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加坡机械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械工程类专业是世界上理工科大学普遍设置的专业之一。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和新加坡的两所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专业划分、学位等方面的研究, 揭示两国在高等工程教育上的差异,以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完善。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机械工程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成为21世纪的关键词。各国政府渐渐开始意识到本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很大程度决定着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竞争结果。工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建设应成为国与国竞争筹码。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新加坡在高等教育方面发展卓越,其模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将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从课程设置、专业划分、学位等方面对比研究两所学校的机械工程专业。
  二、新加坡高等工程教育机械工程专业——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作为工科领头羊的南洋理工大学,其工程专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机械工程专业是工程学院下设的专业。在新加坡,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初级学院或高级中学学习,少部分学生则进入工艺教育学院进行技能培训为主的学习。
  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如我国许多高校一样,该学校的教学系统也是学分制。本文将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分别分析其专业划分、学位授予、课程设置等部分。
  在南洋理工大学,所有工科类学生在第一年的课程完全相同,相当于国内的基础课。他们可以在一年的学习后再决定选择哪一个专业进行学习。
  新生入学的第二年,随着工科分流的落实,机械工程专业会从主源流中分化出一些新的源流。这时的“源流”有点类似国内的模块,通用机械工程是其主源流,产品设计则是设计源流等。到第三年,随着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完成,学生需要参加工业方面的实习。到大学四年级,部分专科应运而生,核心课程学分共计109,占比768%。主要指定选修课共计12学分,占比77%。基础教育指定选修课共计15学分,占比97%。基础教育自由选修课共计9学分,占比58%。总学分共计155。
  国内高校大多分学年开设课程,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则按照学期开设课程。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课是其最大的特征。例如:某一门课因故没有修或者出现挂科,这位同学下学期可以继续选修这门课程。学年并不是按自然年龄划分,而是按每个人所完成的学分来划分。
  实验安排方面,头两学年每年安排基础实验课,在第三学年再安排一门专门的实验课。除此之外,学生可以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选择部分辅修课程。最后的学士学位由学生的分数和学分数综合划定等级。
  三、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机械工程专业——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一级学科评估排名结果,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动力学院机械工程学科排名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首批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学科之一。机械动力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分为五个方向:机械动力试点班,机械动力类,工业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以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在进校第三年,机械动力类学生还会进行一次专业细分,分为四个小方向,分别为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动力类机械工程和机械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的整个课程体系由人文社科、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教学模块所组成。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分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通识教育共计48学分,占比24%,专业教育课程共计985学分,占比497%。专业实践类课程共计52学分,占比263%。
  通识教育课程中,必修课包含和所有中国高校相同的公共课程,共计27学分。通识核心类课程,对于工科学生来说,就是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其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一样,学生从第一学期就可以开始选修这类课程,每学期限选两门。大学期间,三个模块必须修满15学分。
  四、中国和新加坡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一)公共课程方面
  在国内,大学生在入学后,被分配到所在院系、系、专业各学院。很多国内高校现在已经采用“平台+模块”这种课程体系,但是实施过程中并不如人意,学院和学院之间仍然是相互独立,实现资源的共享实属不易。按照学院、系别组织教学工作把学生按照专业人为地分成几类,这并不能很好地促进专业之间相互的沟通交流。所以,跨专业的交流能够促进专业交叉融合,以便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期课程分配方面
  当下,中国高校所开设的课程大都按照学年开设。学生也完全按照学院或系里的安排。学生一旦某门课程不及格,就需要等到一年之后才能重修。在这一问题上,新加坡高校所采取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采取按照学期开课,能够使得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调整,更加具有自主性。虽然这一做法看起来会占用更多的教育资源,但是对于学生数量庞大的工科专业来说,并不是问题。
  (三)辅修、跨专业课程方面
  国内高校大多也为在校大学生开设辅修专业,但数量较少选择余地小。再者,国内普遍采取学年选课制度,导致学生在选择少的情况下还出现选择难的情况。很多学生在进行选修课方面积极性并不高。但不管在开设课程数量种类和课程安排时间上,新加坡高校都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程。国内高校在近几年也纷纷开始注重工科学生通识教育的培养。但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和方式方法还落后于新加坡高校。
  (四)荣誉学位、分级学位制度
  在国内,对于学位证书的授予要求,学校普遍采取的是学分制。只要不存在挂科情况,无论成绩如何学生们都可以顺利拿到学位证书且没有区别。而在新加坡则不同,由于采取英联邦国家的普遍做法,学生根据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会被分为不同等级,相应的,获得的学位证书也是不同的。这个证书等级代表他们在校期间各个方面的表现。所以,想要拿到更好等级的学位证书,学生们就需要在学习、实践等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们重视课程的学习,而且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风,对于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新加坡高校学位制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更加自主地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放慢学习的速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选修的课程。所以,新加坡荣誉学位、分级学位制度对于培养本科人才,顺应市场实际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参考文献:
  [1]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动力学院http://me.sjtu.edu.cn/bkjx/peiyang/default.aspx cid=2
  [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程学院http//:www.ntuedu.sg/coe/home/
  [3]熊志卿.工程技术型本科教育定位的研究.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第2期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就业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方法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就业的效果,强烈的责任感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前提,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关键,注重方法、严格管理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辅导员的工作方法,旨在进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水平,为社会输送大批量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就业;辅导员;工作方法  随着我国培养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大众化培养
[摘 要)资本经营是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国有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化经营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本;市场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l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4)03—0020—02
在长沙领导工人运动时历险1925年11月上旬,刘少奇由夫人何葆贞陪同从上海回湖南,住进长沙湘雅医院治疗肺病。12月16日,刘少奇出院后搬到了距湘雅医院两华里的长沙文化书社居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已步入了繁荣发展阶段,项目数量、规模仍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合同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合同条款增多,内容日趋复杂,规则逐渐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建筑工程合同面临的风险也在持续增多。新形势下,建筑工程合同相关方对合同风险的控制能力有待增强,为此,做好合同风险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
2007年6月29日注定是要被载入史册的--经历了四次审议的、世人瞩目的《劳动合同法》终于瓜熟蒂落.rn但是不管立法者怎么说,政府怎样宣传,专家、权威怎样解读,都代替不了企业
2003年12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建国以来以中央名义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人才工作会议.会议讨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专门就加强人
十年常远道,看尽人间事。一个外贸人的十年,沉浮有时,思考有时,转变亦有时。  在2014年4月份第115届广交会上,本刊记者有幸结识了广州美欣无纺布袋有限公司总经理施远娟。这位在外贸行业摸爬滚打十年之久的经理人,经历了职业生涯中从采购代理到代工,再到创品牌的三次改变,也见证了中国外贸的成长之路。  在当下众多外贸企业一哄而上做品牌的硝烟中,施远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要看清楚“我是谁
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问题的探索 ,起步于土地革命时期。其时 ,中央苏区的土地革命路线、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修正、补充、丰富
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造成了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当下出口导向战略的可持续性问题。当前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属于粗放型、出口产品可替代且出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