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消费者消费决策的再思考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Ma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市场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需要调整的改革措施,在这场市场化的改革浪潮中如何处理投资、消费、出口、进口等系列因素之间的关系已经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围绕这些问题和教学研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考。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市场化;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投资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08-02
  “中国制造,世界消费。”几十年来,这个口号一直是中国经济奉行的座右铭,中国经济建基在为世界提供无穷尽的商品上。但近来人们有明显感觉,这种情况需要改变了。奥巴马总统在最近的亚洲之行呼吁世界经济的“重新平衡”,意味着要求中国人要少存钱多花钱,与此同时中国的胡锦涛主席也强调自己国家推行了强有利的措施来促进消费。所有人都希望中国的消费者花多点儿。但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当然,中国人也不是一点都不消费。中国业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过去十年内消费者消费额每年增长8个百分点。但和中国经济总量比起来,中国人花的就太少了。消费额仅占GDP总量的35%,仅仅是美国的一半,比大多数亚洲国家也低许多。中国家庭把可支配收入的1/4存起来,消费者和各单位加起来每年储蓄2.5万亿美元。这也使得中国经济比以往更依赖出口和投资,在全球经济中造成不平衡现象。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消费者并没有真正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如果美国人是习惯于寅吃卯粮,那中国人就是太注重未来了。对于此种节约,寻常的解释认为这是儒教价值观的产物。然而中国并非一直这么节俭,20世纪80年代,消费额就占GDP总量50%。而且现在其他一些儒教国家也比中国消费的更多。中国消费不足的真正原因是管理经济的方法。信用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得来的。中国保持货币贬值的政策使得消费价格比其应有价格高,这也很明显地减缓了消费。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如果你去一些二线城市就会发现大型超市和可购买的商品还很稀缺。潜在的消费者被这种体制问题所牵制。自相矛盾的是,在这个公认的共产主义国家,大多数人还要自己养活自己。医疗保险仅仅局限于投保覆盖范围内,远远不到普及大众的程度,生病会成为很大负担。只有一部分工人有失业险,而且退休金也不足且管理混乱。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的缺乏也意味着上大学需要大笔存款。社会保障网络的缺乏迫使中国人进行“防灾式储蓄”以避免大灾大难。布鲁金斯研究会(Brookings Institution)最新报告认为家庭储蓄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医疗保险费用的增长以及住房和教育费用的增加。中国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应对这些问题。比如到2011年,全部人口的90%将拥有医疗保险。即使如此,中国的消费要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还有另外一个障碍:许多工人赚的钱不够多。尽管一方面国家的经济腾飞很了不起,一般的工人却并没有得到本该有的收入。过去十年里,虽然利润上升了,GDP进入工资部分的比重实际上是下降的。尽管中国给人的形象就是劳动密集型工厂,许多工人在一些快淘汰的机器前辛苦工作,可许多投资还是进入了资本集中型工厂和其他项目,这些项目都提供不了多少工作机会。因此虽然整个蛋糕越做越大,个人占的比重部分却在缩水。
  中国成为高消费国家的所有障碍归结起来就是,过去三十年里中国就干了一件事:制造商品。中美经济就像彼此的镜子。美国经济围着消费者转。低价格就是法宝,增加消费者福利是终极目标。与之相对,在中国生产者统治一切:投资是法宝,建设是最关键的。就拿两国年初的经济刺激计划来比:美国大部分经济刺激计划都以减少个人税和加强社保网的形式把钱给到各州。中国则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中。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该开始模仿美国模式。不能否认中国的经济策略产生了显著的成果。但存在这么一个节点,过了这个点就会储蓄过度和投资过度,中国看起来正处在这个点上。目前中国的办法依赖于美国这样的国家有意愿购买中国生产的一切商品,这样既有风险而且有其不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不是必须这样才能发展经济,虽然有人设想重新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会伤害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并减少工作机会,反过来看这种假设却更可能是真实的。更完善的社保网,增加工资,有更多消费选择,这些都会增加工作机会,而不是削减。对中国来说,存的少点花的多点,现在可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将来更会使得中国经济更强大。这可是经济学里不多见的好事:免费午餐。中国应该走上前并吃下去。为什么中国人不敢消费,其中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与投资,消费,出口,收入分配,福利制度,消费观念,国企改革效用等这七个宏观经济变量有关。第一,今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到投资改革将令经济出现新投资热。无疑,今年重大会议传导出来的改革利好信息将令经济增长出现新的催化剂。东方证券预计明年的投资增速为22.4%左右。一是中国行业准入门槛正在放开,这将吸引大批新的投资者。比如,2014年会有1 000亿元的自营资本进入铁路行业。此外资本还正在快速地进入新能源、环保。二是过去两三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速,将大大缓解地方债务危机。“这些钱用掉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也即政府的投资也将加速。”三是土地及城镇化方面的改革也会令投资加热。城镇化的推进不会使楼市有大的危机。四是金融改革令金融市场发生了变化,比如利率市场化正在使货币流通速度提高。受到产能过剩的影响,制造业投资可能继续下滑,但房地产投资不会下滑过快。明年中国的投资将会放缓,因为金融状况收紧加之削减过剩产能的政策加速了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不过制造业投资应该会保持坚挺。第二,消费潜力将得到释放,市场对明年的消费前景亦比较乐观。明年中国消费应该有所改善。考虑到政府需要为进城农民工提供更多社保服务,未来几年财政赤字小幅度提升。这将为消费带来支撑。消费有望好于今年,尽管餐饮消费与奢侈品消费仍然会受到影响,但改革利好会从其他方面释放消费潜力,例如,城镇化配套改革的推进有利于释放农民工消费,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为独生子女的二胎政策放开有助于刺激育婴产品消费等等。美国2014年经济增速将从今年的1.7%加速至2.9%,而今年GDP收缩0.4%的欧元区将在明年实现1.1%的增长。当前外需升温是全球需求状况五年来的首次增长。预计外需将为中国明年经济增速贡献约为0.4~0.5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达到8.6%。明年海外经济形势的恢复支持中国出口增速反弹。同时国内需求相对平稳也将促进进口增速保持稳定。预计明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东方证券则预计,受益外需企业稳定出口增速将提升至10%左右,比今年约8%的增速要高。第三,收入分配制度。当收入分配制度越趋于公平合理,则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当收入分配制度越不公平合理,则边际消费倾向越低。美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相比较于中国,显然贫富差距呈现缩小态势,而中国在经济转型的攻坚期,贫富差距正在逐步扩大。“提低,扩中,控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专家指出要通过改革,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控制高收入,并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入分配改革中,饱受争议的养老金双轨制度有望在今年破题。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近期召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表示,2014年在社会保障方面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双轨制”、“待遇差“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解决双轨制和待遇差是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必经之路。第四,福利制度。探索建立完善的养老机制是民生之本。对于改革开放以来所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不少家庭都是一种三口之家的模式,部分家庭还成为“失独” 的“休克”家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帮扶独生子女家庭照顾好老人,让老人老有所依,这也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据部分媒体报道在中国要想在公立养老院排上号都很困难的,要等100年!诸位又有多少国人能活到100岁,因此在原有的公立养老院机制上我们必需探索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而这个行业也能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让养老服务行业的资本筹集变得更加多元化而充满活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老人特别是失去独生子女的老人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生活,社会的消费潜力才会得到充沛的释放。第五,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 。有些中国人热衷于洋品牌,认为进口货物比国产货物更好,抱着一种欲显示自己地位和身份的目标而到境外去购买奢侈品,而这只是一小撮人,他们并不代表大多数国人的消费水平。国人最需要消费也是最迫切的消费往往是衣服、食品、购房、城市公交、医疗、教育等等。城市贫民,农民工,流动人口,失业人口,劳动密集型中小民营企业,退休员工等弱势群体都对国内高档消费品感到恐慌更别说到境外去消费。转变中国人传统消费价值观念“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没有度,那么勤俭节约就导致供给和需求的严重失衡。第六,国企改革效用问题。深化国企改革主要包含三点:一是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二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三是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十八大官方描绘蓝图中也再三提到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水平成为其核心。在外界看来,2014年将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之年。长久以来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市场化程度不够等痼疾有望得到改观。民营企业的减税政策会让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壮大。那么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就是刺激需求—刺激供给—刺激就业—拉动消费,那么这个社会才能形成“正能量”进而改变供给和需求的弹性机制。当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得到改良,也就是渐进地缩小贫富差距的时候,那么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才会提高,人们才会大胆地消费。
其他文献
硫化是橡胶加工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橡胶制品性能和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硫化质量。与传统硫化方法相比,微波硫化方法具有卓越的优质、节能、高效和环保特性。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橡胶微波硫化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重视。但由于微波硫化过程固有的复杂性,硫化过程中会出现热点、受热不均匀等局部过热问题。因此,针对橡胶微波硫化过程特点,解决局部过热问题成为橡胶工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论文主要围绕橡胶微波硫化过程中“机理建模”和“温度控制”两个关键性问题展开研究,探究橡胶
造纸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制浆黑液中难降解大分子物质—木质素。而木质素是可再生芳香族聚合物,它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因此从制浆黑液中回收木质素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又能“变废为宝”。当前,横流膜分离黑液中木质素以其低成本和占地面积少等优势受到造纸行业的重视,但横流膜分离黑液中木质素存在的问题是:受黑液回流阻力等因素的影响,黑液在膜表面产生的切向流速,随着时间推移不能够把膜表面滤饼层冲扫殆尽,进而影响了膜的过滤通量与木质素的分离效果。对此提出采用动态错流膜分离黑液中木质素,通过叶片或圆盘等旋转部件来增大膜表面切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是一种电能储存器,具备高循环稳定性、快速充放电、高功率密度以及工作温限宽等特点,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提高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是适应超级电容器发展需求的重点。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称MOFs)是一种新型的多孔无机金属和有机配体配位而成的杂化晶体化合物,其表面积高、孔隙结构丰富、含过渡金属离子和氮/碳等元素,这些特点使其具备了作为优异
车用消防离心泵是消防救援队开展灭火救援作业的关键装备,其作用是在火灾现场为消防救援队提供稳定流量、高压力的消防供水,用以消防灭火及冷却保护。车用消防离心泵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水水带布置或安装空间限制,其进水入流断面呈现非均匀流态。非均匀入流会造成车用消防离心泵水力效率和空化性能的下降,导致出水压力的降低,影响消防救援队的灭火效率和作战能力。目前,关于非均匀入流车用消防离心泵的内部流动机理及优化设计等基础理论研究极少,为了研究车用消防离心泵内流机理,建立其优化设计方法,提高运行效率,本文基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摘要:以秀山县为例,采用金融发展指标研究发现,西部民族地区存在金融发展总体水平、存款形成能力远低于本地域一般水平、贷差逐渐消失、资金大量外流、贷款自给能力由弱到强发展等状况,探讨了民族地区金融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民族;金融;状况;问题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150-05  导言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有关
期刊
摘要:德沃金的法律解释学说是本世纪重要的法律学说,其宪法的道德解释是不同于司法能动主义支持者解释路径,通过对原意主义批判和宪法道德解释证成两个方面对司法能动主义进行批判。  关键词:整体性观念;宪法解释;道德解释  中图分类号:D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228-02  美国法学家罗纳德·德沃金是当代伟大的法学家,在其著作《法律帝国》中阐述了权利论和原则论
期刊
随着国Ⅵ排放法规的实施,发动机即将实现近零排放,提高热效率以降低能源消耗成为未来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动机喷油嘴射流雾化性能直接决定了缸内混合气的形成质量,是整个燃烧过程的关键,对热效率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行业内在研究中发现非圆喷孔在提升燃油雾化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且对提升发动机燃烧排放性能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开展非圆喷孔射流雾化机理与混合强化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椭圆和等边三角形喷孔为研究对象,探索非圆喷孔内部空化、湍流流动、射流换轴现象
摘要:公共利益界定的程序机制问题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程序机制的界定主体问题是一个难题,对此问题学术界存在几种不同的分歧。以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认为立法机关应该是公共利益界定主体,并力图对公共利益界定进行一个程序机制设计。  关键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利益;界定主体;程序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1-0222-02
期刊
电场强化酯交换反应过程是一种新型过程强化方法,可有效提高传统生物柴油制备的效率、降低反应时间,制备过程中呈现的液-液多相系统在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发生复杂的相间传质、传动现象,蕴含着丰富和未知的作用机理,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属于多相流领域的前沿问题。作为多相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相溶液-液两相流在萃取、乳化和酯交换反应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液-液相间的物质和能量通过分散、混合等过程
摘要:中国与东盟的一些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存在剧烈竞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2004—2009年,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竞争的主要产品有三类,它们的2位数HS编码分别为84、85和90。与东盟同类产品相比,目前中国第85章产品的竞争力在不断上升,并有超越东盟之势;第84章产品的竞争力较为明显;第90章产品则处于竞争劣势。因此,应该继续强化优势,着力加强对弱势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