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视角下《黄帝内经·素问》汉日翻译策略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典籍向日本的跨文化传播离不开高度精准的翻译,《黄帝内经·素问》包含了丰富的中医文化知识,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化影响因素。本文选取石田秀石和小曾户丈夫的《黄帝内经·素问》两个日译本,从中选取代表性实例,通过比较分析,探索出合适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传播;黄帝内经·素问;日译策略
  1、翻译与跨文化传播
  翻译的本质在于符号互动,反映着人的符号存在方式。语言翻译的功能是符号转换,就是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在语际交流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翻译既是沟通语言的桥梁,就必然与两种语言及其所属的文化打交道,而语言本身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既是语言的传通,又是文化的交融[1]。文化与传播互为存在的条件,翻译具有文化和传播的双重性质,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过程和交流活动。人类自有文化开始就有传播在进行,传播促进文化发展,异语文化之间的传播属于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传播,必须通过翻译才能够实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翻译就没有异语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发展[2]。
  2、《黄帝内经·素问》汉日翻译策略探讨
  中医日译尤其是中医典籍的日译,主要是在日本进行的。中医典籍的日译受到日本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从数个版本中选取由专攻中国思想史·科学史的日本文学博士石田秀实监译的《黄帝内経素問》[3]和具有医学背景的小曾户丈夫编著的《素問新釈》[4]两个日译版本,从中选取代表例证展开分析研究,力求探索出适合中医典籍日译的策略。
  2.1深諳中医文化背景,准确传达文化内涵
  中医典籍用语特殊,尤其是一些文化负载词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前要对中医文化背景及语言特点有深刻的了解,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翻译。
  例1: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阴阳别论篇第七)
  石田译:一般的に胃腸に病があれば、心脾に影響しやすく、患者は往々にして症状を隠して人に告げがたい状況があります。女子であれば月経不調になったり、甚だしいときは経閉にまでなってしまうことがあります。病気が長引いて伝変すると、身体が徐々に痩せてきて「風消」となったり、また呼吸短促、気息上逆して「息賁」となります。そうなれば治療することはできません。
  小曽戸译:陽明経の異常が、心と脾の二つの臓に影響を及ぼした結果、病になりますと、男子は射精が困難となり、特に女性は月経がとどこおってきます。更にこじれますと、熱のために体液が減少して体が痩せてくる病となったり、喘息のような病になったりする。ここまでこじらせてしまったのではもう治すことができません。それは死病であります。
  此句中的“二阳、隐曲、风消、息贲”皆为中医专业术语,日语中并没有与其直接对应的词汇,因此,两位译者在日译时,都采取了意译的方法,即对这些词进行适度解释的方法来展开翻译。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对“隐曲”进行意译时,石田秀石采取的是“症状を隠して人に告げがたい状況(隐藏症状难以告知外人)”,而小曾户丈夫则用“男子は射精が困難となり(男子射精困难)”进行意译,显而易见,这两种翻译在意义上是有巨大差别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中国学者对“隐曲”一词的解析意见并未完全统一,两位译者只是选取了不同学派对“隐曲”一词的不同解释进行了意译。由此可见,在日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化的不同理解也会对译本造成深刻影响。
  例2: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石田译:太陽経の脈気が尽きるときには、病人の両眼は上向きとなり、身体はそりかえり、手足は痙攣を起こし、顔色は白く、絶汗を出します。絶汗が一たび出ると、死亡します。注釈:絶汗――王氷の注釈によって、「绝汗」とは、汗がにわかに出てしかも流れず、たちまちまた乾くものをいう。思うに気がまさに絶えようとするときは、汗が珠のように出て、身体に付いたまま流れない。気が散じれば油のような汗が出て、喘して止まらなくなる。これらはみな死症であるため、「絶汗」と称する。
  小曽戸译:太陽経の脈気が尽きたときは、目を吊り上げ、そっくりかえって痙攣を起こし、顔色は蒼白となって悶絶し最後には脂汗が出ます。脂汗が出るようになると死亡します。
  “绝汗”一词也是中医术语用语,指病情危重,正气衰弱、阳气欲脱时,汗淋漓不止的样子,在日语中并没有在意义上完全与之对等的词汇,但是,如果把“绝汗”拆开来看,“绝”和“汗”两字在日语中都是存在的,因此,石田秀石在日译时采用直译方法,直接译为“絶汗”,但是他又考虑到了译文信息接受者的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而辅以注释。而小曾户丈夫则直接意义为“脂汗”,且没有任何的注释,但是,日语中的“脂汗”指的是在紧张或痛苦的时候大汗淋漓,在意义上与中医的“绝汗”还是有一点微妙的不同。
  2.2适度文化补偿,加深译文信息接受者理解
  《黄帝内经·素问》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而文化的翻译是非常艰难的一项工程,要求译者在了解原文化的基础上,在翻译时进行正确的文化补偿,以加深译文信息接受者对中医文化的理解,有效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
  例3: 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金匮真言论篇)
  石田译:自然界の気候には、八風の異常があり、人体の経脈には、五風の病変があるとは、どういうことであろうか。
  小曾户译: 天に八風があり、経に五風がある、ということを聞いているが、どんなことかな。
  日语国语辞典大辞泉中对“天”的解释是:1、地上を覆って高く広がる無限の空間。即汉语中说的“天空”的意思。2、天地·万物の支配者。また、天地·万物を支配する理法。相当于汉语中常说的“天理”、“天道”。由此可以看出,日语中“天”的意思与汉语中“天”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对比一下石田和小曾户的翻译,石田对“天”加以推敲将其译为“自然界の気候”,而小曾户直接译为“天”,很显然石田对其进行了文化补充,更加易于日语读者消化,而小曾户的文化缺失的翻译则稍显生硬,令读者难以理解。同样,石田对“八风”、“经”、“五风”都进行了适度的文化补偿,易于日语读者接受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医文化。
  2.3重视修辞手法,促进文化传播
  《黄帝内经·素问》做为一部重要的中医典籍,用语高度概括,修辞手法的使用在中医语言中十分普遍,汤思敏就曾指出隐喻是中医语言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医语言的病因、病症、治疗、用药等术语中存在许多隐喻[5],李照国也对中医语言特性分别从比喻( 明喻、暗喻、借喻) 、对比、比拟、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以大量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内容详实[6]。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日语体系中难以找到对应表达方式,对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3、结语
  《黄帝内经·素问》内容带有浓厚的文化特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不单纯是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播。因此中医典籍的翻译是中医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纽带。在翻译《黄帝内经·素问》时,需要熟知典籍中语言的文化背景,研究所要表达的真正文化内涵,再适当进行文化补充,并要注重富含文化意义的修辞手段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医的文化内涵完整、真实地表达出来,为中医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麻争旗.翻译与跨文化传播[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6:52-56.
  [2]刘明东,何晓斓.翻译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J].外语学刊,2011,2:120-123.
  [3]石田秀実,白杉悦雄.皇帝内経·霊枢-現代語訳[M].东京:東洋学術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教学活动,创设生活化情景,来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課程的理念,达到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同时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目的,最终能让小学生快乐、高效、和谐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教学活动,创设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组织常规教学活动时以课标为指导,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使学科教学工作真正成为培养人、发展人的媒介,推动学生的良性成长。鉴于此,本文笔者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着重分析了在授课过程中实施情感教学的具體策略,期望能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感教学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利用
期刊
摘要: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婴幼儿及学龄前两个阶段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语言能力表达培养,对后天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表达 培养 幼儿  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孩子认识世界,获得知识,扩大眼界,都要借助语言进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也都离不开口语。一般说,语言发展好的孩子,往往智力发展也较好。   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首先要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引导幼儿多和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游戏的风靡, 游戏中的人物已经深深的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玩网游的玩家们。而现代游戏中美仑美奂的人物造型与现代发达的科技是分不开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形象设计的多样性发展, 同样, 形象设计也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多元化进程。两者互相影响, 完美交融。一个优秀的网络游戏造型设计, 一定是继承古老的、历史的优秀传统特色, 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现实, 对未来发展进行瞻望与设计。它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传统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表现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本文主要对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并列举了相关案例进行具体探究,对于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经过大量的研究实验表明
期刊
摘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作为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有利于教师更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似乎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无论上什么样的课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且在该活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适当把握时机,导致课堂表面上看上去气氛很活跃,其实教学效果非常有限。所以,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准确把握开展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机。  
期刊
摘要:德育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层面上看,数学跟德育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它们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教学不仅仅教给技能技法,更注重的是德育渗透。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将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主动地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要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德育教育。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数字修约规则要求和具体操作方法、并以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中的应用实例来举例说明,阐明了数字修约重要性。提出测绘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掌握和运用好数学修约规则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修约 测量数据处理 建议 应用。  各行业测量检测取样工作都与数据采集和数据计算处理等内容分不开,测量采集的数据小数点后面有多位数甚至无穷,是全部采集,当然不是会根据行业需要保留到有效位数就可以了(或有效数字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们进行日常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学前教育阶段正是规范幼儿语言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幼儿语言模仿能力强,这一时期对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思维、情感和生活环境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语言能力 培养方法   无数事实证明,幼儿期的语言能力培养极其重要,在这个最佳的培养时期不够重视幼儿的语言能力培养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物理学知识点中,有关电学的知识点是十分复杂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最大程度上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得学生在物理学学习中有进步,将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起来,将学生对物理知识中有关电学的兴趣激发出来,对电学领域中知识能够进行深入地了解,同时掌握最基本的电路检修知识,能简单地寻找到电路故障问题。作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电学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进行论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