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功能主义抑或无目的论——重新理解教育目的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j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思想史上,有关教育目的的讨论主要有建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无目的论三种分析路径。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自身的价值,它区分为人性发展目的论和幸福至上目的论。功能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人自身,而在于教育人所能实现的外在价值,它有可能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实现政治整合、经济发展或社会公平等等。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在教育之外没有其它目的。尽管这三种分析路径的差异甚大,但它们是可以融通的,其共同指向都应该是“培养完善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有时可能会影响到大学的办学思想,进而影响到大学的发展进程。就业竞争压力及用人单位的观念等因素,出现了社会把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机构”和大学为了迎合社会需要而忽视自身社会职责的趋势。为了满足大学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必要构建起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大学继续教育培训机制。只有社会角色各就各位、各司其责,教育才能健康发展,高等教育水平才能
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美洲斑潜蝇的检疫、控制技术提出了一套规范程序.
提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应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把创新实践教学全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创新意识培养阶段、创新基本能力培养阶段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并根据各年