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与“枪杆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u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党中央“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其实已经隐含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路的延续。对部队文艺工作,党中央已经开始从人事组织、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逐渐把“笔杆子”纳入为“枪杆子”服务,为政治服务的系统之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提出的几个问题,其实都已经逐渐形成了答案,而且,至少在部队文艺工作中,已经有效地开展了相当程度的实践。
  关键词: 知识分子部队文艺工作延安文艺座谈会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从“枪杆子”到“笔杆子”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建设武装力量的开始。几天之后的8月7日,党中央在湖北汉口紧急召开八七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并且在发言中指出,党中央所犯错误中的一个,是没有认识到军队的极端重要性。他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可以看到的是,“枪杆子”理论提出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根据地范围内,“笔杆子”,或者说知识分子的工作,一直是缺席的——文艺工作开展得很少,更不要说文艺创作。延安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工作,几乎只在几个零星的大城市中存在和开展——即使是对马克思主义“心向往之”的知识分子,也鲜有亲身投奔者——这不仅仅体现着“笔杆子”和“枪杆子”空间上的距离,实际上也意味着两者思想、情感和心理上的距离。直至1936年11月,在延安成立中国文艺协会的时候,毛泽东在发言中仍然承认:“中华苏维埃成立已很久,已做了许多伟大惊人的事业,但在文艺创作方面,我们干得很少。”①
  从延安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意识到了这种距离,并开始努力改变它。1936年10月,丁玲到达延安。作为第一个来到延安的“笔杆子”,丁玲的到来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不仅当晚为其举行了隆重的欢迎晚会,毛泽东、周恩来、洛甫(张闻天)、博古(秦邦宪)等高层领导更是亲自到会。11月,丁玲被推选为中国文艺协会主任。年底,毛泽东专门为她赋词一首:
  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时新。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1940年6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举行建院两周年纪念大会,前来致贺的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说了这么一番话:“在前方,我们拿枪杆子的打得很热闹,你们拿笔杆子的打得虽然也还热闹,但是还不够。这里,我们希望前后方的枪杆子和笔杆子能亲密地联合起来。”②1941年6月,《解放日報》发表社论《欢迎科学技术人才》,更是以一种宾至如归的口吻写道:“我们虔诚欢迎一切科学艺术人才来边区,虔诚地愿意领受他们的教益。”③
  从“纤笔一枝”和“三千精兵”的相提并论,到希望“枪杆子”和“笔杆子”亲密地联合起来,再到“虔诚欢迎一切科学艺术人才来边区,虔诚地愿意领受他们的教益”,党中央从“枪杆子”到“笔杆子”的重视,使得“笔杆子”和“枪杆子”的距离逐渐发生了变化。根据李洁非的统计,到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奔向延安的“笔杆子”可谓源源不断:周扬、艾思奇、李初梨、何干之、周立波、田间、郭小川、冼星海、成仿吾、萧军、刘白羽、何其芳、严文井、陈荒煤、沙汀、卞之琳、徐懋庸、光未然、李焕之、钟惦、江青、王实味、杨朔、周而复、艾青、贺绿汀、贺敬之、华君武、高长虹、王朝闻、古元、江丰、彦涵……“这份名单如果继续开列下去,最终几乎会将以后共和国各文艺门类中坚力量囊括殆尽”。④
  二、“枪杆子”吸收“笔杆子”
  1939年12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决议,制定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中,他这样说道:
  三年以来,我党我军在吸收知识分子方面,已经尽了相当的努力,吸收了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参加党,参加军队,参加政府工作,……但许多军队中的干部还没有注意到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还存在着恐惧知识分子甚至排斥知识分子的心理。……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不懂得知识分子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尤其不懂得我们的党和军队已经造成了中坚骨干,有了掌握知识分子的能力这种有利的条件。⑤
  在文章的结尾,毛泽东措辞强烈地说:
  全党同志必须认识,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党在土地革命时期,许多地方许多军队对于知识分子的不正确态度,今后决不应重复;……中央盼望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严重地注意这个问题。⑥
  从这篇历史意义深远的决策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虽然是由党中央所做出的决议,但在提到“党”的同时,毛泽东赋予了“军队”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多次以“我党我军”、“我们的党和军队”、“一切战区的党和一切党的军队”并称,在“吸收了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参加党,参加军队,参加政府工作”,以及下文的“使他们为军队、为政府、为群众服务”和“这类分子已经混进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和政府者”中,毛泽东甚至把“军队”放在了“政府”之前。从文章的大部分论述来看,“军队”和“党”的重要性几乎可以等同起来,也就是说,《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一文,与其说是论述了“党”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不如说是着重论述了“军队”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
  半年以后,由萧三主编的《大众文艺》发表了梅行所写的《论部队文艺工作》一文,文中再次强调:“今天的工农群众,已普遍地参加了实际斗争,参加了队伍;尤其在敌后方,大多数的工厂工人,农村的农民,已经变成战争的指导员或者战士了。可以说,士兵群众是大众中进步的分子,是最强有力的细胞。所以,部队也就是文艺工作的主要对象之一。”⑦
  从上述方面来看,事实上,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从一开始,就已经隐含和透露出了一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思路的延续——“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在“枪杆子”意识的高度参与或者说介入下展开的——“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就是一种“枪杆子”吸收“笔杆子”。
  三、“笔杆子”服务“枪杆子”
  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方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越来越多的“笔杆子”来到了延安。然而,面对大量到来的知识分子,如何让“我党我军”真正地吸收和消化好这些“笔杆子”,如何让“笔杆子”和“枪杆子”“亲密地联合起来”,就成了党中央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如果说,在“枪杆子”吸收“笔杆子”阶段,中国共产党主要是从情感上“动之以情”的话,那么,在大量“笔杆子”到达延安之后,中国共产党就逐渐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面上开始了“晓之以理”。
  1940年7月24日,朱德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我们对艺术工作者的要求和希望”,他说:“艺术工作者应当学习军事。……不但因为要表现这个斗争必须具有军事知识,而且你们也应当,也可能参加实际的武装斗争的工作。……我相信,将来在战士中会产生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在艺术家中也会产生英勇的、伟大的战士。”⑧很明显,与之前所说的“笔杆子”、“枪杆子”亲密联合的希望相比,这次报告里,要求的意味更多地盖过了希望——如果说,亲密联合的希望,多少还对“笔杆子”和“枪杆子”的身份有所区别,并给予了相当尊重的话,在这次报告中,要在身份上把艺术家和战士完全融为一体相同看待的要求,则已经表露无遗。
  那么,如何才能在身份上甚至思想上,讓“笔杆子”和“枪杆子”融为一体呢?在我看来,这首先是通过“枪杆子”行之有效的人事组织工作开始的。
  在前面谈到的《论部队文艺工作》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开展部队文艺工作主要依据的话:
  开展部队文艺工作主要的依据在:
  第一,部队是有组织力量的群众。它和一般的群众不同,它没有散漫的自然成长的现象。部队每一件工作的推动,可以借助于它的组织性。
  ……
  第三,由于广大知识分子的参加到部队中去,不但使部队提高了文化水准,而且他们也是文艺工作的基本干部;……必然的,在组织上他们是中心的骨干,在工作上,他们是领导者和推动者。
  接下来,文章进一步谈到了开展部队文艺工作的具体方法:
  关于开展部队文艺工作具体的方法上面,首先应该建立适当的组织。它应该成为部队宣教工作中的一部门,……在部队各级组织下面,要建立全面的完善的文艺通讯网,……组织各级的文艺习作会、习作组,下面可设立文艺通讯员等。
  在领导方面,必须经常地给予创作理论上的指示,给予他们正确的方向,批评他们的错误;但是在工作上,要给予创造新的工作方面与方式的机会和便利,要发动他们集体创作、研究,以及记文艺日记,等等。
  ……
  在目前,主要的工作还在组织与领导。健全的组织和坚强的领导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⑨
  半年之后,总政治部、中央文委在联合发出的《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中,不仅明确要求“部队政治工作的领导者”、“部队的政治机关”,要在人事组织上对从事文艺工作的“笔杆子”加强“注意和领导”,对文艺部门的设置、文艺工作者的人事安排和组织关系做了具体的指示,更专门对“笔杆子”文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第一,部队文艺工作的方针,首先在于团结和培养有战斗生活经历的专门文艺工作者,使他们能够用戏剧、音乐、美术、文学等等形式,把民族战争中的一切现实生活(民众及将士在抗战中的英勇斗争,日寇、汉奸、投降分子、顽固分子的阴谋诡计,等等)反映出来。……第二,依据部队的特殊条件和需要。部队文艺工作的组织中心,应该放在通讯协作和戏剧工作上。各部队团以上之政治机关,应有专人负责通讯工作,并应以团为单位建立自己的剧团或宣传队。⑩
  在《论部队文艺工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对于部队文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具体、细致的要求:
  要加强部队各级机关报及墙报的文艺活动,如战斗通讯,小故事,文艺性的日记,以及各习作会之消息,工作报导等;在可能时,应刊印关于文艺修养、技术、理论之探讨或评价的作品。
  但供给部队的文艺读物,首先应该是生动、活泼、有趣而士兵能接受和理解的作品。不但要看得懂,而且要听得懂。由于部队生活的紧张和缺乏时间的缘故,作品必须以短小的、简明的为主。{11}
  内容上,要反映“民众及将士在抗战中的英勇斗争,日寇、汉奸、投降分子、顽固分子的阴谋诡计”,形式上,要把中心放在“通讯”和“戏剧”,不但要看得懂,而且要听得懂,必须短小、简明——这样具体、细致的要求,虽然不能说面面俱到,但对于部队文艺工作的开展,已经从各个方面做出了明确、严格的规定。不难看出,尽管此时组织和领导上对“笔杆子”的态度仍然相当热忱和尊重,但是,无论是在文艺工作的人事组织还是内容和形式上,党中央都已经逐渐把“笔杆子”纳入到了“枪杆子”的管理系统之中。
  四、从“枪杆子”、“笔杆子”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枪杆子”吸收“笔杆子”,到“笔杆子”服务“枪杆子”,可以看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前,党中央对“笔杆子”和“枪杆子”的问题,就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细致的思考。中国共产党不仅成功地把大量“笔杆子”纳入到了“枪杆子”的管理系统中,而且在部队文艺工作方面,党中央已经在人事组织、工作的内容、形式及方针政策上,对“笔杆子”做了相当全面、具体和细致的“指示”。
  由此观之,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一开始便极力拉近“笔杆子”和“枪杆子”的关系,说道:“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12}甚至将两者亲密地称为“兄弟军队”,其实就是把“笔杆子”纳入到“枪杆子”系统内思路的延续和进一步的体现。
  而如果我们将延安文艺座谈会前中共中央谈到“枪杆子”、“笔杆子”问题时的论述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行简单的对照,就不难发现,《讲话》中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在当时的环境下,尤其是为“兵”服务的问题);提高和普及的问题;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以及文艺界统一战线问题;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问题——其实都已经逐渐形成了答案,而且,至少在部队文艺工作中,已经有效地开展了相当程度的实践。
  
  注释:
  ①李洁非.枪杆子,笔杆子——19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新景观[J].南方文坛,2003(3):21.
  ②李洁非.枪杆子,笔杆子——19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新景观[J].南方文坛,2003(3):20.
  ③《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213.
  ④李洁非.枪杆子,笔杆子——19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新景观[J].南方文坛,2003(3):21.
  ⑤《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39.
  ⑥《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41.
  ⑦《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280.
  ⑧《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06.
  ⑨《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284.
  ⑩《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204.
  {11}《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284.
  {12}《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
  
  参考文献:
  [1]刘增杰,赵明,王金文等.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及各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运动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延安文艺丛书》编委会.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3]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4]李洁非.枪杆子,笔杆子——1940年代前后延安的新景观[J].南方文坛,2003,(3):20-24.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莫言运用了大量光线与色彩元素来建构文本。本文采用生态批评的方法,对小说中光线与色彩元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潜藏其中的生态主义意识,总结出莫言通过建构“地方”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思考,并发现在这篇小说里所展现出的莫言朴素的生态美学意识。  关键词: 光线 色彩 《透明的红萝卜》 生态美学  莫言的小说中存在大量描写色彩的语言,这在其作品的题目
摘 要: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描写了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在禁欲主义的压制下,作为神职人员的男主人公拉尔夫始终背负着生命的十字架:在现实之此岸世界和宗教之彼岸世界的交叉地带,他对于宗教与生俱来的热爱和黯然滋生的尘世之爱不断发生着矛盾和冲突,这两种爱伴随了拉尔夫神父的大半生时间。在此期间,他不断经历着艰难的选择和自我的剖析,最后终于在临死前得到了解脱。  关键词: 荆棘鸟
摘 要: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他对于人类心灵的思考和对生活状态的探索。他一方面受到超验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难以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本文通过霍桑在其短篇小说《人面石像》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矛盾,探讨其对超验主义的批判继承。  关键词: 霍桑 人面石像 超验主义  霍桑家世代都是虔诚的清教徒,深受此影响,他在内心深处始终以带有宗教色彩的善恶观念来探索
摘 要: 项目教学法的主线是项目,主导是教师,主体是学生,其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本文鉴于编辑出版专业的特点,以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为例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应用的必要性,并对项目教学法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编辑出版专业 项目教学法 应用  一、编辑出版专业的特点及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对理论与技能都要求较高的一个专业,主要用于
摘 要: 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是现实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且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学生辅导员是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圆学生梦想,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生辅导员自身素质建设和职业发展规划尤为重要。  关键词: 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自身素质 职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不少高校建立了辅导员制度,主要做政治工作
摘 要: 称谓是社会中人际交往在语言中最系统、最直接的反映。称谓不仅能够体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各方面因素,还可以大致获悉使用者以及使用对象的地位以及精神风貌。而将作为封建社会中身份最为独特的历代帝王的自称词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更可以清楚地洞悉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时代变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称谓语 自称 帝王 古人 朕  语言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作为区别人类与
摘 要: 初中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教给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让学生乐读,会读,善读。这样,学生将欣然踏上自主阅读的快乐旅程。  关键词: 初中学生 自主阅读品质 培养方法  关于读书,有太
摘 要: 鸣凤是巴金小说《家》中的一个婢女形象。本文从封建等级、门第观念和鸣凤在男权中心观下形成的奴性人格,对其悲剧命运进行阐释。封建等级、门第观念是造成其悲剧的外部原因,而男权中心观下形成的奴性人格则是其悲剧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巴金小说《家》 鸣凤 悲剧命运 等级门第观念 奴性人格  冰心在论述悲剧时曾说:“悲剧必是描写心灵的冲突,必有悲剧的发动力,是悲剧主人翁心理冲突的一种力量。”因此,
摘 要: 当代文坛的失落与低沉其原因由多方面因素造成,当代文学的创作主流价值的消泯与文学批评的勘正功能消退直接导致了当代文学批评渐趋成为商业文化大潮下的附庸,因此查找文学批评“消声”的原因,寻求重树文学批评的价值成为当代文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 反思    一、当代文坛的现状和双簧戏  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末期时进入了一段新的发展期,学术界一直把
摘 要: 沈从文写作《边城》是为了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本文即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其文章中体现的“自然”。  关键词: 沈从文 人生形式 自然  沈从文写作《边城》的动机说得很明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于人性”是他所想表现出的人生形式的完美状态。而这种状态在《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