满激情,你就有可能在该领域中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甚至会“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以为苦。乐在其中的学习,苦中有乐,学习的喜悦随之而来。大学生应当努力珍惜在校时间,充分利用学校资源,通过课堂听讲、图书资源、搜索网络、旁听讲座、社团活动、外出打工、交友叙谈、电子邮件和电子论坛等不同方式,广泛接触书本和社会。
首先,应科学地利用和安排时间,围绕自己的专业有重点地读书,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文秘专业是一门政治性、实践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一个学科里有很多不同的领域,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人们常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书是人们步入社会之路引。书读多了,知识面广了,眼界开阔了,自然会对专业里的某一个领域感兴趣。
其次,在充满激情和浓郁的兴趣中提高学习时效,认准目标。即在同样多的时间里,产生更大的学习效益,特别是要重视近期和当天的计划。一切宏伟目标、长远打算,都要落实在每天的活动之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抓住今天是最现实的。如果抓不住今天,老是等待明天,明天就会不可靠。我们应在激情中追寻读书兴趣,在追寻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寻自己终身不变的目标。我们必须明白:激情和兴趣都不是最后的目标。
再次,激情和兴趣发生转移时,应及时调整。如果你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不是文秘,而在别处,就可以尝试学习鲁迅先生和孙中山先生,去转系、转专业学习。但也不必把任何一种兴趣的发展道路完全断绝,在专业(职业)目标的指引下,不同的兴趣完全可以平行发展,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再重新作出最佳抉择。
二、围绕自己选择的专业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我们亲历有些大学生在面试时,遇到棘手的问题,总是爆出一句这样的话:“老师没讲过”。我们应当知道,课堂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学校好像一艘渡船,老师犹如一个艘公,只是把一批又一批的学生,送到知识的彼岸。到达彼岸之后,脚下的路该如何走,唯一可靠的人,是自己;学校老师交给你的只是一些常用的、普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至于自我创新型学习能力的提升,发现、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关键还在于加强自我学习。当前高校文秘专业的大学生大多社会阅历浅,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文秘专业人员应有的知识积累能力、思辨能力和临机处置的思维能力,对政府机关、学校和企业办公室工作知之甚少。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打破就业难的瓶颈,关键要靠大学生自己在大学期间,把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目标。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秉承“自信、自重”的信念,培养自信心。
在我们所接触的文秘专业大学毕业生人群中,看到招聘会上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就觉得大学生已经不值钱了,认为竞争十分激烈近乎残酷,有人望而却步,有人甚至自动放弃招聘机会;还有人则轻视秘书这个职业,认为:秘书嘛,不就是抄抄写写看看报,接接电话跑跑腿,围着领导转转圈,绕着饭桌敬敬酒,谈不上要有过硬的知识根基。无论是“放弃”还是“轻视”,都是错误的。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文秘专业学生的各种优势,构建自信心。
第一,文秘专业学生具有思维优势。人的智能高低和思维优势,是由思维能力的开发训练程度决定的。文秘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培养环境,语言能力、逻辑能力、思辨能力、认识能力、领会能力等诸种能力的训练,使得学生思维敏捷。尤其是秘书专业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专业化培养,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懂得沟通和交际。在招录过程中和走上工作岗位后,应该利用自己特殊的思维优势和能力,弥补自己实践经验的不足,较为准确地捕捉对方的思想和信息,做到灵机泉涌,左右逢源。
第二,文秘专业学生具有心态优势。无论是在政府机关办公室工作,还是在企业文秘部门就职,都是人的一生之中提高素质的黄金时期。跟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限制性不强,秘书这个职业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难说是终身职业。加上中国社会的大背景,秘书职业转换成其他职业的机会最多。当学生迈出学校大门,就会产生一系列意识和心态的转换,这时应该有意识地把初始的社会接触,当成是创业的黄金积累时期。文秘专业学生最容易在工作两三年或更长一些时间,走向行政管理岗位,或者自我创业。许多政界精英都是从秘书起步的,许多商界大腕是从助理开始的,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跻身秘书或助理行业,就是开创人生伟业最恰当的切入点。
其次,秘书专业必须要有知识和学问作基础。
应该看到:秘书虽然不是某个专业的“专才”,但是一个机关单位的“通才”。秘书部门处于领导机关之下、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中心枢纽位置,秘书要通过文件、会议、会谈、服务或其他方式,发挥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平衡协调、综合处理等作用,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一定的才干智能素养,是难于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因此,文秘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踏踏实实地练就一手硬功夫,才能在踏入社会后立马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目标。
2.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
选择并肯定了自己的专业,明确了文秘专业的优势,接下来就是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美国著名教育家B.F.Skinner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在大学里,谁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自学方法,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谁就能更好地驾驭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先占有一席之地,真正实现自己的优势。
第一,向书本学习——要有精兵在握。著名的文史专家缪钺教授说过:“熟读成诵的书,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思考问题时,也易联想,左右逢源。”并举例说明:“读书如练兵,凡训练有素的精兵,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若乌合之众的散兵,召之不来,来之无用,虽众何用。读书也是同理,精读之书,如精兵在握,随时可用,泛读浏览之书,虽有印象,但不牢固,容易遗忘,要用时也难记起。要下决心像训练精兵那样来掌握基本知识。”②真正会读书的人,不求其多,但要精要,把读过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知识,能消化、吸收和运用。要读好书,就要选得精,读得深,记得熟,这样的知识才是自己的。反之,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地浏览,所得甚少。这是文秘专业学生不可不注意的问题。
第二,向实践学习——天地万物皆书卷。叶圣陶先生曾经谆谆教导青年学生:“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意谓天地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和知识的源泉。文秘专业学生一定要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语言。学会整理和储存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求知不能仅限于读书,尤其不能忽视实践,这个道理古人早已懂得,实践可以使人得到从书本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知识。流传很广的《增广》就有这么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同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自觉培养职业素质
习仲勋同志曾在《秘书工作》创刊号中著文说,合格的秘书“应当具有坚强的党性、公正的品德、谦虚的态度、细致的作风;要肯于学习理论和文化,善于总结经验,勤于钻研业务,思想解放开朗,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要说实话,干实事,不尚空谈,不搞形式,有实事求是之意,无虚报浮夸之心;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图虚名,不谋私利;要有强烈的群众观点,办事情、处理问题,必须考虑周到,照顾群众利益,不能漠不关心,脱离群众”。这是习仲勋同志对各级各类秘书的共同要求。下面谈谈自觉培养职业素质的几个重点要求:
第一,良好的政治素养。秘书工作有很强的政治性,秘书是领导的近身工作人员,有时代表领导机关或领导人撰文、谈话、处理问题,因而要求: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默默无闻的实干精神,积极自觉地为人民服务,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令法规,“敏于事而慎于言”③,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不可在政治上迷失方向。
第二,高尚的个人品行。“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这八个字, 应该是各级各类秘书的座右铭。作为秘书,对领导,对组织,对上级,对同志必须忠诚,不怀二心,不掺假水。要认识到:秘书是领导的近身工作人员,“求实”二字尤为重要。因为秘书言行的真假虚实,不仅是秘书个人的问题,而且事关领导的行为和形象,关系至大。对“老实”二字,现在社会上似有非难之辞,视老实人为无能无用,守旧落后,说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看人标准,现在要的是开拓型人才”。这是对“老实”的曲解。所谓老实,从字义上讲,就是诚实、不诡诈、不作假,就是提倡办老实事,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唯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个人修养讲,“老实”是做人的品质问题,就是要有面对事实、坚持真理的勇气,一是一,二是二,不弄虚作假,不睁眼瞎说,不媚上愚下,不文过饰非、笔下生“花”。至于说到“开拓型”,也不可与“老实”相对立。开拓型的人才,并不排斥老实的品格。所谓开拓,即是要有改革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相行不悖,决不可把开拓创新与投机诈伪混为一谈。
第三,积极的工作态度。要自觉培养自己的敬业、乐业的精神,做事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不可三心二意,心不在焉;要自觉培养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勇于承担任务,不推诿困难,不回避矛盾,勤敏踏实,既要有雷厉风行、讲究效率的干练作风,又要有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既不办事拖拉、又不推诿,既尊重领导,又不盲从。要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自己的智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练就精明的办事本领。
第四,扎实的文化知识素养和特殊技能。首先,秘书要博学多才。诸如文史经哲、逻辑学等等,都要懂一点。特别是语言、文学、史学更应该懂得多一点。要有“精”“专”的业务知识,干一行,懂一行。这里的“行”有两重涵义,一指秘书所在的工作部门,在政府部门工作的,要懂行政管理;在教育部门要懂教育;在经济部门的要懂经济;如此等等。二指秘书承担的具体工作,即秘书工作的有关专业知识。如掌笔政的,应有高超的写作技能;处理文书的,应精熟文书处理业务;管理档案资料的,应熟悉档案管理的那一套管理流程。其次,还要有各种辅助知识和特殊技能。如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科技知识、国际常识等。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特殊技能,包括电脑操作、复印技术、缩微技术、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技术、速记技术、书法艺术、编辑、校对技能、驾驶技术等。秘书的头脑应该是个知识库,对各种科学知识和特殊技能兼收并蓄,工作起来才能应付裕如。
注释:
①孟昭兰主编.普遍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02.
②陈贤华,缪钺传.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三卷)[M].
③论语·学而.
作者简介:何美荣,湖南省委党校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